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南某机场地处喀斯特区域的中心,地质条件复杂,泥岩夹层的炭质泥岩广泛分布。机场填方量大,填方高度一般在30 m以上,最大的填方高度超过100 m,填方填料含大量炭质泥岩,具有块石含量大、级配差、结构复杂、力学特征差异性大等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与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填方坡脚最大水平位移0.8 m,填方体稳定性好,道槽区最大沉降1.0 m,底部地基沉降0.6 m;土面区最大沉降3.0 m,底部地基沉降1.6 m。  相似文献   

2.
以资兴(资源—兴安)高速公路顺层单面山硅质板岩填方段路基施工为依托,研究硅质板岩单面山边坡加固措施,对构造单面山基底采用齿墙和填碎石台阶处理,齿墙基坑平台采用水压控制爆破开挖,既保证单面山上部填方的稳定和安全,又保证单面山顺层硅质岩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高路堤与高架桥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高路堤与高架桥的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提出适宜条件下填方路堤合理的控制高度.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厦蓉线贵州境毕节至生机段高速公路二堡互通在已建填方体上修建高挡墙,或者下伏填方与上覆高挡墙同时施工问题,鉴于高路肩墙支挡设计中填方体基底的承载力不足问题,根据理论分析及稳定性计算,设计出本段填方支挡所需要的较为合理的7,8,9,10m的扶壁式挡墙尺寸。将扶壁式挡墙引入贵州省内的高速公路支挡防护,应用于下伏填方体基底时上覆高挡墙的设计,从而达到在确保路基稳定性的前提下,节约投资,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地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到0.4 g地区的高路堤的稳定性,文中以云南某高速公路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设置对比实验组,以稳定性系数Fs为表征,定量研究在边坡高度、填方坡比、路基加筋影响下的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边坡坡率对填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最大(Fs=1.05~1.29),路基加筋次之(Fs=1.04~1.17...  相似文献   

6.
直立式加筋土挡墙力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河(源)龙(川)高速公路的加筋土挡墙试验,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加筋土挡墙的力学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对直立式加筋土挡墙墙面变形、墙内土压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时,宜和桥梁做比选方案,实际上,对于地质情况较好,虽然填方中心高度为20m~30m,但收敛较快的V型峡谷,且桥隧相连地段,为消化隧道废方,考虑路基方案可能比桥梁方案更安全更经济以及山区桥梁的上部比选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在建高速公路一段填方路堤基底为厚层软土,通过对填方体沿软土层最不利滑面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该填方体在软土基底上填筑后处于欠稳定状态。为确保高速公路填方在软土地基上填筑的稳定,避免对填方坡脚附近输油管线形成安全隐患,文中结合填方路基实际条件,提出了C25素混凝土灌注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基底的方案,施工工艺选择长螺旋钻机成孔,避免施工对输油管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影响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斜坡坡度、路堤填土高度、路堤顶面宽度、路堤边坡坡度等。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了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来指导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加筋土挡墙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的日趋成熟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广泛地应用于高速公路工程。以同三高速公路日照港连接线合同段加筋土挡墙的施工为例,介绍加筋土挡墙结构的特点,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选择,以及加筋土挡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多级挡土墙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十漫高速公路高边坡多级挡土墙为研究对象,在高达67m的填方路段进行墙背土压力试验研究,探索墙背土压力分布规律。在挡土墙墙背上按照一定间距安置了多个土压力测试仪,进行208d的定期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填土高度的增长,墙背土压力经历快速增长、短期的平稳和缓慢增长阶段,两者最初近似成线性关系,之后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2.
苏树明 《路基工程》2016,(5):177-181
针对加筋土挡墙存在的多种失效模式,分别建立对应的极限状态方程,基于可靠度理论采用一阶可靠度法,结合工程实例对加筋土挡墙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影响加筋土挡墙稳定性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可靠度理论进行加筋土挡墙稳定性分析,可以很好考虑实际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土工布的抗拉、抗拔性能随着竖向间距的减小而提高,同时,越靠近底层的土工布层的抗拉性能越差;特定设计参数下,存在最合理的挡墙高度。  相似文献   

13.
徐坤  周正飞 《中南公路工程》2014,(2):251-253,257
承德民用机场是近年来国内以石方为主的机场建设中遇到的土石方量最大、填方高度最高的机场工程,最大填方高度超过100 m,土石方填挖总量达5×107 m3。选取合理的边坡稳定安全系数是机场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难点之一。试验段填筑体选在具有代表性的填方区域,通过 GEO-SLOPE 程序的 SLOPE/W模块对试验段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确定了试验段填筑体边坡的综合坡比。  相似文献   

14.
谭国湖 《中外公路》2011,31(5):21-23
在分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固结变形机理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数值计算模型,结合实测数据,对分步填筑高度下的软土路基固结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路基分步填筑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内部孔隙急剧变化,水体流失产生附加应力导致路基沉降;随着分层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量也随之增大;采用旋喷桩对...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云南安楚高速公路9标段填方红层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离心模型试验,分析在不同地基坡度、上覆路堤土层厚度、路堤高度等条件下,路堤边坡变形、沉降及土压力变化规律,阐述加筋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晓龙  霍道来 《公路》1992,(12):33-35
一、概况屯黄公路是屯溪机场至黄山汤口的一条新建二级旅游公路。屯黄公路加筋土挡墙位于屯黄公路K38+320~K38+380处,为双侧路肩式挡墙。挡墙全长60m,路基宽14m,挡墙两侧总长120m;最大墙高7.4 m,墙面总面积680m~2。该工程于1991年12月20日开工,1992年1月25日竣工。在此期间,我们进行了应力、应变及动静载试验。试验表明该加筋土挡墙是成功的。这是我省公路上首次采用加筋土挡墙,它的建设成功,对在我省公路建设中推广加筋土技术取得了实践经验,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路堤加筋土挡墙在同类设计中以其经济优势较为明显被广泛地采用。但往往由于地基情况较为复杂,加之目前对高大加筋土挡墙没有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因而在后期的运营中,容易形成路基病害。文章根据变形特征对西塔高速公路加筋挡墙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桩网结构在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广客运专线对路基沉降要求极为严格,工后沉降不超过15 mm。桩网结构是一种能够满足加固深度超过20 m、路堤填方高度大于3 m、且能较好控制路基残余变形的结构物。通过典型工点对桩网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桩网结构能满足路基工后沉降不超过15 mm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粉煤灰加筋土挡墙高路堤代拦路港大桥西引桥,节省工程投资240多万元,这是上海市公路处的一条合理化建议实施后获得的经济效益。座落在淀山湖风景区的拦路港大桥,原方案总长551.76m,其中主桥四跨计长140m,东西两端引桥各9孔,计长411.76m。将西引桥西边7孔引桥改为粉煤灰加筋土挡墙后,大桥总长缩短到376.38m。拦路港大桥西端粉煤灰加筋土挡墙高路堤  相似文献   

20.
邹建洲 《路基工程》2019,(5):145-148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路基截面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软土路基填方高度、填筑速率、排水桩间距及真空压力对路基竖向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不断增大,实际工程中填方高度不宜过大;②随着填筑速率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不断增加,填筑速率为0.5 m/7d最为理想;③路基的沉降时间随着排水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间距为1 m时路基沉降最快达到稳定状态;④随着真空压力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逐渐增大,真空压力选取80 kPa路基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