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郝健 《中国水运》2012,(10):62-63
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区域之一,已形成比较发达的外向型经济格局。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巨大的水运需求,而巨大的水运需求又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通航条件和通航能力。长江南京航道局辖区占长江干线航道总里程的30%,港口吞吐量和经济总量占全线的75%,是长江黄金水道中的"白金河段"。近年来,作为长江下游航道建设维护管理和服务"长江水运、沿江经济  相似文献   

2.
长江内河水运的物流现状与需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中国港口》2012,(1):45-47
<正>长江航运物流市场主要由长江沿江地区七省两市依托长江航运从事物流活动而构成。长江沿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人口众多、人才密集、科技力量雄厚,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国内市场。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纽带,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黄金水道"——长江是连接我国东、中、西部七省两市三大经济地区重要的经济纽带.长江流域七省二市经济总量占我国经济总量超40%,经济活动繁忙、体量巨大,而长江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伴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向内陆拓展、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及互联网经济发展,长江经济带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4.
冯凯 《中国水运》2012,(7):26-27
长江岸线是国家资源,也是沿江地区和长江航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随着长江航运的快速发展,长江岸线使用和管理已引起交通运输部、沿江省市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围绕沿江开发,有效行使政府行业管理职能,加强长江岸线管理,促进沿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二季度,全球范围继续新冠疫苗接种,各国进一步推出刺激经济措施,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国内疫情管控有力,助企纾困,"碳达峰、碳中和"增添经济新动能,国际转移性需求刺激进出口快速增长,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向好发展。长江沿江地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大基建投资和居民消费,提振工业企业运输需求,长江航运整体发展趋势保持向好。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介绍长江叙渝段航道概况,采用"有-无对比法"对长江叙渝段航道等级提升进行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包括:船舶大型化效益、船舶在港费用节约、货物停滞时间费用节约、替代陆路运输费用节约,据此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计算。同时,航道等级的提升还能带来社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川滇黔3省乃至西部地区通江达海的交通运输命脉,长江干线叙渝段航道等级提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5月20日,经过一年的试运行,由中交集团所属一航局、二航局、三航局、天航局、上航局、一航院、二航院等多家单位参建的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根据测算,工程实施后平均每年可直接为沿江地区实体经济企业节约水运物流成本15. 5亿元。长江南京以下12. 5 m米深水航道工程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  相似文献   

8.
刘长俭  李宜军 《水运管理》2007,29(11):14-16
为进一步开发长江黄金水道,实现嵊泗港与长江的对接,在对比分析嵊泗港、长江流域港口经济和沿江产业布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对接的思路:以融入长三角港口群为切入点,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完善集疏运体系,一方面实现与大小洋山的陆路对接,另一方面实现与长江黄金水道的水路对接;走港口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正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背景下,芜湖港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不断完善的物流体系,加快投入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来,在新时期重点打造安徽省内的集装箱外贸枢纽港,为皖江地区的经济发展助力一、芜湖港打造集装箱外贸枢纽港的优势和机遇十九大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更多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外贸市场逐渐向好,国内港口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新时期国家大力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背景下,芜湖港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振兴长江航运,是社会各届一直关注的话题。今年初,温家宝总理提出"要高度重视水运,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之后,长江航运的发展再次引起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服务长江流域经济,对长江航运行使政府行业管理职能的交通部长  相似文献   

11.
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把"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完成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主要任务所必须抓好的八个方面的任务之一,并且强调指出其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于1999年提出,已经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长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对长江航运实行行业管理的长航局,应着力加快长江中上游的航道建设,促进西部地区航运发展,为"西部大开发"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12.
陈正华 《中国港口》2011,(11):57-5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长三角地区以及内地经济的高速发展,进长江的船舶数量快速攀升,长江的货运量、周转量和港口吞吐量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不仅增强了长江港航企业和港口的市场竞争力,而且极大地促进沿江各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是我国经济最繁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高密度经济走廊,水路运输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占地少,因此,长江航道在长江经济带中应发挥主通道优势。为使航道安全畅通,航道的建设与维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新常态,因此,航道建设和养护过程必不可少的疏浚势必兼顾生态,在"绿色发展"上做文章。笔者将在本文中以长江航道为例,从宏观层面探究疏浚行业如何紧跟新时代,适应新常态,从而在新形势下更好保障内河航道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2007年,依托于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和我国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长江黄金水道加快建设,长三角港  相似文献   

15.
崔燕 《中国船检》2011,(9):18-18
把长江、珠江等水系作为连接东中西部地区的黄金水道,充分发挥其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纽带作用,综合效益将会十分显著;把内河水运作为促进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据悉,隶属于我国三大经济战略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已完成初步框架,或将于年底前下发,很可能早于"十三五"规划的发布。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长江经济带是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重要轴带,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脊梁"。其将于沿海、沿江先行开发,再向内陆地区梯度推进,如充分发挥,将形成我国东中西开发的主轴带。政策解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是我国三大经济战略规划之一,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南北遥相呼应,构成中国未来数年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长江段的芜湖在明朝就设有常关,负责长江各地进出安徽船只的登记、检查和"抽分"。清末民初时期,政府、民间组织和芜湖海关加大了对长江段地区的船舶登记、航行安全及船钞缴纳的管理力度。清末政府的船舶管理与航政发展安徽长江段又称皖江地区,包括现合肥市(除长丰县)、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宣城市(除绩溪县)和滁州市(东部)共8市。皖江地区四百多公里的长江段水流平缓,水域宽广。  相似文献   

18.
唐冠军 《中国水运》2010,334(6):8-10
<正>面对世情、国情和行业发展环境发生的变化,长航局在总结以往长江航运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战略,一条主线是指"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四个长江是指"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和谐长江"。其中,"数字长江"是长江航运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其他三个长江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加强三要素建设 为长江航运大发展添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实现内河水运绿色发展。航道、港口和船舶是航运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绿色长江的基础,不仅能促进长江航运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将为"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心逐渐向西部转移,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大好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国际货运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成都、重庆、武汉、南昌口岸为主要依托点,辐射中西南地区经济腹地,贯通长江中上游的经济带,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