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凌 《中国船检》2011,(9):63-65
所谓LNG混合动力就是在船舶现有柴油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LNG供气系统和柴油LNG双燃料电控喷射系统,通过电子转换开关,可实现单纯柴油燃料状态下和油气双燃料状态下两种运行模式,将船舶单一的柴油动力改造为柴油LNG双燃料动力,通过采用LNG部分替代柴油燃料,达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2.
《世界海运》2017,(11):29-32
通过对生物柴油与0#柴油混合燃料B20(生物柴油体积含量为20%)的密度测试来进行生物柴油混合燃料预混合均一性实验研究。通过多种方法混合且在标定温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混合燃料B20的密度最接近于0#柴油的密度标准范围,混合均一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国北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推出一款国内最先进的双燃料船用发动机,作为船舶动力,它可以同时"进食"柴油和天然气。这款双燃料发动机是大连机车在原有6缸240型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而成,能够实现液化天然气与柴油的混合使用,液化天然气对柴油的替代率可达86%,节省燃料成本20%以  相似文献   

4.
殷毅 《中国船检》2012,(11):30-32
2010年8月,一艘被誉为我国长江混合动力第一船的"武拖轮302号"在武汉首航成功。这是一艘使用柴油和液化天然气(LNG)两种燃料的双动力船舶,其最大特点是"低碳航运",被媒体称"实现了中国内河航运清洁能源船舶‘零’的突破"。整整两年时间过去了,虽说全国各地相继有多艘"蓝色动力船"试航成功并投入运营,但似乎有些"雷声大雨点小"。那么此类"低碳船"到底命运几何?国家对内河船使用LNG这一清洁能源给予哪些扶持政策?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原副司长胡卫平。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由英国船厂——格拉斯哥港Ferguson船舶工程公司为英国渡船运营商Caledonian MacB rayne(CalM ac)下水了第3艘混合动力渡船"MV Catriona"号,下水日期比计划时间提前了5个月。据悉,这艘渡船配备了技术先进的低碳混合动力系统,包括传统的柴油动力和电池动力,能减少20%的石化燃料消耗和碳  相似文献   

6.
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室氧-柴油无焰燃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室氧-柴油无焰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氧-柴油无焰燃烧相比于传统氧-燃料燃烧需要卷吸更多的烟气来对纯氧进行稀释。直流燃烧室和旋流燃烧室内实现无焰燃烧的引射比分别为32和11.5,旋流燃烧室有助于无焰燃烧的实现。氧-柴油无焰燃烧的火焰峰值温度比传统燃烧模式低600 K左右,火焰峰值温度大幅下降。氧-燃料模式下燃烧室温度变化在20%以上,而氧-柴油无焰燃烧模式下温度变化小于15%,燃烧室温度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斯特林发动机燃烧室氧-柴油无焰燃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氧-柴油无焰燃烧相比于传统氧-燃料燃烧需要卷吸更多的烟气来对纯氧进行稀释。直流燃烧室和旋流燃烧室内实现无焰燃烧的引射比分别为32和11.5,旋流燃烧室有助于无焰燃烧的实现。氧-柴油无焰燃烧的火焰峰值温度比传统燃烧模式低600 K左右,火焰峰值温度大幅下降。氧-燃料模式下燃烧室温度变化在20%以上,而氧-柴油无焰燃烧模式下温度变化小于15%,燃烧室温度均匀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低排放的经济型船用柴油机燃料,在一套能够产生稳定层流火焰的燃烧系统上,采用二维消光法,对不同掺混比例的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B0,B10,B20和B50火焰中的碳黑生成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利用反演法对测得的火焰透射率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获取了不同混合燃料火焰中的定量碳黑浓度,意在研究生物柴油对普通柴油火焰碳黑生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火焰高度下,随着混合燃料中不断增加生物柴油,各种混合燃料均能形成稳定燃烧火焰,且在不同高度上碳黑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显示了生物柴油清洁环保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技术前沿     
《航海》2010,(2)
<正>马士基与英劳合作生产船机生物燃料马士基与英国劳氏船级社近日开展为期2年的船用发动机生物——柴油燃料试验。据悉,试验采用的是马士基旗下MaerskKalmar号集装箱船。在试验初期,燃料中将使用5%~7%的生物柴油混合,然后比例逐步增加,测试船用发动机对生物燃料的储存能力、处理能力和使用结果,并在发生不良结果时找出方案克服。  相似文献   

