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与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的血管内皮功能 ,评价其变化特点。方法 运用多普勒超声对2 5例糖尿病 (DM )及 2 5例高血压病 (EH)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肱动脉充气加压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血管直径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DM和EH组充血状态下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含服硝酸甘油后DM组内径扩张程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 ,EH组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DM患者存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非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EH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法乐四联症矫治手术前后心功能及心腔几何构型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手术前后及随访中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施行TOF矫治手术治疗的85例TO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右心室及左心房容积变化及射血分数作为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以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左室晚期充盈分数(AFF)作为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指标;以左室偏心率及长径/短径比值作为反映左室几何构型的变化。结果TOF矫治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大,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减小;LAEF及AFF亦增大。LVEF、LAEF和AFF在随访中持续改善,RVEDV、RVESV、RVEF随访中进一步减少。结论TOF矫治手术既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又改善了左室、左心房的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在随访中,左室功能持续改善,右室功能维持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健康中老年人在精神压力下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2 6名 46~ 71岁(男 1 2例 ,女 1 4例 )的健康中老年人 (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病史 ,运动试验阴性 ,静息状态下超声检查 EF值、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正常 )接受设定的压力试验 ,观察其血压、心率、血压 -心率乘积、EF值、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结果 :接受精神压力后 ,血压、心率、血压 -心率乘积和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容积升高 ,而 EF值下降。 1 1 /2 6人 EF值下降 >5 % ,5 /2 6人 EF值下降 >8% ,3/2 6人出现局部室壁运动障碍。表明实验性精神压力导致健康中老年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表现为血压、心率及血压 -心率乘积增加 ;但是 EF值下降。  相似文献   

4.
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了22例正常人44只眼和22例糖尿病患者35只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睫状动脉(PCA)的血流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的峰值流速(PS)和舒张末期流速(E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呈低流速高阻力型血流状态。其中16只眼眼底镜检查未见有血管改变的血流动力学和频谱形态也发生改变。提示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眼部血管是一种既可靠又准确且能早期观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与 2型糖尿病 (2 DM )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原因。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4 1例 2 DM患者和 12例正常人在反应性充血及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 ,评价不同情况下 2 DM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1% )及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 (△D2 % )反应的变化。结果 无论有无微血管病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有病例△D1%均较正常人组显著减退 (P <0 0 0 1) ;而△D2 %在所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2 DM在无大 /微血管病变时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减退 ,此变化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30例妊娠30~42周孕妇(20例妊高征,10例正常孕妇)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和血沉(ESR),红细胞压积(Ht),全血粘度(WBV)及血浆粘度(PV),并动态观察了5例病程较长妊高征患者血浆ET水平。结果显示,妊高征母体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孕妇,且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加重而有升高;妊高征组Ht及WBV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而ESR则明显缓慢。两组PV无明显变化。妊高征组血浆ET水平与Ht及WBV呈显著正相关,与ESR及PV呈显著负相关。提示血浆ET水平及其动态变化与妊高征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其病情判别和母婴预后估计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超声心动图和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研究了37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LVSF)与24h动态收缩压(ASBP)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的主动脉血流峰值流速(AO-PFV)高于正常。AO-PFV与收缩压(SBP)呈正相关,与24hASBP平均值,上午6:00~9:00ASBP平均值的关系较与偶测SBP以及清醒和睡眠期ASBP的平均值的关系密切。提示SBP持续升高和SBP的峰值较高是患者AO-PFV增高的主要原因。AO-PFV增高是LVSF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40例复发型单纯疮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tis,HSVK)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6.6%。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研究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其结果,10例正常人与40例治疗前患者比较(P<0.0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40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HSVK患者治疗前免疫功能低下,用HSV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更昔洛韦防治肾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研究结果。预防研究共153例,更昔洛韦组88例,阿昔洛韦组65例。两组预防CMV疾病的效果有明显差异(9.1%vs24.6%,P<0.05),而预防CMV活动性感染的效果无明显差异(20.4%vs15.6%,P>0.05),但更昔洛韦组CMV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阿昔洛韦组(2~6周vs3~9周,P<0.01)。治疗CMV肺炎31例,更昔洛韦组15例治愈率80%;阿昔洛韦组16例治愈率25%(P<0.05)。认为更昔洛韦能有效预防CMV疾病,缩短活动性感染的持续时间,对CMV疾病有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法检测了77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27例阳性,总阳性率为35.1%。