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现行SBS改性沥青路面相关技术指标偏低和造价成本高等缺点,采用胶粉与SBS改性剂按不同比例复掺制得复合改性沥青,结合沥青的三大指标、175℃运动黏度以及储存稳定性等指标确定了胶粉与SBS的掺量。并进行了SMA-13型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试验、低温抗裂试验、水稳定性试验等对比分析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与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量为20%胶粉+2.5%SBS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是SBS改性沥青的1.24倍和1.34倍。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SBS改性沥青温拌再生质量,通过制备再生剂、温拌剂,研究再生剂、温拌剂掺量对温拌再生SBS改性沥青的基本技术指标、旋转黏度和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官能团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老化的SBS改性剂的相关性能,使老化的SBS改性剂得以再生,且环氧官能团的最佳掺量为8%;随着环氧官能团掺量的增加,SBS改性沥青旋转黏度均逐步增加,老化的SBS改性剂的黏性逐步恢复、流动性能提升;制备温拌剂B,使其掺量由 0 增至10%后,SBS改性沥青临界温度降低率达到7.6%,整体降幅较小。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道路沥青的路用性能,选择橡胶粉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处理,制备橡胶粉改性沥青。研究了不同掺量条件下,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弹性恢复、布氏粘度,进而评价其高温性能;同时分别对AC—13型和SMA—13型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研究表明,适量橡胶粉可以改善基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佳掺量为15%,且SMA—13型混合料比AC—13型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透水沥青路面的大空隙率需要使用高粘沥青问题,采用HVA改性剂和橡胶粉作为复合改性剂,制备出高粘复合改性沥青,对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60℃粘度以及老化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剂对沥青的三大指标以及粘度改善明显,抗老化性能优于SBS改性沥青,并确定出复合改性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8%HVA和12%橡胶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橡胶沥青的工程使用性能,基于国产天然橡胶——杜仲胶的双键结构可被硫化的特性,采用高温混炼工艺按照不同的杜仲胶掺量对橡胶粉进行改性,以沥青旋转黏度试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PG分级试验和荧光显微镜观测为技术手段研究了杜仲胶掺量对橡胶粉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温混炼工艺能够有效促进杜仲胶对橡胶粉的改性进程,同时也能使橡胶粉适度地脱硫与降解;杜仲胶掺量的变化会影响其对橡胶粉的改性效果,当杜仲胶掺量为橡胶粉质量的10%时,杜仲胶能够发挥最佳的改性作用;复合改性沥青具有低黏度特性,其储存稳定性显著优于普通橡胶沥青,并且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橡胶粉和SBS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指标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的橡胶粉掺量和SBS改性剂掺量下CR/SBSCMA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以及采用PG分级的方法研究不同改性剂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从而为季冻地区的沥青路面沥青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对比研究采用橡胶粉制备性能更优的高黏改性沥青。结果表明:采用高目数橡胶粉复配适量的SBS、烯烃聚合物以及石油树脂可以制备满足规范要求的高黏改性沥青,掺配比例为12%的80目橡胶粉、6%SBS、2%Sasolbit蜡、2%萜烯树脂。为降低成本,进一步研究了采用活化橡胶粉制备高黏改性沥青;试验得出采用25%脱硫胶粉(活化程度50%左右)、6%SBS、2%Sasolbit蜡、2%萜烯树脂的添加比例,制备得到的高黏改性沥青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可较大程度降低材料成本。  相似文献   

8.
为了综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克服橡胶粉对沥青高温性能改性的不足,在橡胶粉改性沥青的基础上复配碳纤,通过延度试验、软化点试验、针入度试验以及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分析碳纤维和橡胶粉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通过三大指标确定碳纤维与掺量10%橡胶粉复配其改性效果性价比最好,且复合沥青具备较好的低温延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表明碳纤维与橡胶粉复配能有效改善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且碳纤维掺量为0.5%时对复合沥青高温性能提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针入度、布氏旋转粘度、弹性恢复等试验研究了温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然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2种掺配工艺下橡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情况和溶胀进程,以及掺加温拌剂前后橡胶粉分布情况和溶胀程度,并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了温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温拌剂最佳掺量宜为3%,橡胶粉优选掺量宜为18%和20%2种,先加橡胶粉后加温拌剂的改性沥青制备工艺效果最佳;温拌剂的加入,改善了橡胶粉在基质沥青中的反应条件,使橡胶粉在基质沥青中分布更加均匀,溶胀进程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CR/SBS复合改性沥青在高温存储过程中性能的衰减及其微观作用机理,在2%SBS改性沥青的基础上分别掺加0%、10%、15%、20%和25%废旧胶粉,制备了CR/SBS复合改性沥青,采用TFOT对其存储过程中产生的热氧老化进行模拟。通过对比老化前、后性能指标的变化,评价CR/SBS复合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废旧胶粉的加入改善了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衰减程度,且废旧胶粉掺量为20%时,复合改性沥青老化前、后性能衰减程度最小。当胶粉掺量升至25%时,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略微下降,这是因为胶粉掺量过多导致胶粉溶胀不完全,沥青中部分胶粉以胶团的形式呈现。红外光谱试验发现,胶粉的加入并未使SBS改性沥青产生新的官能团,证明胶粉并未与SBS改性沥青发生化学反应;老化后羰基(C=O)、亚砜基(S=O)含量增大,表明CR/SBS复合改性沥青老化指数均小于SBS改性沥青。体式显微表征发现,废旧胶粉的加入在SBS改性沥青体系中起到了填充作用,形成改性剂与沥青的双连续相,构建了紧密的网络空间结构,减缓了SBS在高温下的热解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