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选6~12名听力正常的男学生(年龄18~22岁)为受试者,暴露于间断性和稳态连续性噪声(作用时间为8小时,噪声性质为粉红色噪声)后,测定其听力的暂时性阈移(TTS)和尿中的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作用噪声呈梯形形式。其上升和下降时间为500毫秒,作用时期为6.5秒。间断噪声的峰值是80和90dB(A)。噪声暴露类型为:(1) 对照试验。(2) 峰值为90dB (A)暴露2分钟。(3) 峰值为90dB(A)暴露1分  相似文献   

2.
CJ/T 236-200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对屏蔽门的噪声限值及其测试方法作出规定,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其规定的“噪声目标峰值小于等于70dB(A)”的判定合格标准却值得商榷,因为它与人耳对声压起伏变化的辨别不相适应.对屏蔽门而言,其要求过高,不切合实际.应明确为:噪声目标有效声压级小于等于70 dB(A).此...  相似文献   

3.
1972年美国NIOSH提出了职业性噪声暴露推荐标准。在文件中声称90dB(A)仍然有引起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同时指出现今的标准应降低至85dB(A)。根据这个资料,作者对暴露于噪声在85~90dB(A)的工人听力受损的危险率作了评价。共计选择了冷轧车间,翻砂投料台和电炉炼钢三个相同噪声区的228名工人以及无噪声暴露的对照组143人作了听力检查。把三个噪声暴露区和对照组的全部受检人数按下列年令分组18~29岁,30~39岁,40~49岁,50~65岁。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4.
乌铁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现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现场监测铁路机车内部噪声强度,调查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纯音听力检测结果。结果铁路机车司机室内部噪声等效声级LAeq为81 dB(DF-11型)或85 dB(DF-4型),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 011名机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患病率44.99%,以Ⅰ级、Ⅱ级、Ⅲ级听力损失为主,听力损伤患病率2.13%,以轻度听力损伤为主;噪声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与驾龄之间存在相关性(Spearman’r=0.786、0.857,P<0.05),听力损失、损伤发生的概率随着驾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4个机务段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无差别。结论噪声仍是机车乘务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应继续强化合理的个人卫生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乘务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职业性健康检查,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降低噪声对乘务员听觉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文章叙述室内声屏障的降噪原理及影响因素,特别对固定式和活动式声屏障的设计方法,使用效果作了介绍。用活动式声屏障进行隔声后,集群风机的噪声级由92dB(A)降低到78dB(A),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动车组噪声特性。方法噪声声级及个体剂量检测,噪声评价数计算分析。结果 (1)噪声频谱以31.5~1 000 Hz为主,频谱变化与线路有关。(2)噪声评价数<80 dB(A);列车长个体接触剂量LAeq,8 h为(71.983±3.2936)dB(A)、列车员LAeq,8 h(73.461±4.1342)dB(A)。结论动车组噪声强度可能不会导致列车员噪声聋,噪声频谱以中低频噪声为主,其变化与运行线路和车厢位置有关,应关注低频噪声的检测、评价和治理,并进一步研究其与气压瞬变现象对中耳气压伤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双声源模式下高铁声屏障降噪效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噪声源特性存在较大差异,按照传统方法计算设计的声屏障在高速铁路降噪应用中效果不理想。以武广客运专线某路基试验段为模型参照对象,基于高速铁路噪声源特性研究,建立双声源模式的高速铁路声屏障降噪模型,分别对不同声源模式下3 m高直立型声屏障的降噪效果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论:(1)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双声源模式的预测噪声级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而单声源模式的计算值明显小于实测结果和双声源模式的仿真结果,偏差达到8 dB A左右;(2)单声源模式的噪声衰减计算结果达到10.7~13.1 dB A,比实测结果显著偏高;(3)针对铁路限界处的噪声超过了规定的限值70 dB A,提出了合理的声屏障优化设计方法以改善沿线的生态环境;(4)将弓网噪声单独考虑的双声源模式可为高速铁路声屏障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有界电务段修配车间治理前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0.04-0.05,作业时车间内混响噪声较重,混响时间3-4s,经监测设备负载时1号点等效声级88.9dB(A),超标3.9dB(A),2号点85.4dB(A),超标0.4dB(A),车间内瞬间峰值106.5dB(A),频谱以中频为主。为了吸声降噪,采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矿棉装饰吸声板,利用吸声板对房顶进行吊顶,以达到吸声降噪、控制混响噪声的效果。结果显示,治理后车间内各倍频程中心频率平均吸声系数达0.15-0.24,实际混响噪声已基本消除,等效声级下降范围为1.7-6.1dB(A),瞬间峰值下降范围为4.4-17.5dB(A),瞬间峰值已下降到102.1dB(A)以下,车间内等效声级已下降到83.8dB(A)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人的基本生活环境所要求的最低声学环境,应该规定一个环境噪声的最高允许值。超过这个允许值会对人的生活环境产生较大的干扰,易引起公众较多的抱怨。最高允许值也是为避免环境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而定的一个安全界限。通过分析环境噪声对人的影响和国内外有关环境标准,提出以噪声级70dB(A)作为最高允许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轮轨噪声预测模型软件TWINS,以3种典型地铁车轮结构为例,分析车轮直径和制动方式对车轮噪声的影响,并利用各种阻尼措施和基于降低车轮噪声的车轮设计原则,对车轮结构进行优化和降噪研究.研究表明:减小车轮直径会增大车轮噪声声功率级约1.5~2.0 dB;轮盘制动的车轮比踏面闸瓦制动的车轮的噪声声功率级约小7.3 dB;采用三明治阻尼板和双阻尼环结构,可分别将SHL10车轮的噪声声功率级降低约7.8和4.6 dB;各种阻尼措施对NJL2车轮的降噪效果与SHL10车轮类似;采用单阻尼环(焊接接头)结构能将SHL10车轮的噪声声功率级降低约1.8 dB;双阻尼环结构对SHDB车轮的降噪效果明显;车轮结构优化后得到的SHL10O的车轮噪声声功率级比SHI10的车轮噪声声功率级降低2.3 dB,而NJI2O车轮的噪声声功率级比NJL2车轮的噪声声功率级降低1.6 dB.  相似文献   