慢性活动性肝炎(9/21,42.9%),肝炎后肝硬化(9/19,47.4%)及重型肝炎(8/16,50.0%)患者PBMC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迁肝(1/14,7.1%)和急肝(0/7)患者。结果提示PBMC中HBVDNA的存在在乙肝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例COPD患者用HDP治疗10d,症状减轻,肺呼吸音增强。VT增加25.17%,VE增加35.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O2增加19.32%,SaO2%亦显著增加,无CO2潴留,提示HDP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对红细胞变形性(RCD)的影响,对18 例急性脑出血和50 例脑梗塞患者的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RFER),红细胞免疫抑制因子(RFIR)及红细胞滤过指数(EFI)进行测定。结果发现ACVD患者EFI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01),RBC·C3bRR、RFER明显低于正常组,RBC·ICR及RFIR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001).EFI与RBC·ICR及RFIR呈显著正相关(r= 0.487,0.485,0.491,0.489, P < 0.05),说明急性期脑血管病RCIA功能降低是RCD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条件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的建立,并评价超容量负荷与压力负荷对新西兰兔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7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联合组、腹窄组、主闭组和对照组。术后8周分别采用心动超声图、血流动力学及血浆B型钠尿肽(BNP)测定来评价心功能。结果①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联合组心率、主动脉收缩压、主动脉舒张末压、脉压、左室收缩末压、左室舒张末压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②心动超声显示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短轴缩率、E/A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③联合组BNP水平较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明显升高(P<0.05)。④联合组心脏/体重、湿肺/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主闭组、腹窄组(P<0.05)。结论可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新西兰兔心衰模型;超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对心功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RIA法测定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观察了ET与糖代谢、脂代谢及糖尿病病程、血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以便了解ET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的作用,从而探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机制。结果发现无合并症2型糖尿病组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合并症Ⅱ型糖尿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无合并症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1)。长病程、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及糖尿病肾病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升高的主要因素,而ET升高又进一步加重糖尿病血管功能异常,从而加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NIDDM并发慢性多脏器病变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Ⅱ型糖尿病并发多脏器病变时,及应用胎胸腺素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标法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应用Hanks液制做胸腺素混悬液。随访观察不同时期Ⅱ糖尿病并发慢性多脏器病变患者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心、肾、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脏结构与功能、循环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探究AngⅡ在DC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对照组,DCM组大鼠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16周后应用动物心脏超声检测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循环中AngⅡ的水平,心肌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局部AngⅡ的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DCM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及天狼猩红染色可见DCM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肥大、边界不清,胶原生成增加,同时血浆及心肌局部AngⅡ水平显著增加,且血浆AngⅡ水平与心肌胶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907,P<0.05)。结论 AngⅡ可能通过促进心肌纤维化过程参与DCM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1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聚集功能测定表明:AMI患者血浆Fg浓度明显升高,Fg聚集功能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但Fg浓度升高并在病程中有动态变化,Fg聚集功能则无动态变化;AMI并发症组比无并发症组患者,上述2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P<0.001)。提示Fg浓度升高及聚集功能增强与AMI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对其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之间的相关性,我们收集了全国宫颈癌高发县之一的略阳县12例宫颈癌,12例宫颈间变,36例宫颈Ⅱ~Ⅲ度糜烂患者的组织标本,经抽提DNA以后,以[a-32P]dATP标记HPV16、18型DNA进行打点杂交。结果为宫颈癌HPV16阳性6例,HPV18阳性1例。宫颈间变HPV16阳性4例,HPV18阳性1例。HPV16阳性率分别为50%和33.3%,HPV18阳性率为8.3%。宫颈糜烂Ⅱ~Ⅲ度的患者组织DNA与HPV16、HPV18混合杂交阳性17例,阳性率为47.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血脂水平、心脏功能及MACE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行PCI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63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强化组20mg/qd,对照组10mg/qd,均连续用药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和心功能指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及炎症指标在治疗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强化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强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6.35%,远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不良事件共发生7例,强化组4例(6.35%),对照组3例(4.76%),主要为恶心、发热、ALT升高。强化组有1例肌酸激酶升高,没有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短期内适当地提高瑞舒伐他汀的用量,其降脂疗效更佳,可以更为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作者观察了18例伴胆结石与22例无胆结石的Ⅱ型糖尿病女性患者的血清胰岛素与血脂变化,发现前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和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后组(P<0.01,P<0.001),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后组(P<0.01,P<0.05),并扼要讨论其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