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正交试验的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显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结合一个高速公路边坡的工程实例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了考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和φ、地震烈度Q、重度γ四种变化因素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且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了一般黄土边坡的一些初步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参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目前,边坡稳定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寻找最危险滑动面。最危险滑动面并不代表是有最大滑坡推力的滑动面。而在对边坡进行处治时,滑坡推力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为了得到所有潜在滑动面中最大的滑坡推力,该文提出了最大滑坡推力滑动面的概念。以圆弧滑动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式搜索法进行最危险滑动面的搜索,并采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通过对所有潜在滑动面对应的剩余下滑力的比较,找出最大滑坡推力滑动面。算例结果表明:最大滑坡推力滑动面是存在的,其比最危险滑动面有更大的剩余下滑力,同时还有更大的滑动范围。因此,最大滑坡推力滑动面在边坡处治设计时是有必要考虑和重视的。  相似文献   

3.
碎石土高边坡是路基工程中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对于需要加固的不稳定路堑高边坡,潜在不稳定面的确定是最重要也是首要的问题,提出采用GEO slope/w搜索潜在不稳定面并对不稳定面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不稳定面作为边坡加固的潜在不稳定面,按照不平衡推力法计算边坡的设计下滑力的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岩质工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并以在建的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工程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边坡勘测所得的大量结构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其稳定性给予了初步定性的判断。同时还介绍了反分析、试验和经验法等几种获取岩质边坡力学参数c、φ值的方法。结合初步分析结果和已确定的力学参数,再利用不平衡推力传递法定量地计算分析该边坡的稳定性,最后将其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比对,尝试提出一种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某无推力提篮式人行拱桥为工程实例,分析无推力提篮式拱桥的主要设计特点.并建立该提篮拱桥的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边横梁的应力、结构自振特性及结构整体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推力提篮式拱桥整体刚度大,整体稳定性好,基础工程造价低,边横梁受应力影响截面尺寸应适当加大,有限元建模时结构自重系数应适当放大.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1)
采用剩余推力法与BP神经网络,以贵州省毕节地区宋阴公路K5+170~K5+220段玄武岩残坡积土边坡作为工程研究对象,对该边坡稳定性展开了计算和预测。选取现场实测剖面作为计算剖面,设置4个计算工况,由剩余推力法得到边坡天然状态(工况1)稳定性系数为1.085 1,当边坡处于16m地下水位+暴雨(工况2)、16m→8m地下变化水位(工况3)和16m→8m地下变化水位+暴雨(工况4)时,边坡稳定性系数均小于1。边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显示,滑带土黏聚力敏感系数平均值为15.9%,内摩擦角为48.3%,地下水位为34.0%,表明滑带土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影响最大,其次是地下水位。选择同一路段其他玄武岩残坡积土滑坡作为训练样本,通过Matlab神经网络ANN工具箱分步骤设计了BP网络,选择加动量学习速率自适应traingdx函数作为训练函数,采用多次预测求均值的方法获取预测结果。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表明,边坡工况1的稳定性系数平均值为1.095~1.139,工况3为0.988~1.021,考虑到暴雨对边坡坡稳定性的影响,工况4时边坡可能发生滑动破坏。神经网络各次预测结果之间误差较大,最大达到45.87%,但求均值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剩余推力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大大降低,仅为0.4%~5.2%。将BP网络的输入参数减少为5个后,预测精度反而较高,表明黏聚力、内摩擦角、坡高、坡角、湿重度等因素对边坡稳定性有着实质性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权重则较低。  相似文献   

7.