11.
一、本底噪声和被测量噪声的声压级差值对被测噪声实际声压级的影响。如果本底噪声和被测量噪声两声压级的差值愈接近,被测噪声的实际声压级误差愈大;反之,两声压级差值愈大,被测噪声的实际噪声值的精确度就相应要高一些;两声压级值大于12dB以后,本底噪声就不会对被测噪声的测量结果产生很大的干扰;如果本底噪声与被测量噪声的声压级相近在3dB内,本底噪声对测量噪声的影响就很大,不可能进行精确的测量。二、本底噪声的变动,对测量噪声的影响。既然本底噪声是指被测量的噪声源停止产生噪声时的  相似文献   

12.
定期打磨钢轨可降低钢轨粗糙度,进而有效降低轮轨滚动噪声和车内噪声。针对某区段钢轨波磨导致的异常车内噪声问题,对该区段的钢轨波磨及客室与司机室的车内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打磨前的司机室和客室的噪声主频段为420~670 Hz,与地铁列车通过该区段波长为25 mm和40 mm波磨时的通过频率基本一致;钢轨打磨后,车内噪声明显降低,客室噪声幅值降低了11.4 dB(A),司机室噪声幅值降低了9.8 dB(A)。针对车内噪声控制提出钢轨打磨限值:当钢轨粗糙度在大部分频带范围内超过钢轨粗糙度限值3 dB或6 dB时,建议对该钢轨进行打磨。  相似文献   

