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满足舰船导航雷达回波信号的信噪比,提升雷达回波信号采集的深度与广度,提出FPGA的舰船导航雷达回波信号采集设计。采用FPGA采集控制硬件,设计FPGA计算控制的雷达回波信号采集平台。通过在平台系统内引入FPGA雷达回波信号采集逻辑,完成对信号采集深度与广度的量化计算。最后,通过仿真测试的方式设计一组实验,对提出的FPGA的舰船导航雷达回波信号采集设计进行可行性验证,证明设计的雷达回波信号采集灵敏度高、范围广、距离远、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上舰船航向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对非线性回波特征分析在舰船航行控制上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对舰船航行进行数学建模分析,再对航向控制进行建模,并对雷达回波的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捕获到的雷达回波信号相位,得到相位误差信息,进而实现运动补偿,保持舰船航向。最后,以1艘大型舰船为例进行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舰船目标雷达回波系统能够实现目标雷达回波的发送与接收,但回波频率多次折射发生回波衍射导致接收信号紊乱,为此设计舰船目标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优化雷达信号实时模拟器系统,完成多模块点对点接收;描述雷达串行多波束发射信号,实现雷达回波精准定位;针对运动扩展目标进行雷达回波频谱调制,通过目标特性分析,实现目标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设计。实验数据表明,设计的雷达回波实时模拟系统比传统回波模拟系统的回波接受率高25%,说明设计的回波实时模拟系统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 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 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 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船雷达信号目标的识别方式简单、识别度低的情况,文中提出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回波自动识别系统。因为雷达信号目标特征信息点分散且繁杂,在语义Web网下取得雷达信号目标图像的数据特征,运用改进FastICA算法提取特征数据后,通过智能雷达回波视频图像识别系统,对舰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实验证明,基于Web语义的舰船雷达目标识别系统,能使大量信息被系统充分利用,达到精确识别舰船雷达图像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美国海军舰船EMC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具体讨论了美国海军目前采用的舰船电磁工程仿真技术的研制背景、基本组成及其对美国海军装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近几十年来美国海军舰船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讨论了美国海军目前采用的舰船电磁工程仿真技术的研制背景、基本组成及其对美国海军装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双极化处理,是末制导雷达提高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论文论述了雷达信号极化检测原理,通过舰船目标与典型干扰的极化特征差异对比,结合试验数据仿真结果分析发现,舰船目标的去极化特性较弱,采用双极化处理手段,对末制导雷达跟踪过程中的目标识别与干扰信号剔除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9.
扼要概述了近年国际上,特别是美国海军提出的平行工程在舰船设计研制中的发展及其对未来现代化舰船建造和研制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舰船生命力是现代舰船最重要的战技性能指标之一。美海军将舰船生命力和《美国海军舰船通用规范》、作战使用可靠性同列为未来新舰研制的首要的三项基本条件。近年美海军中大舰船生命力政策要求,促进自上而下生命力标准化管理、深化舰船生命力要求量化研究,平衡处理生命力诸要素,大大推动了现代舰船生命力研究的局长 。  相似文献   

11.
舰船RCS是海上雷达系统探测回波强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会呈现不规律的随机起伏。论文主要研究了粗糙海面的起伏特性、不同频率、不同极化方式以及不同入射方向的雷达入射电磁波对舰船RCS特性测量的影响,给出了粗糙海面的统计模型,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舰船的RCS进行了计算仿真,研究结果为海面雷达的侦测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箔条干扰效果专家评定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对末制导雷达接收的视频信号和低频信号进行提取的方法,为了获得箔条回波和舰船回波信号各自的特征,对信号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几种信号处理的方法,为识别箔条和舰船回波信号提供非常有用的经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海上船舶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船舶雷达已经广泛应用于对周围海域的探测识别。传统高精度雷达成本高、操作难度大,因此本文指出可以使用回波信号模拟分析方法对周围环境建立模型。本文通过对回波信号功率及相干性的分析,指出使用网格单元映射解析回波信号的方法,通过瑞利分布和高斯噪声分布进行模拟仿真,提高了舰船雷达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国外海军舰船水密门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5,(12):175-179
水密门是维持舰船水密性的重要船体属具之一,一直以来倍受各国海军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国海军舰船水密门的升级换代。本文对国外海军舰船水密门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以标准压力作动门为例,详细介绍了美国海军新型舰船水密门的研制、质量认证试验等情况,最后对舰船水密门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美国海军舰船通用规范的形成背景、构成分类、重要性、适用性、在舰船研制与采办活动中的作用、在舰船标准化体系中的地位、重要的技术与工程管理内涵等问题,阐述笔者的认识。最后略述中、美两国制订舰船通用规范的条件比较和制订我国舰船通用规范的一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舰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必须提出合理的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指标体系构建是舰船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美国海军颁布了一系列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进行舰船电磁兼容性控制。采用提出的基于需求分析的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建立需求转化模型,在分析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发展的基础上,构建舰船电磁兼容性指标体系构架和指标要素,为实施舰船电磁兼容性控制和保障战斗效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CIC与计算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时期,各战舰都装备了雷达。装备了雷达后,为要综合掌握雷达及各种传感器(探测仪器)传来的大量目标数据,把它们集中在一个地方并将整个状况制成图形,使船长和指挥员正常地判断态势,于是在美国海军舰船上出现了CIC(战斗情报中心)。英国海军舰船上装的同样系统被称为作战室。 这种舱室,从某种意义上说,CIC具有数据(从舰船耳目——传感器传来的数据)综合的功能。起到了大脑功能的作用,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飞机和潜艇性能的提高、导弹的  相似文献   

18.
舰队的维修和保养是长期困扰海军的问题。近年来,减少舰队资源消耗和资产,使舰船维修和保养成为更具困扰性的难题。针对这些压力,海军正在寻找新的方法,以降低整个维修成本。一种方法是在舰船运行时,给舰船装置电阻丝式应变计,为评估船体结构安全提供数据。至今,有限的几艘舰船已运用这种方法,修正用于预测舰船在预期的使用期取内累积损伤的计算模型。目前,美国海军基于光导纤维技术研制了新的舰船结构安全监测系统。这一新的舰船结构安全监测系统应用于美国海军舰船上,可通过预测舰船所需的维修时间表来改进的维修方案,从而消除高成本的周期性的舰船维修时间表。利用新系统提供的舰船结构现状的实时数据,也可提高舰船使用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叙述了这一新系统的操纵性能和应用于大型海军结构物上的最新试验结果,包括美国海军两栖登陆舰LPD17的螺旋桨。  相似文献   

19.
由于舰船特殊的服役环境,舰船复合材料在水中环境下的无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美国海军在水中环境和非水中环境下的舰船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评价,并归纳了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介绍了美国海军为舰船复合材料检测开发的"结构损伤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20.
由于舰船特殊的服役环境,舰船复合材料在水中环境下的无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美国海军在水中环境和非水中环境下的舰船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了评价,并归纳了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最后,介绍了美国海军为舰船复合材料检测开发的“结构损伤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