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边坡支护方式,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加固边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某边坡治理工程为依托,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桩位置、桩长、桩截面尺寸、锚固段长度、预应力大小等参数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加固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状况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边坡治理工程应采用的最佳加固方案。结果表明加固后在暴雨工况下,边坡处于稳定状态,设计优化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2.
刚性抗滑桩锚固深度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刚性抗滑桩的侧压应力应小于桩周土极限抗压强度这一基本原则,对刚性抗滑桩的锚固深度进行了分析,在利用力学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经过适当有理的简化得出了锚固深度的简化公式。实际工程算例表明,这一简化公式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抗滑桩(包括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目前滑坡治理及高边坡防护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桩体锚固段,桩前后滑床与桩相互作用力的分布是抗滑桩设计的基础.因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基于winker弹性地基梁理论得到计算公式,并根据滑床和桩的力学性质对计算参数进行调整。本文通过编制二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并在锚固段引入滑床与桩体的接触单元以反映二者问的相互作用,对不同工况和参数下的的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桩体在锚固段的受力情况,本文对传统设计方法的补充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向兵  白波 《交通标准化》2009,(13):135-138
根据对锚杆拉拔试验的结果分析,提出非全长粘结型锚索锚固段剪应力沿长度的分布的二次抛物线模式,并提出锚索锚固段长度计算方法,经工程实例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锚杆拉拔试验的结果分析,提出非全长粘结型锚索锚固段剪应力沿长度的分布的二次抛物线模式,并提出错索锚固段长度计算方法,经工程实例证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其高速公路强风化花岗岩对边坡在不同开挖及工况下的变形及应力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明确了潜在滑面位置,对边坡开挖后岩土体的卸荷深度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只需在抗滑桩悬臂段施作预应力锚索便可以稳定整个坡体,无需进行较大工程变更(路基改为桥梁),可为工程建设节省大量的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确定边坡微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加固方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确定施工参数。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微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桩间距合理选择范围为2D~6D,排间距合理选择范围为2D~6D,锚固长度合理选择范围为2/5~1/2桩长。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接近,说明项目微型钢筋混凝土抗滑桩加固方案所选施工参数合理,可用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分段长度对转体法施工连续梁桥受力的影响,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转体段施工过程,针对不同分段方案施工的转体段受力变化规律展开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桥梁应力与转体法施工分段长度没有直接关系;分段施工对转体段墩顶中心处的累计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影响较小,对悬臂端的影响较大;分段越多,悬臂端的累计水平位移越小,悬臂端与墩顶中心的水平位移差值越小;分段越多,转体段悬臂端下挠位移越大,在实际工程中转体段施工应根据分段浇注数量合理设置预拱度,以防止转体段悬臂端出现较大下挠。  相似文献   

9.
抗滑桩(包括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是目前滑坡治理及高边坡防护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护措施。在桩体锚固段,桩前后滑床与桩相互作用力的分布是抗滑桩设计的基础,因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目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方法大多是基于  相似文献   

10.
从横观各向同性理论出发,数值模拟岩体各向异性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的影响,探讨了岩层的方向性、抗滑桩长度和预应力锚索安装角的变化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可回收锚索锚固段应力分布及锚固长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深圳地铁3号线停车场基坑工程为背景,根据可回收锚索锚固段受力状态,讨论锚索的锚固段黏结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可回收锚索的黏结应力沿锚固段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呈指数曲线形式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锚固段黏结应力实际分布状态进行锚固段长度设计的方法,并应用到锚索支护参数设计中.工程实践表明,所提出的锚索锚固段长度设计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编制有限元程序对滑坡防治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进行分析,表明:①锚固段桩前滑床抗力主要集中在靠近滑动面部分;②在锚固段随锚索预应力和滑床刚度的大小改变可能出现反弯矩.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三高速公路K236+756~K236+866段路堤位移的原因和位移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确定用抗滑桩支护治理本位移段,采用抗滑桩治理滑坡是一种常见工程措施,与其他的滑坡位移防治措施相比,抗滑桩支护技术在治理尚在活动的滑坡体方面,具有其他处理措施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介绍了抗滑桩施工质量控制及工后沉降监测评估。经过一年多的观测,抗滑桩支护治理技术在综合整治路堤存在的病害隐患有显著成效,可在高速公路路堤位移整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汪永强 《北方交通》2020,(10):11-14
以变截面悬臂箱梁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宽跨比、宽高比和承托长度对变截面悬臂箱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宽跨比和宽高比对悬臂箱梁顶板剪力滞效应影响显著,随着宽跨比和宽高比的增加,悬臂箱梁锚固端截面顶板的剪力滞系数增加;悬臂箱梁结构设置承托,能够削弱箱梁顶板的剪力滞效应,且随着承托长度的增大,箱梁顶板的剪力滞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顺昌互通右侧路堑由于受连续持续强降雨影响,坡面及坡顶出现多道裂缝、部分裂缝贯通、局部坍塌和路基隆起等工程病害,为了保证该处边坡稳定,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坡脚反压+抗滑桩支挡+锚固工程原位加固为主的处理方案对该边坡进行抢险加固治理并取得了成功,为以后的类似治理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公路滑坡治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路滑坡治理中采用长预应力锚索加抗滑桩的综合加固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施工简单、治理效果突出以及造价低。主要以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路基滑坡治理工程为例,阐述了预应力锚索及抗滑桩在大型滑坡治理中的联合运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个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整治公路深层滑坡灾害这一新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整治效果.将锚索的一端锚固于稳定基岩内,另一端与抗滑桩顶相连,然后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将抗滑桩由一端嵌固、另一端自由的“悬臂式”受力状态改变成一端嵌固、另一端支承的“简支”受力状态,从而达到整治滑坡灾害的目的.近年来,作者采用这种方法整治了30余个滑坡灾害工程,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般可节省灾害整治费用20%~40%.  相似文献   

18.
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整治公路深层滑坡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几个工程实例,介绍了采用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整治公路深层滑坡灾害这一新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整治效果.将锚索的一端锚固于稳定基岩内,另一端与抗滑桩顶相连,然后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将抗滑桩由一端嵌固、另一端自由的“悬臂式”受力状态改变成一端嵌固、另一端支承的“简支”受力状态,从而达到整治滑坡灾害的目的.近年来,作者采用这种方法整治了30余个滑坡灾害工程,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一般可节省灾害整治费用20%~40%.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内外已有抗滑结构研究现状基础上,针对目前滑坡治理主要抗滑桩结构——普通抗滑桩和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结构型式,分析了抗滑桩室内外试验、内力计算方法、桩间距的确定方法、桩位布置及锚固深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围桩-土耦合式抗滑桩和新型拱弦式耦合抗滑结构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出滑坡防治效果后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强调在桩-土耦合发挥土自身强度的前提下,开展滑坡防治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高速铁路路基蠕滑治理要求提出了"零位移"控制的新型抗滑结构,为新型抗滑桩结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锚索地梁板加固既有挡墙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预应力锚索地梁板加固铁路路肩挡土墙的工程设计问题的分析,提出按弹塑性理论计算锚固段长度的计算式,其中锚固段粘结剪应力按非均匀分布处理。分析了锚固工程度整体和内部稳定性,提出按拟梁法计算内力,并根据内力设计地梁扳。上述方法已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应有,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