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我国公路路政管理系统研究成果,阐述路政与超限运输车辆识别综合管理系统的框架,路政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特点,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超限运输车辆识别系统、车载移动办公系统设计要求及功能。系统的应用为全国治理超限运输车辆的工作提供一科学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我国已有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缺少科学的路政决策手段的问题,将图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建立了有效的路政管理信息决策系统.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软件框架及各个主要模块功能.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3个具有明显优化性质的路政课题,建立其数学模型,并寻求合适的优化算法加以解决.最后通过算法用例测试分析来论证该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公路运输超限超载导致桥梁、公路使用寿命锐减。为了加强对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治理,江苏省着手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综合执法系统工程的建设,通过科技手段,整合路政、公安交管部门执法力量,推进路政、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执法长效化、常态化,最终实现货车超限超载运输非现场综合执法。根据动态称重检测系统的使用要求,需将点位处路面结构设置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拟选取部分站点对路面改造方案进行方案研究,以选取适用的路面结构形式,保证动态称重系统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地处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 ,超限运输现象十分严重。一些运货车辆因利益驱动擅自加高车厢、更换高强轮胎、增加车辆弓子板厚度和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向轮胎滴水冷却等办法超限装货 ,使车辆荷载大大超过公路、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 ,致使公路早期破坏。据不完全统计 ,超限运输每年给我省公路造成经济损失在 40亿元以上。2 0 0 0年 4月份 ,交通部颁布了 2 0 0 0年 2号令《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为治理超限运输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按照《公路法》、《河北省公路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要求 ,我省于 2 0 0…  相似文献   

5.
《公路》2002,(7)
一项由安徽省公路管理局和东南大学联合研究的 ,旨在提高公路路政管理科技含量、提高路政管理规范化水平和路政管理效率的软科学课题——《安徽省公路路政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近日通过了交通部 ITS中心、同济大学专家的验收。与会专家听取了系统开发研制单位的汇报 ,并进行了认真讨论 ,一致认为该系统加强了公路路政工作者对路政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安全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为路政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使路政管理行为更加科学、规范和合理。系统的开发对于安徽省路政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安徽路政管理将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全国高速公路里程逐年攀升,超限超载运输现象愈演愈烈,给人们出行和社会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治理不同形式的超限超载,国家、地方政府加大了治超力度,非现场执法模式应运而生。但是,由于相关法规、标准有待完善,非现场执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弯板式动态称重等技术研究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原理和处理流程,并基于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框架搭建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管理平台。研制的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在重庆、上海、浙江等全国各地均进行了大量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研制的非现场执法系统相比传统治超模式,能够24 h实时有效地遏制超限车辆对路面的损伤,保证超限超载执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7,(12)
在高等级公路上实施超限运输管理,因车速快、车道多且为上下分行布置等特点,原有的在路旁设置超限检查站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路发展对治理超限运输的要求。近年来,高速动态称重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和应用,为公路治理超限运输检测带来新的思路。高速称重预检系统,是一种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的治理超限检测模式。高速预检称重系统,是在车流量大、车道多、车速快的高等级公路上,治理超限超载的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针对性强的特点,既减轻了执法站内称重的检测压力,又保证了公路交通不会因执法检测而导致拥堵。同时,超限检测站也可以为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交通统计基础数据,为交通情况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路政局公路养护管理与路政巡查系统一期项目已经初步建成,该项目是公路信息化的组成部分。顺义公路分局作为该项目试点单位,在系统的需求调研、开发、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该系统在全市的开发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该项目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并已开始在路政和养护业务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路政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与功能、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实现了路政管理信息的完整录入 ,条件查询、汇总 ,打印输出全面管理功能 ,提高路政管理数据的完整性、审批的规范性等作用。其基本的设计思想已通过Access2 0 0 0、VisualBasic6.0开发平台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兰戟  王丹 《公路》2012,(5):302-308
