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大煤港的港址经技术经济论证后,选定在华北的淤泥质海岸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从减淤角度确定该港港址方案及今后综合发展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章始红 《港工勘察》2003,(44):31-35
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深水港选址研究工作的现场勘察基础上,对备选港址附近的海岸地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备选港址港池和航道泥沙淤积量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闽江口潮汐、潮流、风浪、泥沙及水下地形等资料,分析了河口水文泥特性和内沙、外沙浅滩的演变规律,探讨了闽江口建设深水航道的可行性,提高了深水港址布置及相诮的深水道航整治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比选。  相似文献   

4.
国家已把神府煤炭的外运通道的出海港址选定在河北省黄骅港。在历时八年的可行性研究中,水规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研究论证。着重解决了黄河入海泥沙对建港的影响,港池和道的泥沙淤积问题,煤码头装卸工艺选择,防波堤,围堰及码头,栈桥结构引堤,车场,堆场及软基处理,翻车机房的基础及施工,以及建设工期,经济评价等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建港自然条件及港址比选的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军  张鹰  李欢 《水道港口》2010,31(2):148-152
结合江苏省沿海地区的自然条件,分析讨论了其建港的优、劣势,并以如东吕四港、启东洋口港等7个港口选址为例,结合港口建设的评价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对这7个港口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洋口港、吕四港、大丰港条件较好,其他几个次之,可供港址比选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恩宗 《水运工程》1996,(10):52-58
大连港大窑湾新港区一期工程是我国“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一期工程10个泊位,防波堤护岸总长2540m。除有5个泊位正在施工外,其余均已竣工投产。文章重点介绍港区港址的比选、总平面布置和前4个泊位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7.
长江裕溪口港及其航道在1958年建成后,发生严重的淤积,严重影响航运。根据地理调查,140年历史航道图的比较,以及港口与航道水深的测量,对裕溪口港址及其航道的选择与整治问题作了评论。作者着重研究了长江裕溪口河段的河床演变与裕溪口港及其航道淤积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可供进行长江中下游与其他冲积河床港址选择与整治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韩时琳  赵利平 《水运工程》2001,(12):24-26,39
八莫港是中缅陆水联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八莫港港址选择、港区总体规划和码头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模糊排序法在港口选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选址,特别是大型港口的选址是在多种约束条件、多种目标要求下的一个复杂决策过程。对此,本文拟建立一个多层次指标结构体系和指标模糊评价模型,在使用模糊优度和模糊贴近度对港址方案进行排序决策基础上,提出一个处理港址优选的多目标模糊排序决策模型。本文虽然以港口选址为基础,但所提出的方法亦能有效地运用于一般大型工程的评价和选优上。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我国海港港址选择历程及技术成果。结合近些年港口选址建设遇到的海岸新特征,阐述了我国海岸分类标准。针对不同海岸性质从自然环境角度论述了我国海港港址选择的技术发展,对于地貌、水文等自然条件复杂的粉沙质海岸论述了港口选址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斯里兰卡Hambantota港口项目工程港址选择、港口功能定位、一期工程平面布置,泻湖内建设大型围堰,及在干地施工条件下实施的码头工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徐啸  沈莹  毛宁 《水运工程》2018,(11):48-53
为满足厦门港口建设的需要,提出在九龙江河口湾北岸规划海沧深水港的方案,此范围天然水深仅为1. 5~5. 0 m,如建设深水港需开挖12. 0~15. 5 m,规划方案是否可行取决于港区的泥沙回淤强度。通过对已进行的模型研究成果和现场资料分析,指出随着码头岸线向西发展,航槽和滩面床面高程差逐渐加大,港池内不仅存在因水深增大,流速减缓并引起悬沙淤积,还需考虑归槽水流的刷滩作用引起的回淤。根据各种水流特点,计算浅滩深挖后港池内泥沙回淤率,认为在海沧港区建设深水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上海南模中学就读时对郑和下西洋的地理大发现很感兴趣。孙中山的“东方大港”也令人向往。从1952年考入河海大学水道港口系到1956年毕业后到上海港务局工作,一直在业余研究“东方大港”的深水港址。30年后笔者终于发现了长江口外围所有深水资源。这些港址中,马迹山已建成我国最大矿石中转码头,洋山港又被作为“上海航运中心”深水港址启动。可是各时期的深水港标准不同,应在洋山港良好开端基础上继往开来,建设永恒的深水港。 一、船舶大型化的“顶”在哪里 1991年决策耗资160亿将长江口从-7米增深至-12.5米以建“中心”的依据是当时吃水12米载箱4400TEU的第  相似文献   

14.
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是一种常见的舰船电磁干扰问题,严重影响了舰船总体作战性能的提高。本文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分析了其基本原理,给出了干扰抵消系统的实现方案以及实验室验证结果。该技术利用矢量合成的方法调整取样信号的幅度与相位,在接收端与干扰信号合成从而相互抵消。结果表明,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使干扰抵消比达到40 dB以上,可以很好地解决舰载天线间的共址耦合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林松  陈世英 《水运管理》2006,28(4):7-9,12
洋山深水港一期泊位于2005年底投入试运营,上港集团为其专门设计了航线调整方案,将上海港所有欧洲航线移至洋山深水港作业。分析洋山深水港投产后沪甬两港竞争态势,指出现有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福州港深水港区各港址的自然条件、后方集疏运条件,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等多方面的比较,综合分析,提出了福州港建设跨世纪深水港区的选址方案。  相似文献   

17.
航空通信跳频电台同址干扰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入研究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复杂、严重的同址干扰,建立阻塞干扰和减敏干扰的判断模型。通过对典型航空通信跳频电台间同址干扰进行计算和仿真得到其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解决跳频电台同址干扰的具体措施,为多部跳频电台同址配置时的电磁兼容问题和抗同址干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美兰 《水道港口》2009,30(1):37-41
以实测水文、泥沙及地形资料为依据,针对该河段河床宽浅、洲滩及支汊众多,河床覆盖层较厚,河床可动性较大,拟建桥址河段均存在航槽摆动等特点,利用河床演变分析及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研究了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3个桥址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通航条件,提出满足通航要求的推荐桥址,为富绥松花江公路大桥桥址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的两种有防波堤方案及无防波堤方案进行了工程前后平面二维潮流泥沙的数值模拟.利用窦国仁悬沙不平衡输沙方程及河床变形方程式,进行了正常天气和台风天气下的航道底部淤积计算,比较分析了3种方案对航道淤积的影响.模拟和计算结果表明,有防波堤方案1在防浪挡沙方面要优于其它两个方案,是较为合理的防波堤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水文泥沙分析、二维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泥沙淤积计算及泥沙淤积物理模型试验等手段.对煤港工程泥沙淤积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弄清了港址附近海域泥沙来源、泥沙特性及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对煤港方案泥沙淤积量进行了预报.从泥沙淤积角度论证了煤港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