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从车-路耦合角度客观、直接地识别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开发了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建立了车辆模型、道路模型与车-路耦合模型,提出了事故多发路段识别方法,通过小附着系数路面动力学仿真试验和弯道制动动力学仿真试验进行验证。采用闭环控制方法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依据道路的特性,选择表征车辆行驶安全性的特征参数,通过特征参数曲线识别事故多发路段。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要考虑道路因素导致事故多发时,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与依据交警部门事故统计信息所识别出的事故多发路段一致,因此,此系统可行。  相似文献   

2.
驾驶员驾驶水平与追尾事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交通流仿真模型中的优化速度模型为基础,考虑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与操作失误率两方面因素,建立了一种追尾事故的微观仿真模型.随后针对由两台车辆组成的场景,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车速、车距及驾驶技能对追尾事故发生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依据车速保持合理距离是防止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手段,而反应延迟与操作失误率对事故发生都有影响,并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与影响形式,同时给出了对驾驶员驾驶水平要求的一些建议.本文结果对于人因交通事故机理研究及人因交通事故的预防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多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动力学仿真,对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建模并进行模拟碰撞,得出行人数学模型的伤害指标.在模拟可靠性得到保证的基础上,通过对汽车前部的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修改主要的设计参数,使汽车对行人保护的性能得到改进.通过模拟使用引擎盖升起机构后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得到的伤害指标与原始汽车模型对行人的伤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引擎盖升起机构对行人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异常事件下路网的可靠性,对于建立有效的交通应急预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异常事件下恢复可靠度的基本概念,并对恢复可靠度进行明确的界定.利用DYNASMART仿真技术分析了确定路网中事故持续时间、事故严重程度及平均饱和度对交通恢复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SMART仿真得到的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的交通恢复时间模型.提出运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计算恢复可靠度,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对以上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高速公路常发交通瓶颈上游路段运动波传播引发的追尾事故,在分析PARAMICS微观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可变限速控制仿真平台,在高速公路入口匝道交通瓶颈仿真路段,采用事故预测模型定量研究路段内冲击波传播过程中追尾事故的实时风险,提出了减少事故发生概率可变限速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减少事故风险效果最好的控制策略是将阈值设置为预测事故概率等于0.25,限速值变化周期为120 s,限速值降低幅度为20 km/h,恢复幅度为10 km/h,相邻路段限速值差为20 km/h.采用可变限速最优控制策略后,高速公路瓶颈上游路段追尾事故风险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座椅为基础,根据汽车乘客保护标准,通过MADYMO软件对不加安全带的假人以及加装安全带的假人进行了仿真伤害计算,得出了座椅增加两点式安全带能够一定程度减免在碰撞事故中乘客的伤残程度.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交通中,发生事故会造成车辆大面积拥堵.为解决该问题,采用基础设备层和控制层2层架构,实现事故信息传递、路侧单元选择和车辆分流,并利用SUMO和Mininet-WiFi联合仿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不同车流量和不同导向线长度情况下,收到事故信息的后方车辆分流率不小于90%.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汽车错位碰撞事故的仿真再现分析提供理论算法,在分析传统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应用局限性.利用经典力学原理,构建了汽车错位碰撞动力学模型与运动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案例为对象,分别利用上述模型与PC-Crash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将二者的再现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现得到的汽车转动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模型适用于小偏心错位碰撞的事故类型.  相似文献   

