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张欣 《水运管理》2010,32(2):40-42
为提高海事部门的应急能力,针对海事部门在溢油事故中应急反应决策过程不可避免产生失误的问题,利用认知心理学中的S-R-K行为分类法,对海事部门的应急行为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关键度识别,揭示应急过程中的关键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行政相对人行政行为与物权行为两者关系的分析,参照我国其他行政立法,结合船舶登记条例和登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在我国船舶登记法律中确立撤销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疲劳对船员行为产生很大影响,是发生海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论述了疲劳的本质、特征、种类及测定方法,分析了疲劳对船员行为的不良影响,以期引起航海界及航海教育界的进一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对船舶软搁浅问题,海底行为、船体以及周围海水的耦合是很强的,Lenselink,Thung和Mizukami等人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已经表明,可采用结构或流体单元来描述船体、海底以及周围海水的行为,用求解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来解决此类软搁浅问题。然而,为了对搁浅问题总的力学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将这类问题划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船舶异常行为识别率低下的问题,综合考虑船舶属性和运动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船舶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根据船舶作业过程对船舶行为模式进行划分,并明确船舶行为模式相关的船舶运动特征;进而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算法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船舶运动特征;最后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船舶异常行为进行识别。选取青岛港附近水域的船舶轨迹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港附近水域最具代表性的船舶运动特征共10个,总贡献率为84.40%;船舶异常行为识别结果的平均精确率和平均召回率分别为83%和84%,均优于对比模型。研究成果可以为船舶位置异常、轨迹异常、航速异常、航向异常等异常情况的智能发现和海事监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企业档案工作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石,《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明确了企业档案管理的法律责任,引领了档案工作的否决项,为企业对档案工作依法监督提供了完整、可靠的依据,本文依据《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对推进企业档案工作建设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一起沉船事故的调查,分析出“船舶超载、船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及行政部门疏于管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三个关键因素,提出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安全教育以及加强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以提高船员的安全素养,提高具体行政行为的效率,以期加强内河交通安全,减少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8.
浅析船舶避碰中的“背离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针对船舶避碰中的“背离行为”,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二条“责任”,对“背离行为”的法律性质、条件、时机及其应遵循的原则作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责任条款”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员工忠诚度是指员工对于企业所表现出来的尽心竭力的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简单地说,就是员工对企业的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有机统一。员工是否忠诚是保证企业稳定人员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於世成 《水运管理》1996,(6):1-6,28
关于欧共体对海运领域里不公平运价行为的探讨於世成《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对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鼓励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从海运业角度来看,由于海运业有着与其他行业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1.
因谎报瞒报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引发爆炸、泄漏的事故屡见不鲜,给海洋环境、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海事管理部门开展集装箱货物开箱检查的高压态势下,发现查处的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违法行为仍呈逐年上升态势。对集装箱危险货物进行溯源管理研究,为海事管理部门获取货物信息、把好危险货物“出口关”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对海上运输、人命财产和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海事部门作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管机关,要充分认识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的危害性,在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现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对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引发的事故及产生的影响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了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防范内贸危险品箱谎报瞒报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为进 《中国海事》2008,(10):46-48
文中分析了内贸危险品集装箱谎报瞒报问题的原因,提出了防范危险品箱谎报瞒报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国际航行船舶载运危险品进港申报的时限存在争议。文中通过对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分析,得出国际航行船舶载运危险品进港中报的时限应为到港7日前(航程不足7日的,在驶离上一港前)的结论因此建议对此进一步明确规定,以规范危险品申报审批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海运危险货物监管依据的一些国内外法律和标准,并针对海事部门在打击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过程中遇到的在货物危险性质判定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浅谈集装箱装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的查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辉 《中国海事》2007,(12):48-51
本文通过对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形成原因的研究,提出查处该行为的基本方法,以利于海事部门找到相应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重庆港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危险货物从业单位作为安全监管的重点对象,依据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和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建设审批等制度,从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的投入、作业范围的许可、人员资质的认定以及安全设备和事故救援体系的建立等环节评价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管理状况,依据其特点以及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监督检查的程序性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海事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出发,系统梳理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监督检查的程序,对于规范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上运输行为,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上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海事机构在海运危险货物谎报匿报查处中存在的缺乏源头信息来源、案件侦办过程复杂、单方面执法缺乏认可度等问题,大连海事局通过与海关部门建立“三互”合作机制,在信息交换、执法互助、联合研判和监管互认等方面进行合作,成立“三互联合查验工作室”,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共同查处了多起谎报匿报危险货物案件,监管成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文中就目前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为“三互”合作机制长期运行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