结台北京市公路养护、路政巡查及应急处置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情况探讨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及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实施,可以作为其他省市公路路政管理、养护管理及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治超手段逐渐不满足当前公路超限车辆治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治超逐渐成为公路超限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模式,能够有效破解超限治理发展难题,提升治超管理与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大多数省市先后开展了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新技术和非现场执法治超新管理模式示范应用,由于缺乏全国统一非现场制度保障以及实施措施,导致各省市非现场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本文从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制度以及非现场执法技术框架两个层面,探讨了推进超限车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04,(1):42-42
20 0 3年 1 2月 9日 ,江苏省副省长李全林宣布 ,全省公路载货汽车计重收费正式启动。江苏在高速公路出口收费车道统一设置计重设备 ,按照车货实际总质量计重收取通行费 ,超限车辆加重收费系数 ,超限 30 %~ 5 0 % ,系数为 1 .5 ;超限 5 0 %~ 1 0 0 % ,系数为 2 ;超限 1 0 0 %以上时 ,系数为 3。目前 ,江苏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道路和站点布局包括已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尚未入网的宁杭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和 1 0 4国道等 2 0条国省道干线普通公路 ,其中高速公路收费站点 1 2 2个、普通公路收费站点 32个。江苏省交通厅、物价局、财政…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15,(7)
路政管理绩效评价是公路管理部门实现既定目标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法律规范职责和公共行政服务两个维度,构建公路路政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对路政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江苏省某市级路政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市路政管理处于中等水平,尚存在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建议提高路政人员对绩效评价的认同度,将评价结果与岗位晋升和职称评定相挂钩形成激励机制;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建立公众参与的多渠道评价反馈渠道,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评测;积极尝试人事制度改革,仿效公共治安辅助人员的聘用制,增加资金投入满足人员扩充、装备升级和日常管理,提高路政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7,(10)
基于动态称重技术设计开发了车辆数据采集系统与车辆超载分级预警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使各个系统相互紧密结合,建立了车辆超载远程监测系统,对车辆营运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该系统具有远程实时在线监测、超载状态分级预警、车辆超载执法管理、交通数据统计分析和超载历史信息查询等功能,可自动识别超载车辆并记录相关车辆荷载信息,对车辆超载情况及时发布消息进行分级预警,形成独立的数据库文件,为路政部门执法提供依据。实践应用表明:该监测系统可用于治理公路超载运输现象,对提高公路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路超限运输极易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毁坏道路桥梁和加剧空气环境污染。严重依靠治超管理部门路上拦截超限车辆进入固定式超限检测站内接受现场称重和执法处罚的传统治超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公路超限车辆治理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近5年,国内大多数省市先后开展了公路不停车称重检测新技术和非现场执法治超新管理模式示范应用,解决了传统固定式超限检测站治超模式存在的逃逸现象严重、治超效率低以及路面执法交通安全隐患高、影响路段通行能力等问题。由于目前缺乏公路不停车称重产品标准和工程设计标准,使得不停车称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省市工程建设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对比公路不停车称重技术现状以及标准化进展,为公路超限不停车称重技术应用和非现场执法检测点的建设,以及下一步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的研究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交通运输部"全过程记录、全业务上线、全路网监控、全链条管理、全方位服务"要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公路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建设及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单位,目前全市"1+9+11+25+187+36"的治超信息平台已经联网运行(即1个市级平台、9个县级平台、11个省批超限检测站,25套不停车检测系统、187处路面监控、36处重点源头企业),基本形成数据汇总分析、案件网上办理、违法信息抄告、执法监督管理的治超信息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公路超限检测站是为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在公路上设立的,对车辆实施超限检测,认定、查处和纠正违法行为的执法场所和设施,是治理超限运输、开展交通综合执法的平台和载体。本文提出从运营状况、站点功能、布局合理性、服务范围、信息系统五个维度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进行评价,是对公路超限检测站布局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全面反映。在对评价模型的选取方面,避免以往的主观性较强的评价方法,采用基于变异系数法-TOPSIS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18.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以后,路政管理任务还有那些?职责是什么?笔者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就路政管理在公路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交通部公路局副局长毛家安去年在全国公路养护经挤责任制经验交流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指出:“当前,在一些地方存在一个糊涂认识,认为随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公路的路障管理移交公安部门负责后,公路的路政管理可以不要了。这是很错误的。路障管理不等于路政管理,更不能取代路政管理。路政管理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强。”这个精神对进  相似文献   

19.
建立超限运输称重监控管理系统,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掌握超限车辆通行情况,并限制超限车辆通行,为路政执法提供科学的、公正的法律依据,形成超限运输治理的长效机制。在超限检查站的设计上提出高速预检和低速精检相结合技术,并在新疆高速公路星星峡治超检查站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驾驶园》2020,(2)
正京津冀治超联席会议日前在天津召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操作细则》(简称《细则》),确定京津冀三省市今年将共同推动实施公路超限非现场执法协同管理。《细则》明确,三省市治超管理机构将分别汇总、审查本省市需要协同执法的公路超限非现场取证数据,移送至车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建立京津冀运政共享数据库,在取证数据移送前进行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