9.
对潜艇不同航速下和尾升降舵卡不同角度值的挽回操纵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各挽回措施对纵倾和深度的控制效果,通过比较,得出了各航速下必须使用高压气才能成功挽回的尾舵卡情况,绘制了舵卡挽回操纵高压气使用需求图供实际操艇时参考使用.根据仿真结果和实际操艇经验,提出了避免出现危险舵卡事故的安全航行操艇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汽车错位碰撞事故的仿真再现分析提供理论算法,在分析传统一维碰撞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应用局限性.利用经典力学原理,构建了汽车错位碰撞动力学模型与运动轨迹模型.以实际事故案例为对象,分别利用上述模型与PC-Crash软件进行案例分析.将二者的再现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与事故现场车辆残留痕迹进行了对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再现得到的汽车转动轨迹与现场痕迹一致,模型适用于小偏心错位碰撞的事故类型.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的模拟分析是一个复杂过程,要根据交通事故现场草图确定事故概况,根据两车的车损情况、道路状况、事故概况确定各种参数。通过建立模拟模型,采用事故模拟软件进行分析,反复进行模拟,直至两车行驶轨迹以及停定位置与事故现场草图基本吻合,得出车速鉴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根据路侧危险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急需开展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事故模拟再现分析,根据车辆驶入路侧后的事故形态,将路侧事故严重程度划分为 4个等级,对不同等级路侧事故的致因因素进行研究,给出驶入车速、边坡坡度与边坡高度阈值.构建了路侧事故风险评价的贝叶斯网,基于路侧事故致因因素阈值,针对单因素、双因素与三因素分别给出了不同等级路侧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路侧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贝叶斯网的计算结果显示发生 2次及以下翻车事故的概率为 0.929,与路侧事故模拟试验结果相符,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公路路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谢培甫 《交通标准化》2006,(11):124-127
根据采集得到的真实事故数据,采用车辆损伤分析、能量分析和仿真分析等分析方法,同时应用KS—DYNA和MADYMO软件对交通事故进行重建,有助于认识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了解事故损伤变形机理,从而进行事故责任认定和保险事故定损。  相似文献   

14.
��ͨ�¹�ǰ�յ�ɢ��������ģ���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现场遗留散落物对事故再现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干燥沥青路面进行不同车速下的汽车前照灯模拟碰撞试验,应用VC2000PC加速度计实时测量车辆运动参数,通过分析散落物碎片分布场的形态,选择性提取前照灯碎片分布场的特征参数,构建对应事故再现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梁艳  胡新民 《交通标准化》2011,(24):124-127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理论,论述BP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与原理,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用MATLAB语言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并给出了模拟与预测的结果。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成功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驾驶模拟在交通事故致因理论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交通事故致因理论中各种因素的层次和因果关系,对原有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间接因素加上两层直接因素的致因理论体系.驾驶模拟方法在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中所用甚少,因此,本文针对上述体系的各个直接因素,提出了利用驾驶模拟器进行致因研究的方法.以研究能见度与驾驶员应急反应行为能力关系的驾驶模拟实验为例,验证了利用驾驶模...  相似文献   

17.
山区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度对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路侧危险度对安全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做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路侧危险度和路侧事故率是偏弱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全部事故率、碰撞事故率是偏弱的正相关关系;在综合考虑接入口密度、道路线形、交通组成、路侧危险度等因素构建的综合事故预测模型中,路侧危险度只在碰撞事故预测模型中为正向影响系数,在其他模型中为非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路侧危险度对全部事故率的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先降低后持续上升,对碰撞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上升,对路侧事故率影响是按二次抛物线持续下降.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路侧危险度事故减少因子,并对路侧危险度对碰撞事故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的前兆交通特征,选用了美国I880 高速公路的一条路段的交 通流数据和事故数据,从减速波事故的产生机理出发,通过跟驰行为的安全条件,推导出减速波事故前兆特征因子的交通状态表达方法。分析发现,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是减速波事故的两个前兆特征因子,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越大,高速公路减速波事故发生的 概率越高。基于此,描述了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高速公路上下游速度差和上游交通密度的数学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减速波事故概率模型,应用所采集的数据拟合了提出的事故概率模型。结 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为0.673,说明减速波事故发生概率与其前兆因子存在正相关关系,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真实概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事故再现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鉴定或原因分析的重要方法,也是交通安全改善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技术,建立相应的系统是实现交通事故处理公正、客观、科学、快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为开发快速、方便的事故现场图绘制软件和更科学、实用的事故再现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