以某重型工程车为基础,通过建立平衡悬挂受力分析模型,计算出推力杆在各极限工况下受力值的大小。结合常见推力杆实际使用故障,通过CAE辅助分析手段对推力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了扭转、拉伸、弯曲和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推力杆完全满足重型工程车在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把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剩余推力法与可靠度分析的统计矩法相结合,建立了滑坡推力的概率分布模型,确定了滑坡推力与允许失效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一边坡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文中计算方法与传统定值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传统滑坡推力计算,通常应用不平衡推力法进行抗滑桩设计.但对于多排抗滑桩治理工程的设计,常规方法无法准确计算每排桩上的推力大小以及分布形式,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滑坡推力遵循桩-土相互作用原则,可以得到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分布形式.以十堰一天水高速某多级剪出口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破碎岩石老滑坡的成因与滑动机制进行分析,明确促使滑坡复活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Plaxi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边坡开挖过程、降雨过程与强度折减过程3种不同工况下抗滑桩桩后推力与桩前抗力的分布情况,进而得到每排抗滑桩的滑坡推力分担比.该方法避免了传统方法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为多排抗滑桩设计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总结了钢板弹簧悬挂推力杆设计经验,在推力杆受力分析过程中,笔者推导出任意工况下推力杆的受力公式。该公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文献无法解释的上推力杆受力大于下推力杆受力的疑问,以及"推力杆实测载荷谱最大值与理论分析有一定出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对推力杆强度、稳定性进行校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林枢 《路基工程》2022,(5):9-13
锚杆(索)是公路边坡加固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方法之一,简化Bishop法也是现行规范推荐的一种计算方法,但锚固力在简化Bishop法计算中如何计入,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规定。为得到统一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得到改进的简化Bishop法计算公式,公式中引入了法向力作用系数与切向力作用系数。法向力作用系数不是一个折减系数,建议由公式直接计取;切向力作用系数区分了普通锚杆与预应力锚杆之间计算的差异性,并考虑了预应力锚索锁定值与损失值的情况。结合某一具体公路工程实例,采用不同公式及不同参数取值对同一滑面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比较表明:推导得到的公式能更科学准确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混凝土斜拉桥前支点挂篮三种止推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选用不同的止推形式对主梁局部受力影响较大。对于止推力较大的情况,采用锚固在横梁、底板和腹板角点处的连接拉杆止推方式较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顺层岩质边坡加固机理及稳定性问题,基于离散元方法,利用FLAC 3D软件建立二维模型,对岩体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得出抗滑桩加固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岩层倾角、坡角、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显著,边坡安全系数对坡角和内摩擦角的改变更为敏感;内摩擦角以及黏聚力的增大会导致边坡抗剪强度增大,使抗滑力大于下滑力,进而使顺层岩质边坡安全系数增大;通过研究抗滑桩的布设以及桩间距,发现桩间距为2D~3.5D时,桩位5号时为最优布设位。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或人工填土边坡常因裂隙的出现而导致其稳定性降低。裂隙的发育不仅与岩土体的材料性质相关,还取决于边坡的几何形态。为了研究边坡的坡顶倾角对裂隙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以坡顶存在一定倾角的裂隙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平面应变的对数螺旋旋转机构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考虑静力作用和地震力作用的影响,构建了在这2种作用力下裂隙边坡的速度相容运动场及相应的能量平衡方程。采用裂隙的深度和位置均未知、裂隙的深度已知而位置未知、裂隙的位置已知而深度未知这3种计算模式,通过序列二次规划程序计算了不同坡体参数(坡角β、坡顶倾角α、内摩擦角φ)、不同地震力(kh=0.1,0.2,0.3)作用下裂隙边坡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与坡顶水平相比,坡顶倾角越大,边坡的稳定性系数减小百分比越大;考虑坡顶倾角与否,稳定性系数相差高达15%,并且地震力越大,坡顶倾角对稳定性系数减小百分比的影响越明显;随着坡顶倾角增大,临界裂隙的深度会逐渐增大,其位置也会逐渐远离坡肩;裂隙在坡顶一定范围内时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才会降低,而坡顶倾角和地震力的影响会使得这一坡顶范围增大;在静力作用下,随着边坡坡角增大,稳定性系数减小百分比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后,通过OPTUMG2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可知,该研究对裂隙边坡坡顶倾角的考虑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不同失稳判据对某一边坡安全系数进行评判,并与简化的Bishop法和不平衡推力法对所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特征点位移突变和塑性区贯通作为判据计算的结果与简化的Bishop法和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建议采用特征点位移突变结合塑性区贯通作为边坡失稳的判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山区公路砌石高挡土墙变形破坏的产生机理并提出有效加固措施,结合浙江58省道重力式砌石挡土墙实例,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影响山区公路砌石高挡土墙的因素敏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按因素敏感度从大到小排列,影响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潜在滑动面岩土体的内摩擦角、潜在滑动体饱水面积比、墙高、潜在滑动面岩土体的粘聚力和墙后填土的重度;影响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的最主要因素为潜在滑动面岩土体的内摩擦角和潜在滑动体饱水面积比;在对砌石高挡土墙进行加固处理时,必须优先考虑在墙身设置足够排水孔和选择渗透性好的填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晏启祥  耿萍  何川 《隧道建设》2007,27(6):19-21
盾构设备配置是否合理是关系到工程建设成败、工程进度、工程投资的重要因素。在成都砂卵石地层中建设地铁,要求盾构设备能够实现砂卵石地层的长距离掘进、大漂石和卵石的破碎以及防止喷涌的发生。根据这些要求,阐述了某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的基本设备参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设备配置中的顶推力参数进行了示例性检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