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获铁道部批准开工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明 《中国铁道科学》2007,28(6):11-11,18
2007年6月29日铁道部下发《关于铁道科学研究院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批复》文件,批准在铁道科学研究院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开展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试验工作。该工程总投资2 743万元,预计年内建成。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正在进行大规模客运专线建设。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是客运专线运输生产的关键与核心系统,是确保客运专线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装备。“客运专线运营调度仿真实验室”建成后,将成为最先进、标准、开放的客运专线运营调度系统科研开发基地,…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的特点及国内调度指挥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及路网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日益成熟,综合调度系统正在向构建一个开放式、分布式、网络化的综合平台方向发展。本文就高速铁路供电综合调度系统的构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分布交互式仿真成为现代并行仿真技术之一并且得到广泛的应用。仿真时钟的推进是分布交互式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在对高速铁路综合调度仿真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综合调度仿真系统是一个混杂系统并对仿真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仿真时钟的推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仲裁技术的仿真时钟推进算法,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电力子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电力子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电力调度子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和电力调度端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对电力设备仿真系统软件体系结构和牵引变电所仿真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昭 《铁道工程学报》2003,(3):121-124,104
本文通过对比日本、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结合我国既有调度系统,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建设模式,可供在今后高速铁路的研究和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现状,从系统方案、系统构成、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适合于我国高速铁路的综合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高速铁路调度系统现状,从系统方案、系统构成、系统功能等方面论述了适合于我国高速铁路的综合调度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在我国大规模建设并投入运营,培养和培训适应高铁运输组织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尤为重要。通过分析实际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流程和应急处置过程得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仿真实验平台功能及结构,建立仿真平台系统数据流图、系统数据模型及仿真流程,设计平台数据库及子系统模块划分,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C#开发平台,实现了列车运行调度指挥业务过程的仿真及各岗位操作综合训练。平台应用于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及调度人员调度指挥及应急处置模拟演练培训,提高学生和调度人员的行车调度技能与指挥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RBA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三层体系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集成框架,该框架可使高速铁路各子系统有效结合并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CORBA技术的消息中间件结构.该消息中间件具有消息驱动、异步传输的特性,将作为高速铁路综合调度信息集成系统的集成总线.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高速铁路的一般特点和对综合调度系统的要求,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运输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功能,C S结构,中心设备和车站设备的配置思考意见,建议对该系统的研制应充分考虑中国铁路高、中速列车混合运行和既有线路、枢纽现状的特点,满足中国铁路在列车运行计划、行车调度、车辆调度、供电调度、综合维修调度、安全监控调度和旅客服务的七大功能要求,满足高速铁路可用性、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仿真验证与人员培训实验平台设计。依据管控一体化思想,在分析高速铁路行车特点的基础上,设计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指挥一体化仿真实验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该平台可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编制—列车运行计划调整—半实物沙盘列车实时运行仿真全过程的科研验证和实践教学模拟操作的相关功能,并将铁路行车仿真技术领域直接延伸到列控层,能够满足半实物仿真环境下,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新理论的实践验证和调度员及学生业务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计算机最新发展技术,结合高速铁路运输特点,从系统的角度提出基于三层C S体系结构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结构模型和体系结构,采用消息中间件技术,构成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关键业务平台,实现系统各主要业务的集成,充分利用既有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及软件复用技术,构成一个完整、统一、标准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依据本研究结果所设计的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仿真试验系统已经建成。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体制与技术条件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速铁路对通信信号的特殊要求 ,通过对国外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在确保安全、高速、高效的原则下 ,对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包括车载和地面 )、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高速铁路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的高速铁路通信信号体系结构和相应的技术条件 ,不仅可以满足高速铁路运输的需要 ,也可以兼容既有线信号制式 ,在保证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高标准、高安全、高可靠和高速度的同时 ,又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于…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轨道交通》2009,(11):40-40
2009年9月2日.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成功召开了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铁道部安全总监、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耿志修主持会议,宣布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宣读由30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康维韬到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周镜、冯叔瑜、钱清泉,国家设计大师王俊峰等25位技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文新.副院长王忠文以及院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交通运输发展的产物。自六十年代世界上建成第一条高速铁路以来,高速铁路技术日趋完善,现已进人普遍发展时期,高速铁路已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国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月29日,国际铁路联盟(UIC)在法国巴黎UIC总部召开了高速铁路标准体系(HSTC)项目启动会议,来自法国、中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近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管理部霍保世处长、孙忠国副研究员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吴伟,代表中国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作为客运专线建设与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举足轻重。供电调度系统是客运专线综合调度系统的重要子系统,负责客运专线全线牵引及供电设施的实时数据采集和集中监控管理,涵盖牵引远动、电力远动、通信、信号电源监控,又称为四电合一的供电调度系统。国内学者[1-3]已经对客运专线供电调度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伴随多条客运专线的正式开通运营,客运专线供电调度系统有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9.
铁路调度指挥仿真系统是一个分布式协同工作的递阶分散自律控制系统,由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设备层组成,采用部分实物仿真的方式设计模拟系统的软硬件环境。仿真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进路表的自动生成算法、控制命令自动生成算法、列车车次自动追踪运行算法、列车群自动追踪运行算法、计划自动调整算法、干扰源仿真模拟和仿真时空一致性控制等。通过选取铁路实际运营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和电气集中联锁系统、车站、自动闭塞区间和计轴半自动闭塞区间线路,构建近1∶1的仿真试验环境。按照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实际需求、相关技术标准以及现场实际投入使用的行车调度指挥系统,对仿真系统进行了功能、性能测试。对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系统对于实际应用系统的研发、开通运营、日后的维护和系统升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极大地缩短开通前的调试时间,方便故障分析和各种条件下调度指挥方式的模拟,特别适合特定条件下应急预案的演练。  相似文献   

20.
据泰国通讯社7月30日报道,中国已同意投资泰国的首条高速铁路,并为修建连接泰国、老挝及中国的铁路系统提供资金。7月16日至23日到中国访问的泰国副首相素贴说:中国和泰国之间的磋商还包括在泰国与老挝边界修建铁路,将泰国的廊开府连接到老挝以及中国。报道说,这条铁路预计也将延长到南部陶公府(那拉提瓦)内的泰马边界城镇双溪克拉,并且与马来西亚接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