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热环境中,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会出现相当大的热应力和形变,造成它的表面出现裂纹,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为此,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典型电路板结构优化研究.在热环境中,热分析低温共烧陶瓷电路板典型结构,并在热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优化典型结构中易形变的部位,达到减小其热应力的目的,以提高在热环境中电路板的力学特性,改善其力...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汽车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技术。通过分析发动机局部预热方法,完善发动机预热装置,探讨实现发动机低温热态起动的技术依据。针对发动机低温预热起动的工作机理和实践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低温预热起动试验,从结构和使用两个方面,探讨进气预热与发动机预热兼容性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地铁迷流对埋地管线腐蚀及抗蚀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铁迷流对埋地管线的腐蚀机理,采用模拟迷流腐蚀的实验装置,测定了埋地管线在土壤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当量和平均腐蚀速率,探索了一种用低温气体多元共渗工艺对钢管进行表面处理后,有效抗迷流腐蚀的新方法。在土壤腐蚀介质中,对不同工艺处理的钢管进行了模拟迷流腐蚀的比较试验,试验时保证了腐蚀环境相同。试验结果表明经低温气体多元共渗表面处理的钢管表面有一层均匀致密的化合物层,从微观上分析了其抗迷流腐蚀性增强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1):69-70
在现代社会,对于支持我们生活的混凝土建筑物要求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同时对于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预埋式锚栓材料也同样要求具有较高的耐久性。经日本相关机构和企业多年潜心研究有关陶瓷方面的技术,终于实现了预埋式锚栓的陶瓷化,并成功应用于混凝土建筑物中,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编组站模拟系统中到达流生成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组站到达流的生成是铁路编组站技术作业系统模拟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提出一种以列车运行图为依据,生成到达列车流的新方法。此外,编组站到达流应该包含到达列车流和本站批准装车流两个方面,文中亦为本站批准装车流提供了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丝瓷之路”、“陶瓷之路”,所以泉州的外销瓷历来就是海外交通贸易史等方面研究的重点对象,而泉州磁灶童子山窑就是泉州外销瓷最重要的窑口之一。该窑产品具有唐宋早期的时代特点,结合磁灶窑的烧制时间及各地方出土的器物等各方面情况来判断,可知该窑延烧时间长,从唐五代始烧,而盛行于宋元时期。童子山窑主要生产的就是釉下彩绘器,它的釉下彩绘图案丰富多样,笔法线条流畅,内容富有生活气息,技法已非常成熟,为后世青花瓷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齐建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1):163+165-163,165
从低温施工方案、质量保证措施、计算过程三个方面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低温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陶瓷涂层设计系统的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陶瓷涂层设计系统的可视化需求,着重研究了用C^ Builder,Fortran,OpenGL进行混合编程来实现陶瓷涂层设计系统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利用这些技术设计出的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了涂层设计和计算结果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9.
介绍用现代辊道窑炉一次低温快速烧成马赛克釉面结晶釉的配方,制作工艺参数及制品特征,指出了研制开发建筑陶瓷结晶釉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特点,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从方案比选、经济性对比及路用性能试验研究等方面对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北方低温季节的道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北方低温季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于发动机缸体缸盖中的消失模铸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和 《北方交通》2007,(6):178-180,189
消失模铸造技术是把涂有耐火材料的泡沫塑料模样放入砂箱,高温使泡沫热解“消失”而获得铸件的一项精确成形的铸造技术。其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发动机的缸体缸盖中的应用更是发展迅速。消失模铸造技术铸件精度高、灵活设计、生产清洁、制造成本低等特点显著。比传统的砂型铸造技术有更高的技术含量,用于气缸盖和气缸体等生产更加复杂、更加精确的高难度铸件,能充分体现出这种铸造技术的优越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InrecentyOars,e1eCtrOmngneticcontinuouscashngtechnologyhasbeenexPerimentngandusinginmostcoUntris,WhichgainedwideaPPicathasinnon-ferrOUsmetalichstry.Atthesamehme,anUmerofsCholarshavecalculatedandmeasuredelectromagneticfields.MapnehqfieldmodelsofmpOREandMSlllhasgainedwideaPPlicationsinthesemodels.Someolsemodels,suchasH-offormula,alsohaVdescribeddistributingofelectromapneticfieldinelectromngneticcontinuouscashngwellandttuly.Electromapneticcontinuouscashngwithsofucontactmoldha…  相似文献   

13.
稀土在高温摩擦中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稀土元素的高温摩擦学特性研究发展进行了综述和探讨,主要讨论了稀土金属及稀土化合物作为高温润滑剂和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并对稀土在稀土合金、稀土高温陶瓷和稀土高温涂层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稀土在高温润滑研究中的几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微波加热法进行含水量测定的方法,对微波加热法测定含水量进行了检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提出在现场含水量检测中采用高火挡位的微波加热法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各国对包装的环保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绿色包装技术提出新要求。可回收的新型绿色环保维纶水溶纱包装新材料及复合新技术的采用,能提高包装袋整体强度,降低包装成本,节约包装费用,提高车船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PVA材料的使用解决维纶复合包装袋的回收问题,改变传统塑编袋和纸塑复合袋回收难度大及污染严重的局面,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具有重要环保意义。  相似文献   

16.
热障涂层应力场的微拉曼光谱技术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喷涂工艺制备了热障涂层实验样品,在不同高温下进行热循环氧化实验。再应用微拉曼光谱法测量了热障涂层样品内残余应力场大小,并分析了试样尺寸、热处理温度和陶瓷涂层厚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经历20次热循环氧化实验后,测得陶瓷涂层内残余应力由初始压缩应力值(-30~-20 MPa)逐渐变化到(-15~15 MPa),与文献[3~7]结果比较一致。最后,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截面形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Casting simulation tool ADSTEFAN is useful to design casting technology of complicated iron castings. Based on the function of solidification analysis, special methods were taken to carry out the predi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shake-out timing for large sized iron castings.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se analyses are effective to iron casting production. During the research of cast iron semi-solid process, to predict and control the influence of inclined cooling plate on flow and heat transmission of molten ir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model has been built in this study. Flow field simulation considering temperature field was carried out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satisfi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局部损坏问题,需要铺筑3cm厚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就其施工技术做一些分析探讨,并介绍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9.
野三河大桥主墩底座高强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三河大桥主墩底座为高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出现裂缝,施工中采取了双掺技术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设置后浇段以及采用冷却水管内散外蓄和选择有利浇筑时间降低混凝土最高温度等裂缝控制措施,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内表温差.施工后的主墩底座混凝土内实外美,未产生任何裂缝,这表明上述技术对于防裂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