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拌合设备的合理化配置设备选型按照公路工程量以及施工工期的具体要求有针对的来选择拌合设备,让设备的生产效率与摊铺效率相匹配,生产效率要比摊铺设备的额定摊铺效率稍低。对于高等级沥青公路,应该选择拌合能力大的拌合机械,其单位产品所消耗的费用比较低,但是如果拌合机械的生产能力远远超过了拌合材料的供应能力与摊铺设备的摊铺效率,那么会导致拌合机械不能性能过剩,根本无法完全发挥出其自身性能。场地布置沥青拌合机械所处场地通常有原材料的堆放场地、沥青加热与搅拌场  相似文献   

2.
滑模摊铺砼路面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滑模摊铺砼路面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包括原材料、摊铺厚度、平整度和砼强度的控制,并就如何提高滩铺的平整度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大型室内碾压砼路面摊铺成型试验设备 ,采用正交试验法 ,在室内进行大量的碾压砼路面实际摊铺试验 ,研究了工作装置的机械参数和碾压砼配合比参数对碾压砼路面的初压实度和可碾性 (综合指标 )的影响规律 ,得出了工作装置与碾压砼相互作用效果最好、路面摊铺成型质量 (指初压实度、提浆性和可碾性 )最佳时的机械参数及碾压砼配合比参数 .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大型室内碾压砼路面摊铺成型试验设备,采用正交试验法,在室内进行大量的碾压砼路面实际摊铺试验,研究了工作装置的机械参数和碾压砼配合比参数对碾压砼路面的初压实度和可碾压(综合指标)的影响规律,得出工作装置与碾压砼相互作用效果最好、路面摊铺型质量(指初压实度、提浆性和可碾性)最佳时的机械参数及碾压砼配合比参数。  相似文献   

5.
滑模摊铺水泥砼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得到广泛应用,砼配合比控制参数的确定,是其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对适合滑模摊铺路面砼的机是分析,提出了滑模铺路面砼配合比设计的关键控制参数,砂率和含气量,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配合比控制参数最佳值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介绍了省外滑模摊铺水泥砼路面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以及水泥砼路面存在的病害原因及预防对策,并简要介绍了省外滑模摊铺水泥砼路面工程介问题,提出了我省发展水尼砼路面成功的技术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SMA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温度、拌合、运输、摊铺、压实、接缝、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特细砂水泥砼在重庆一长寿高等级公路路面施工中如何适应滑模摊铺技术的应用研究,提出了利用正交试验法和砼综合级配法确定特细砂水泥路面砼配合比的方法,并给出了特细砂水泥砼路面滑模摊铺的最优砂率。  相似文献   

9.
新拌混凝土测试仪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论主要针对FCTl01新拌砼测试仪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使用该仪器可以在工程当中现场得出新拌合砼的水灰比,坍落度和预测出其28d强度。  相似文献   

10.
张淑文 《辽宁交通科技》2002,25(4):23-24,30
本文就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的施工技术管理,从施工用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交通管制及其它的技术要求、施工管理、质量检查方法和频率等方面,提出控制要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泰州大桥钢桥面铺装实施,深入研究了高温拌合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控制关键指标及现场施工工艺,从环氧沥青混凝土拌合、运输、摊铺、碾压及后期养生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要求。高温拌合型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间应控制在120 min以内,混凝土出料温度应控制在170~185℃,高温拌合型环氧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取消纵向施工缝,施工结束后需要养生14 d左右,以保证高温拌合型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沥青混合料路面动态质量监控管理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应用效果分析,系统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过程的质量控制,采用数理统计和试验室数据对比分析等方式,验证了信息化技术的准确性。最后得出,从沥青拌合站到路面现场摊铺碾压各环节应全部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控制,可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李树云 《湖南交通科技》2000,26(3):20-21,23
平整度是高等级公路砼路面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以滑模摊铺机摊铺水泥砼路面为例,分析了其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即摊铺机自身因素和人为操作因素),提出了摊铺时改善路面平整度的操作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指标的越来越高,相对于施工设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完善,针对沥青面层施工设备从拌合,摊铺、碾压、检测等进行针对性的考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沥青混凝土改善路面的施工方案,并且探讨了各个阶段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整体铣刨及清扫、拌合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与压实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的施工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要求特别严的系统工程,怎样既严格遵守规范,又能灵活掌握规范实质,一直是广大从业人员研究的课题。本文从配合比设计、混合料拌合及摊铺等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出发,介绍了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夏季砼路面工程施工中,由于天气炎热、高温、干燥、使砼在拌合、运输与浇筑过程中存在初凝时间加速、硬化过快,易使砼表面出现收缩裂缝等缺陷。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通过室内对各种外加剂的对比试验,选择861-A复合剂效果较好,可延缓砼的初凝时间,改善其和易性,减少泌水,并改善抗冻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温拌混合料的拌合,摊铺及碾压工艺,并对温拌工艺技术经济优势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
从拌合、摊铺、整形、碾压和养生几个方面介绍了场拌(或集中场拌)法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求,着重论浅沥青路面施工设备选用要点及性能指标,结合具体实际从拌合、摊铺、碾压、检测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