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石灰土强度形成受气候等条件影响,特别在南方多雨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土含水量大,石灰土施工中合理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该文结合上海市中环线浦东段道路工程中石灰土的施工,在对上海地区气候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石灰土施工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养护阶段等环节的控制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可为南方地区石灰土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陕北地区分布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质,灰土垫层及石灰土改良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灰土垫层具有不透水性及抗冻性,强度较高,石灰土改良可有效降低土方含水量,缩短每层土方填筑的施工周期,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因此施工时灰剂量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吴定高速13标试验段研究,以期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法、机械组合及各种试验数据,用以指导该标段全部8%灰土层填筑施工。  相似文献   

3.
前言 1976年交通部部颁《石灰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说明中指出:石灰剂量是否能达到和符合设计要求,是石灰土成败的关键。因此,为了确保石灰土的工程质量,必须在石灰土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而对于石灰剂量和灰土拌和均匀程度的检验工作,最好能在灰土拌和之后辗压之前进行,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石灰土组成材料进行分析,阐述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控制、监理质量控制、养护质量控制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上海近海地区路基持力条件较差,一般采用石灰土加固,由于冬季施工石灰土强度增长较慢,但工程又存在冬季进行石灰土施工的必要,因此对增加石灰掺量、增加石灰土加固厚度、部分掺加水泥等三种加强方案进行对比,得出在合理的养护期内适合冬季石灰土施工的加强方案。  相似文献   

6.
杨兵 《交通科技》2011,(Z2):60-62
近年来,随着我省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石灰稳定土结构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就如何控制石灰土施工质量,从形成石灰土强度的内因和外因条件论述对石灰土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7.
路鑫  韩特  丁博  朱盟 《路基工程》2017,(3):157-160
以陕西省某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为依托,对路基黄土填料掺加石灰进行改良,并开展室内常规土工试验,研究了改良黄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①石灰土比黄土的最佳含水量大;②石灰土CBR值较黄土的CBR值提高了14.9倍;③石灰土浸水后的CBR值较浸水前的CBR值有所提高;④石灰土的膨胀量明显减小,水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大片地区缺乏砂石材料,因此利用石灰土作为路面承重层,用渣油表面处治,经二年来实践证明效果良好,已在生产中推广。现将几个问题简述如下: 一、在石灰土路面上进行渣油表面处治,必须保证石灰土拌和均匀;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最大密实度;石灰要求完全消解,若有小灰块则在路面铺筑后会产生小块鼓包,影响路面平整度。  相似文献   

9.
测定石灰土中的石灰剂量,常用的方法是《公路路面石灰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附录四中的钙电极法和 EDT A 滴定法。钙电极法适用于新拌和的石灰土,而 EDY A 滴定法则适用于龄期10天左右的石灰土。如果说我们要测定龄期较长的石灰土中石灰剂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石灰土施工时混合料配比的不均匀性对其最大干密度的影响,回归分析了混合料配比与其松容重和最大干密度的线性关系,建立松容重-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控制方法,从而保证了基层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潭衡(湘潭—衡阳)西线高速公路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级配、原材料含水量、混合料级配及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的波动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赵文坤  冯浩  朱宇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153-157,172,M0017
针对粤西地区夏季高温多雨、蒸发量大及降雨以短时间小范围暴雨为主的气候特点,对水稳施工质量通病成因进行分析。从原材料控制、混合料级配控制、水泥剂量及含水量控制、混合料离析控制、混合料施工雨水防控、层间清理及水泥浆洒布质量控制、水稳养生控制和开放交通控制等多方面阐述了水稳质量通病防治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石灰材料及养护条件对石灰土早期强度的影响情况,分别从石灰的品质、石灰掺量和不同养护条件三方面研究方案的设计、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和分析了上述各影响因素对石灰土早期强度的影响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改性膨胀土路基填筑施工压实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加石灰的改性膨胀土强度、压缩性及胀缩特征,通过现场取样试验了高含水量民政部下改性膨胀土机械压实后的强度、压缩性、胀缩性变化,通过与一般粘性土路堤的相关指标对比,指出了用重型击试验最佳含水量作为掺石灰土压实度控制是不合理的,提出了能满足路堤技术要求,切实可行的经济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衡水地区于1964年修筑了约60公里的渣油表面处治,底层都是新作的石灰土。通过一年的施工实践,初步掌握了石灰土和渣油表面处治的一些特性,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接受了许多教训。现在把我们的一点体会概述如下: (一)石灰土底层所用土的塑性指数,按规定不小于8,但衡水地区粘土不是到处都有,不一定都能达到8,有一段粉土塑指只6.1。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是远运粘土,使塑性指数达到8;一是就地取土,严格操作管理,设法保住工程质量。我们采用了后一种办法。但由于缺乏经验,一段石灰土断续发现松散破坏。我们认真总结了这次失败的教训:灰土松散主要是碾压时含水量不足所致。如有的段碾压时含水量  相似文献   

16.
罗玲 《路基工程》2004,(6):57-59
结合施工实际从原材料控制、灰剂量和级配、含水量、摊铺、碾压、养生等方面的因素 ,对解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平整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场和室内试验表明,石灰与土拌合不均和基床排水不良是成都东站峰前场基庥 翻浆冒泥的主要原因,考虑到石灰土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和困难仅用石灰膨胀土基床难以根治翻浆冒泥病害,在石灰土基床之上铺设塑料排水板或土工布则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石灰稳定土作为道路基层材料,已为大多数道路工程部门所接受,成为我国道路的主要基层结构之一。在广东,从1974年开始试验及推广石灰土基层,但至今未为施工、养护部门所普遍采用,除了少数地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土料的选择上较严格、施工质量管理上较认真,而铺筑了一些质量较好的石灰土基层、并在继续铺筑外,在全省范围内,纯石灰土基层基本上处于发展困难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9.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温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压实和施工质量控制等环节,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研究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应严格控制集料的含水量和粉尘含量;为适应不同类型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需要,应对中国广泛使用的间歇式拌和站进行相应的设备改进;压实过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对石灰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病害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认真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对提高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