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三峡右岸上游坝头交通桥为 15孔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 ,桥跨布置为 2× 2 5m 13× 2 6 4m ,桥梁纵坡为 7% ,平曲线半径为 2 0 0m。针对该桥的施工 ,主要介绍纵坡大、曲线半径小的斜弯桥的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架设施工技术 ,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座钢混凝土结合梁铁路弯桥,位于半径为300m的圆曲线上,采用(45 82 45)m的跨径组合,结构体系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施工监测是该桥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措施。施工过程监测成果检验了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也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何发礼  李乔 《铁道学报》2000,22(4):113-116
由于曲线本身的特点,造成设计施工有很大困难,所以当桥梁位于弯道上时,尤其是当弯道半径较大,桥梁跨径又较小时,则大多“以直代弯”地修建成多跨直桥。本文从几何和静动力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弯桥直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铁路电气化架线施工中,采用的"低盘高台"式架线车作业平台上设置的一根小直径滚柱支承易使接触线产生硬弯的问题,提出在架线车上安装一种防硬弯辅助支承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达到改善架线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曲线槽形梁是一种梁、板组合的开口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体会产生弯扭耦合效应,道床板会发生双向弯曲和扭转,其受力较为复杂。结合一跨双线铁路曲线简支槽形梁的受力分析,研究曲线槽型梁的力学特性并指导设计和施工。研究结论:曲线槽形梁的受力呈现明显的空间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外侧主梁下缘承受的拉力较大,曲线内侧相对较小,道床板的剪力滞现象比较显著,支座不均匀沉降10 mm对梁体的受力影响不大。在上部竖向荷载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主梁上翼缘产生的内向侧移越来越大,槽口逐渐缩小。弯扭耦合效应使槽形梁曲线内、外侧的支反力大小不一,曲线外侧梁端支座反力比曲线内侧大,梁体有向曲线内侧整体平移变形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1995年第1期中,曾介绍了南昆铁路线上的板其二号大桥,它以其独特的设计,优美的曲线弯度造型,成为我国第一座铁路预应力混凝土平弯桥,其施工精度高,难度大,已为众多读者所关注。在此,我们继续向读者介绍板其二号大桥的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曲线T形刚构桥在运营过程中支座脱空和翘曲变形的现象,以一座跨度为(100+100)m的曲线T形刚构桥为工程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斜交角(桥轴线与双支座中垂线的夹角)对桥梁内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交角为-5°时,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曲线刚构桥的弯扭耦合作用;负向斜交角能减小正常使用状态下支座反力的不平衡程度;随着支座斜交角的减小,车辆内侧偏载引起支座反力的不平衡效应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8.
钢-混凝土组合曲线梁桥的时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考虑曲线梁桥的弯扭耦合、混凝土收缩徐变、钢梁的松弛、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应变重分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曲线梁桥时效行为的分析方法,可以对组合曲线梁桥从施工到成桥,以及成桥后任意时刻的应力和应变状态进行分析,为这种桥式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省保山(大官市)至龙陵(龙山卡)高速公路9标段小半径(R=250 m)曲线桥30 m预应力T梁的预制,介绍T梁模板的设计制作、T梁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并结合现场实测,对直径为11.68m的泥水平衡盾构下穿钱塘江大堤而导致大堤变形的规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受大直径盾构下穿施工的影响,堤顶的最大沉降为30.5mm,沉降曲线最大斜率为0.13%,基本符合变形控制值,说明选取的掘进参数合理、可行;大堤堤顶的横向沉降槽与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类似,呈高斯正态分布,仍可用Peck公式预估沉降;大堤深层的土体横向沉降槽虽也符合高斯正态分布,但沉降量及沉降槽宽度随深度的变化不如直径为6.34m的地铁盾构明显,因此可近似用堤顶的沉降反映大堤深层土体的沉降;大堤的堤顶及深层土体的水平位移曲线近似呈倒"S"形,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地表沉降槽曲线的反弯点处,在施工中应重视大堤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的监测以及大堤区域内桩基等挡土结构物受到的附加剪切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预弯复合梁技术应用起步较晚 ,还没有普遍推广。