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详细阐述了电话线传输监护(TIM)的基本实现技术,包括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方式,着重于数字式传输方式的实现方法,从工作机理上指出数字传输方式在传输生理信息方面有质量高、容量大等优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研制的一个便携式无线传输监护的实例给予进一步说明。该系统利用笔记本电脑通过移动电话传输心电数据,医院监护中心的台式计算机接收数据,显示心电波形,从而实现无线传输监护。  相似文献   

2.
针对列车通信网络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提出一种TCN基带信号承载高频载波信号的信道共享解决方案,采用OFDM技术与TCN总线共用同一物理介质,在基带传输低速率、高可靠控制指令的同时,叠加更高频域的多媒体数据信息,实现信道复用.利用Matlab建立了列车控制网络宽带OFDM模型,并用FPGA实现了收发机样机系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重离子治癌加速器的特点,在已有加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高速率的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将已有加速器的基带信号的直接传输模式改为DPSK调制解调光纤传输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了奇偶校验和非本原BCH(17,9)编码解码,提高了信号的可靠性.利用伪随机序列进行扰码,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巴克码帧同步机制,准确地找到了一帧数据的起始,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并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上进行实现,完成了100MHz载波,10MHz基带信号的双向实时数据传输的过程.通过该系统,保证了新重离子治癌加速器同步事例以及电源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的高速传输,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4.
OFDM技术性能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通信技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是铁路信号的发展方向.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它对高速列车控制信息传输中主要受到的由于多径传播引起的快衰落所产生的影响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OFDM技术的发展和基本原理,然后在计算机上用Matlab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将OFDM与传统的单载波调制方式——正交振幅调制(16-QAM)对抗多径干扰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二者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5.
无线自组网络通信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通信方式,无线自组网扩大传输距离是通过网络节点之间接力传输方式来实现.为了降低传输的冗余度,提高传输效率,数据在无线线自组网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对传输路径进行优化.论文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对传输路径进行优化,通过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改进的遗传算法在传输路径优化中有更高的效率.论文研究...  相似文献   

6.
无线移动信道OFDM数据传输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无线移动信道的特点和数据传输方式,阐述了正交频分多路(OFDM)在模拟无线移动信道中传输数据的工作原理,给出频率调制(FM)模拟信道和单边带(SSB)调制模拟信道OFDM数据传输系统的构成,并提出卫组低速OFDM/SSB数据传输系统的参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信号传输存在信号幅值衰减和较强电磁干扰的问题,基于2FSK调制解调方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速信号传输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系统主电路能量耦合线圈以及不影响主电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实现了高速信号传输.分析了不同结构下主电路信道的阻抗和频域响应特性,确定了调制解调方法及其实现方案,并搭建了系统实验平台,在2.5和1.7 MHz的载波频率下,有效实现了100 kHz脉冲信号的传输.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高速信号传输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CML公司的4电平FSK调制解调芯片FX919B在无线数传电台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VHF/UHF话音电台的改造来实现数据信号的无线传输.并采用同时在压控和振荡源两点进行调制的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利用模拟调制系统进行数字信号传输时存在着大量直流分量,无法调制低频信号到载频上的技术难题,为在现有模拟设备上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CML公司的4电平FSK调制解调芯片FX919B在无线数传电台中的应用,通过对现有VHF/UHF话音电台的改造来实现数据信号的无线传输.并采用同时在压控和振荡源两点进行调制的方法,解决了实际应用中利用模拟调制系统进行数字信号传输时存在着大量直流分量,无法调制低频信号到载频上的技术难题,为在现有模拟设备上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采用红外线脉冲光发射与接收装置检测运动员位置信息,并由无线信号发射、接收与转换电路将此信息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记录下相应的时间信息,进而计算并显示运动员通过各个测量路段速度的方法,设计了软硬件.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超宽带的概念及其技术的实现,重点研究了两种用于超宽带的脉冲波形,用matlab仿真波形图与功率谱密度图,并比较了两种脉冲作为UWB信息载体时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各自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Parks-McClellan算法的UWB脉冲设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UWB(ultra-wide band)脉冲波形的特点,提出了基于Parks-McClellan算法的UWB无线脉冲波形的优化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UWB无线脉冲波形的优化设计等效为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滤波器的优化设计问题.对单周脉冲采用TH(time hopping)和二进制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处理后得到的单频带和多频带模式UWB脉冲波形可充分满足FCC(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ttee)的频谱要求,相应的结果适用于单频带和多频带模式UWB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公路机电工程程控数字交换技术为研究核心,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多路复用、复接技术,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以及程控数字交换机基本构成等四个问题。研究表明,高速公路设置专用程控数字交换系统是获取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通信工具的物质保证;利用已建管道安装程控电话可节省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服务智能内河航运的作用机理,基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发展现状和通信环境特殊性,搭建了4G和5G临时无线通信网络,分别对以长江武汉段为例的典型内河通信场景开展了实际信道测量活动,以探寻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特性的影响因素;利用高精度无线信道测量仪采集了信道传输函数、信号接收强度、时延等信道参数;基于无线传播理论和抽头延迟线模型,提取了传输路径损耗、功率时延分布、时延扩展、多普勒扩展等典型无线信道特征;基于信道典型特征参数,预测了4G和5G无线传播信号在内河场景下的有效覆盖范围及信号传输速率,探究了内河航运无线通信的多径来源和时延分布。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内河航运无线通信中,桥梁、岸边建筑、过往大型船舶等均为无线传播信号多径效应的主要来源;桥梁可以造成最大18.0 dB的衍射损耗,岸边建筑和过往船舶遮挡会分别造成25.0、10.6 dB的能量衰减;4G无线通信的最大测量速率为95.32 Mb·s-1,而5G通信测量速率最高可达0.72 Gb·s-1;大型过往船舶还会造成均方根时延扩展增大约754.94 ns。可见,根据内河通信特殊环境构建合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专网,可以更好地为智能航运提供通信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5.
跨层设计是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在综合考虑MAC层调度、物理层功率控制、网络层路由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UWB技术超带宽、低信号功率的特点,以实现网络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了UWB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模型最优解进行网络配置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显著提高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以构建、求解优化模型的方式解决网络跨层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接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短距离低功率无线通信接入系统中蓝牙,UWB和Wi-Fi,并比较它们容量,网络拓扑,安全,QoS支持和功率消耗等.  相似文献   