10.
纯电池动力船舶是实现清洁能源动力技术之一,近年来发展迅速。由于船舶电池动力模组容量大制造成本高,船东难以承受初装投资,以及充电和维护需专业人员管理等应用推广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将电池动力组做成集装箱式的模块化,采用换装方式为船舶提供电池动力,变传统柴油动力船舶买油开船为纯电池动力船舶租电航行,并实现快速续航。这一电池动力营运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船电分离、换电租赁"的新型船舶运营模式,并结合内河64TEU集装箱绿色智能示范船舶项目进行分析,这种新型运营模式可以提高纯电池动力船的运营效率和动力电池利用率,实现交通网和能源网的协同优化。  相似文献   

11.
周玉苗 《中国水运》2013,(12):153-154
碳氧化物是温室气体,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太大伤害,但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很大,因此国家鼓励节能减排。船舶和环境具有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关系。柴油-LNG混合动力船舶是以柴油-LNG双燃料替代柴油单-燃料。国家鼓励内河船舶采用LPG/LNG燃料替代柴油和重油,以减少碳氧化物排放和其它有害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2.
日本研制的一种油水混合燃料,不仅能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废气中有害的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的产生。 这种混合燃料使用重油或柴油均可,将油和水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用一种表面活性剂作添加剂,它的乳化作用把油和水二者混合在一起。实际测定表明,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氮氧化物只有普通重油或柴油燃料  相似文献   

13.
罗红英 《船海工程》2007,36(5):59-61
介绍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在未对柴油机作任何调整的情况下,测试B20生物柴油和0号普通柴油的柴油机负荷特性和外特性试验,比较和分析两种燃料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表明:掺混野生植物的B20生物柴油可以作为0号柴油的替代燃料在柴油机上使用,只是柴油机功率略有下降,油耗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船舶发动机燃用生物柴油和石化柴油混合燃料油的可行性,文中采用多参数即临界参数、气化潜热、饱和蒸汽压力、动力粘度、表面张力、液态导热系数、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分析了物理特性多参数对雾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小于615K时,石化柴油的气化潜热值大于生物柴油的,但当温度升高到615K以上时则相反;生物柴油的饱和蒸气压力始终小于石化柴油,并且前者随温度增加的趋势小于后者;生物柴油的液态动力粘度、表面张力、导热系数、密度在温度范围内总是大于石化柴油的对应值,两者的动力粘度和密度相差不大,两者表面张力和导热系数的差值基本恒定;生物柴油的物理特性参数与石化柴油相差不大,雾化特性十分相似,生物柴油可以部分替代石化柴油作为船舶发动机燃料.  相似文献   

15.
庄伟  孙坚  王春杰  段征 《船电技术》2018,(7):17-20,27
为了有效降低内河水运船舶的排放污染,提升燃油效率。本文提出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装置的混合动力型直流电力推进系统方案。分析了变速发电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限制因素,提出了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的应用策略,经过直流电推试验平台的验证,成功应用于"江苏陆渡3011轮"。实际运营反馈显示本文提出的应用方案不仅能实现约10%节油效果,有效降低排放和运营成本,更在操控性上显著优于传统柴油直推方案。  相似文献   

16.
数字     
4.6%与6.3%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3%。均创下两年多来的月度新高。  相似文献   

17.
崔燕 《中国船检》2011,(1):17-17
与使用传统燃料的VLCC相比,世界上首个以LNG为动力的无压载水系统VLCC.其日常动力成本会节省13%,在整个20年的运营周期内,可为船东节省2400万美元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混合动力船舶的设计速度要比三年前的预测快很多,这就是未来船舶的发展方向。混合动力船舶的出现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省燃料,适合船舶高负载的变化。混合动力船舶的设计使得主引擎稳定运行,从而可以节省15%~30%的燃料。与传统发动机不同的是,混合动力船舶引擎噪音、震动小,扭矩、功率大。目前,全球共有(包括在建)33艘混合动力船舶在运行。与此同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使用柴油的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给大气造成了极大污染,液化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近年来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得到广泛发展,使用LNG和柴油混合动力能够减少污染,并极大降低船舶运输成本。本文对柴油-LNG双燃料动力船舶存在的安全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以太网—安全监控节点的系统解决方案,重点设计了安全监控节点的A/D转换部分。系统能够实现对甲烷泄露和火灾的监控,安全监控节点体积小,成本低。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12,(5):24-24
在今年的SMM上,阿法拉伐的客户及媒体研讨会包含了一个以"节省能源和降低CO2排放"为题的演讲,来自阿法拉伐船舶和柴油动力部门的Niclas Dahl与大家共同讨论了航运业未来的燃料选择,在遵守环境保护规定的同时能够将运营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