13.
噪声这种物理污染,在白天达到100dB(A)时,人们会感到烦躁。晚上达到45dB(A)会对正常人的睡眠产生觉醒反应,针对以上原因,结合高速铁路的实际情况,采取声源降噪措施、传播途径上降噪措施、受声点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高速铁路噪声,以达到高速铁路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噪声危害,我们对风动工具噪声治理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设计并制造成功MC型消声器。装在06—150型和S150型风砂轮机上可使噪声从100dB(A),降到86.5dB(A),对风砂轮机的原设计性能无明显影响。一、MC型消声器的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铁路钢轨异常波磨问题,在某高铁线路两侧对未发生异常波磨和发生波磨路段进行了噪声测试.发生波磨与未发生波磨区段的测试对比结果表明:(1)对于300 km/h动车组,动车组通过时段的等效声级远轨侧前者比后者增加2~4 dB(A),近轨侧前者比后者增加5~7 dB(A);315 Hz及以下的低频噪声基本不发生变化,在630 Hz、1 250 Hz处出现增量峰值,峰值增量接近10 dB(A).(2)对于250 km/h动车组,动车组通过时段的等效声级变化不明显[1.0 dB(A)以内];315 Hz及以下的低频噪声基本不发生变化,在500 Hz、1 000 Hz处出现增量峰值,峰值增量2~3 dB(A).(3)根据理论计算,对于250 km/h动车组,一阶振动频率约在490 Hz左右;对于350 km/h动车组,一阶振动频率约在600 Hz左右,与现场噪声峰值出现频率的实测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市轨道车辆为研究对象,对车辆主要噪声激励源进行调研,并基于几何声线法建立了车辆辐射噪声预测模型。以车辆主要噪声激励源调研结果作为输入,分析讨论了激励源大小对车辆车外辐射噪声影响的量化关系。研究表明:车辆车外辐射噪声受轮轨噪声激励源影响最显著(轮轨噪声每增大1 dB(A),其辐射噪声增大约0.9~1 dB(A));齿轮箱噪声和牵引电机噪声,受电弓噪声受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动物实验早已证明:高度精神紧张是与暂时性血压升高相连系的。若重复暴露于这种紧张刺激——噪声的话,则就会引起永久性的动脉压增高。但是在人类却不是如此明确的表现。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了长期强噪声暴露的人群是否会引起永久性血压增高的问题。作者通过对196名男性的正常体检。发现74人是属于正常听力(所有测试频率的阈值均小于20分贝)而44人为严重的噪声性听力损失:其阈值在3000,4000或6000赫≥65分贝。其余的78人是属于各种形式的听力损失,不予讨论。而对听力正常者和噪声性听力损失者的血压作了比较,其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铁路提速和今后高速化的需要 ,正在对现行标准GB/T 345 0 - 94《铁路机车司机室噪声允许值》进行修订。本文介绍了有关的国际标准情况和修订中考虑的一些问题。此次修订基于国际标准UIC 6 5 1OR- 2 0 0 1,拟将速度范围提高到 30 0km h ,评价量采用 30min等效声级 ,司机室内噪声的强制允许值规定为 78dB(A)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宽频型迷宫式约束阻尼钢轨的降噪原理,通过现场测试阻尼装置安装前后列车通过高架桥曲线段时车厢内、司机室、高架桥噪声数据,经过A计权声压级处理得出不同测点的降噪效果,以确定高架线路段阻尼钢轨的控制频带范围。测试结果表明:对于车厢内和司机室噪声,8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500~3150 Hz频带内有效降噪5.0~7.7 dB(A);对于高架桥环境辐射噪声,2000 Hz频率处降噪效果最好,7.5 m处平均降噪8.4 dB(A),30 m处平均降噪5.2 dB(A)。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已建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为基础,提出改进的噪声预测模型。明确了各预测参数,采用对数回归关系确定了各影响因子与等效声级的关系。运用预测模型对长春轻轨噪声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误差<1dB(A),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可精确反映长春轻轨的噪声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