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毅洲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2):77-80
城市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的主要问题,文中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几点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日益突出的城市交通问题.从交通管制方面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对策,提倡采用公交车优先通行、出租车合乘及分散高峰期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为改变拥挤对策讨论庞杂无序、实效有限的状况,全面检索并总结了城市交通拥挤对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将其归纳为时间、对象和技术三维结构模型,阐释了这三个维度上的代表性对策。从问题根本性和现实特性出发,提出了设计和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基本理念、总体目标和约束条件,归纳了四项综合对策。对策的设计面向交通拥挤的根本性特征和现实性焦点,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实施交通拥挤对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涉及公交系统设计从满负荷公交向舒适公交转变、落实智能交通系统实效性的重点、以交通管理效能反向约束前导的规划建设环节等。 相似文献
5.
拥挤定价理论发展及对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拥挤定价作为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拥挤定价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分析了拥挤定价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给出了我国推行该政策的建议,拥挤定价的实践表明该政策在控制交通流方面效果显著,该政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取决于公众的态度,这将是我国大中城市推行该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微观经济学的概念与原理分析了道路交通的一般经济学特点。道路空间为准公用物品,用户出行对道路空间资源的利用具有出行决策个体化,出行成本非独立性和出行存在外部效果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基于博弈论的城市交通拥挤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亚磊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1):112-114,119
伴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进程,我国城市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活动效率降低和环境污染问题变的日益严峻起来.依据博弈论中的“公共地悲剧”模型,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产生的经济根源,并利用获得的博弈结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给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城市的交通状况,对交通拥挤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交通拥挤的概念入手,对城市交通拥挤的成因进行了系统整理,将其分为四类:车辆影响、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非机动车流,并详细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拥挤的两种类型--周期性拥挤和非周期性拥挤--各自产生的过程以及各成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考虑了国内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所不同交通流的状况,主要是行人流和非机动车流对于交通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有效的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人们在各方面生活环境逐步提高改善的同时,强烈期盼较彻底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城市交通拥挤的一般成因,并结合国外的发展经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能给城市规划决策部门和城市交通部门实施“畅通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与。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经济学需求理论, 将出租车收入分为起步费、里程费与候时费。以出租车运力为约束条件, 考虑了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出租车收入影响因素, 分析了候时费对出租车需求与收入的影响程度, 构建了交通拥堵环境下出租车候时费优化模型。根据北京市出租车市场的实际状况, 以原有方案、调整方案与提出的方案3种方案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当出租车起步费分别为12、14、12元, 单位里程费分别为2.0、2.3、2.0元·km-1, 候时费分别为24.0、55.2、55.2元·h-1时, 出租车收入分别为669.9、504.9、675.9元; 在调整方案下, 出租车需求下降46.1%, 出租车收入下降25%;在提出的方案下, 出租车需求下降18.5%, 出租车收入与原有方案基本保持稳定。基于现有的出租车费用结构, 提出的方案能较好地实现出租车需求与收入的调控目标。北京市的出租车价格改革方案宜稳定或降低起步费与里程费, 提高候时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道路建设难以满足车辆增长的需求,从而造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这一现象已越来越普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道路资源、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及居民交通文明意识等方面分析兰州市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后,提出解决兰州市城市交通拥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系统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交通状态与拥挤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路网交通拥挤率和路网交通拥挤促成度2个指标, 评价了交通拥挤的影响程度, 确定了交通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建立了城市用地再开发下交通拥挤预检方法, 以马里兰州部分地区的无再开发、住宅再开发、住宅与就业再开发3种方案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第1种方案下, 小汽车分担比、平均出行距离、总行驶里程、总行驶时间、总车辆延误、拥挤车道里程、车辆延误指数和拥挤车道里程比分别为93.70%、24.98km、225 817 698km、5 369 291h、2 038 880h、4 686km、0.380、0.180;在第2种方案下, 上述指标分别为92.48%、24.78km、219 992 101veh、5 227 303h、1 831 190h、4 320km、0.350、0.166;在第3种方案下, 上述指标分别为92.22%、24.82km、219 023 166km、5 342 457h、2 062 041h、4 422km、0.386、0.169;3种方案的路网交通拥挤度分别为0.280、0.258、0.278, 但第3种方案下的车辆延误和车辆延误指数增加, 第2种方案对交通拥挤具有轻微缓解作用, 优于其他2种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交通拥堵时间维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浮动车数据为基础,对比2个工作日上午时段的交通拥堵时间百分比、持续时间特征指标,引入残存函数描述路段拥堵持续时间分布概率,采用曲线拟合后得到Log-Logistic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拥堵持续时间残存函数曲线,并对比不同路段的拥堵持续时间分布差异;此外,通过对比分析拥堵时段内速度的区间分布,得到拥堵前后时段交通状态的演变关系.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具体分析直观说明交通拥堵时间维度的特征,以期为交通拥堵评估与预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交通拥挤漂移的形成机理与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交通诱导信息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影响,从诱导比例、替代路径数量、替代路径合理性和路网交通负荷分布的角度,分析了在动态交通诱导条件下拥挤漂移现象的产生机理,提出了逐步增加诱导比例,在路阻数据中加入干扰因子与K最短路方法等3种预防交通拥挤漂移的技术,并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在局部拥挤的道路网络中,所提出的3种方法都能够减轻或消除拥挤漂移现象,其中K最短路方法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逐步诱导方法,尽管在路阻数据中加入干扰因子的方法效果最不理想,但仍优于对车辆进行100%诱导和不采取任何诱导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炜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3(2):57-60
从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城市交通的管理策略, 包括交通需求管理模式下的优先发展策略、控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及交通系统管理模式下的节点交通管理策略、干线交通管理策略、区域交通管理策略, 从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