作者通过介绍哈尔滨二环红旗大街高架桥的施工技术 ,尤其是工型钢的现场预加压力施工技术 ,对预弯复合梁的施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大量采用了长联大跨弯连续梁,结合温福铁路飞云江特大桥主桥(48+7×80+48)m预应力弯连续梁,论述长大跨度曲线连续梁设计研究和结构分析情况,分析曲线连续梁的动力性能及变形特点,提出客运专线长大跨度曲线连续梁的简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铁14号线跨丰沙铁路节点桥位于右线曲线半径为470 m的曲线上,桥梁主体结构为84+84 m的T构。桥梁转体跨度71+71 m,转体重量7 130 t,转体时球铰中心相对下盘中心向曲线内侧预设偏心1.152 m,转体角度33.46°,桥梁的转体半径和转体跨度在轨道交通转体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领域均为国内首创。比选桥梁方案,从针对桥梁上部结构的非对称主体结构设计、下部结构预偏心设置、施工合拢段位置的选择、施工时对既有铁路线的防护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和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通过上部结构非对称设计和转体结构预设偏心,有效地保证了小曲线半径大跨度桥梁转体施工时的平衡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4.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纵向直线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相结合,取消下弯索,施工方便;但竖向预应力筋基本是粗短的螺纹钢筋,本身有效预应力很不可靠,主拉应力实际上不能完全抵消,腹板截面容易出现斜裂缝,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曲线预应力索较长,后期预应力损失较小;叶溪河大桥采用了主要依靠曲线预应力抵抗主拉应力和竖向预应力作为安全储备的配索方式,大桥从修建到竣工两年内没有出现斜裂缝,实测和分析表明其有效预应力可靠性高,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武汉到咸宁的城际铁路中采用了大量的小曲线半径连续梁桥,最小半径达320 m,为目前我国曲线半径最小的铁路连续梁桥。本文采用ASCB和BSAS建立平面模型以及采用Midas2006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跨径组合为(24.65+24.6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分别进行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分析,计算恒载、活载、预应力、收缩徐变、体系温度、局部温差、支座不均匀沉降等荷载,得出支反力及内力、应力、强度、变形等,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由于"弯-扭"耦合作用、剪力滞效应及畸变挠曲效应、预应力损失等,使得曲线梁腹板内侧和外侧受力不同、支座的内侧和外侧受力也不同,因此不能单一采用以直代曲或者平面代替空间的计算结果,尤其是当曲线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多种计算手段相互校核。并且通过采用箱形截面设计、加横隔板、降低曲线上车辆通过速度等可降低曲线效应对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根据曲线梁的力学微分方程,说明了曲线梁的弯扭耦合特征。针对列车通过曲线梁的特殊情况,研究了可以同时反映竖向、横向、弯扭耦合动力学特性的车辆模型。此外本文还给出了车-桥耦合振动中的位移、力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曲线斜交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曲线桥梁由于具有独特的弯扭耦合力学特性,使得结构受力相当复杂.本文以北京南站凉水河刚构连续梁中桥为工程背景,探讨曲线斜交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研究结论:弯扭耦合和刚壁墩斜交使得曲线斜交刚构连续梁桥的变形、纵向弯矩值比同样跨径的直线梁桥要大,且外边缘的挠度大于内边缘的挠度,曲线梁桥的支反力与同等跨度直线梁桥相比,有曲线外侧变大、内侧变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时配筋钢丝网混凝土T形梁的抗弯承栽力试验,研究钢丝网混凝土T形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并对影响钢丝网混凝土受弯构件抗弯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及研究表明,钢丝网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裂性能和抗弯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预弯复合梁属钢—混凝土结构,先将钢梁预弯,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具备一定强度后,通过卸去预弯力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文章结合长大线一跨度16.98 m的预弯复合梁的施工,介绍钢梁预弯台座、钢梁制造、钢梁预弯、一期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预压等预弯复合梁的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新建连镇铁路重点工程淮扬联络线左线特大桥(68+128+68)m连续梁为例,对曲线半径为700 m的单线大跨度有砟轨道转体连续弯梁的适用背景、结构形式、防护措施、转台工艺、受力特点并结合转体施工方法进行详细设计与研究,通过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对设计结果进行论证。结果表明: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转体结构尺寸设计合理;可通过在桥墩横桥向设置预偏心的方式有效解决小半径连续弯梁曲线梁面外不平衡问题;结合转体施工时梁体弯、剪、扭最大受力状态的力学分析,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应对措施,可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