17.
为协助医师分析药物疗效和全面监控病人的康复过程,设计了移动医疗监护系统.该系统以生理信号之一的心电信号为例,基于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监护终端的信号采集,使用高精度心电传感器通过ARM芯片控制心电信号采集,并利用GPRS网络和Internet网络将数据进行远程无线传输;在社区医院或远程监护中心,基于SOCKET套接字的网络应用程序,建立友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在监护中心以SQL数据库对患者库和心电信息库进行组织和管理.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心电传感器采样频率为200 Hz时,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精度达到了5 mV,能够将心电P、Q、R、S、T波形准确采样;使用ARM处理器可以高性能、低功耗、实时地对心电生理信号进行分析、报警;系统提供的心电波形回放和QRS波形检测等功能,可以扩展为相应的生理信号监护系统.   相似文献   

18.
部署在铁路路基监测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于节点能量和带宽等资源的限制,要求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满足低能耗、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本文提出面向智能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部署策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部署尽量多的节点,并根据数量类型、环境特征等因素将网络以簇为单位进行划分. 以簇为单位,采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将采集的地温数据按照精度分别乘以权重值再进行平均值处理,有利于降低数据冗余度,提高数据准确度和采集效率. 仿真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主研发的瞬变电磁雷达技术对铁路隧道衬砌质量进行检测,结合双极性叠加法与小波去噪法对采集信号作去噪处理,利用欠阻尼探测天线,得到隧道衬砌各部位缺陷特征;结合地质雷达(GPR)检测和现场钻孔数据,通过典型图像分析,对比瞬变电磁雷达在探测深度、图像分辨率方面与地质雷达的差异,总结其相对于普通衬砌检测雷达所具有的优势。综合分析表明,瞬变电磁雷达应用于衬砌检测具有如下特性:(1)探测深度较大,穿透性较强;(2)图像分辨率较高,电磁波反射具有体积效应,成像直观清晰;(3)操作更便捷,雷达主机与采集终端为无线数据传输且设备轻便,可单人操作,数据可现场处理,从而可快速实时查看隧道衬砌缺陷,并标定衬砌缺陷部位便于后续处理。  相似文献   

20.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超宽带天线(阵)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满足天线的不同设计要求,提高设计效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并与微遗传算法(MGA)结合,用于超宽带天线的优化设计.分析表明,用微遗传算法比遗传算法收敛快.以TEM喇叭天线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用FDTD分析了超宽带电磁脉冲经同轴线馈电在平行板传输线和超宽带天线中的传输过程,得到了天线的时域信息.由天线的时域信息计算天线的性能参数,再用归一化的性能参数构造适应度函数,最后用微遗传算法优化天线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