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威 《汽车与配件》2014,(35):30-32
<正>近期,政府对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显示出欲破除零部件渠道垄断的决心,此次政府放开零部件渠道的努力,实质是推动零部件利益链条的再平衡。但利益的平衡仅靠政府行为很难做到,需要消费者从观念上做出改变,破除零部件渠道垄断之路依然漫长。近期,随着国家发改委开展汽车市场"反垄断"调查及国家工商总局停止汽车经销商备案工作,使汽车反垄断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其实对汽车市场的"反垄断"调查始于2011年,只是此次打击力度之大远超车企及经销商的想象。  相似文献   

2.
<正>发改委对奔驰、克莱斯勒、一汽奥迪的反垄断调查已引起市场的震动,政府相关部门已着手从法规的修改上遏制汽车业的反垄断行为,但面对庞大的汽车体系,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此次反垄断能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还有待考证。"整车厂或者握有国内总经销权的机构对市场的垄断最突出,所以消费者和其他各方市场力量的正当权益受到挤压的程度也最突出,因此成了首当其冲的区间。"8月,反垄断成为汽车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奔驰、克莱斯勒、一汽大众奥迪先后受到发改委的调查,并确认存在垄断行为,奥迪将被罚18亿的传闻被炒得沸沸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中国汽车行业垄断的成因和表现,梳理了国家出台的行业新政、经销商的集体抗争与自救和反垄断执法风暴,阐述了我国汽车行业反垄断进入常态化和法制化阶段的三个重要制度《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和"二手车国八条"。随着我国汽车反垄断步入常态化和进入深水区,汽车销售模式将向着"多元、共享"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张金玲 《时代汽车》2014,(12):70-71
2014年9月11日,就汽车行业中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处以罚款2.4858亿元,对克莱斯勒销售公司的价格垄断行为处罚款3168.20万元……尽管展现国家对汽车业反垄断调查决心的"重量级罚单"已经开出,但发改委对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远未终结,尤其是针对"破除配件渠道垄断"更是让诸多经销商忧心忡忡。中国汽车产业利润分布中,汽车售后产业的利润达到49%,对比海外成熟市场79%的售后产业利润,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愈发成熟,其售后市场的利润空间显而易见。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中国整体售后产业利润分布中,汽车零部件销售占到了76%,而这一数字在早已打破汽车配件垄断的海外成熟市场仅为28%。  相似文献   

5.
微事件     
纵向价格垄断 江苏省物价局已掌握相关证据,奔驰汽车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为典型的纵向价格垄断。数据显示,奔驰C级零整比高达1273%,相当于一辆奔驰车零部件能购买12辆整车。首张罚单 湖北物价局目前通报了武汉4家宝马4S店存在价格垄断,并对4家经销商给予行政处罚,罚款16267万元。这是今年汽车业反垄断调查以来,对经销企业开出的首张罚单。据了解,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调查已经持续了近三年,今年开始持续发酵。  相似文献   

6.
<正>刚刚过去的7月和8月,中国汽车业掀起一股反垄断风波。此次反垄断调查涉及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经销商。整车方面,多家知名车企的亚太区负责人被发改委相关部门约谈;零部件方面,12家日资零部件企业因价格垄断而被开出罚单;经销商方面,对多个城市的品牌经销商进行调查。此次中国反垄断调查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引起热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汽车市场价格垄断问题突出,社会反响强烈,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反垄断调查执法将成为一种常态,汽车业反垄断会是反垄断执法中的重头戏。广东省发改委于日前对东风日产汽车销售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日产")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对东风日产罚款1.233亿元,对广州地区17家东风日产汽车经销商罚款1912万元。此案涉东风日产与17家经销商、17家经销商之间的整车销售,前者涉价格纵向垄  相似文献   

8.
李耕 《轿车情报》2014,(10):2-2
截止到写这篇卷首语的时候,发改委针对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开出的罚单总计15.4776亿元,涉及整车企业2家、经销商11家、日本零部件企业12家。而这个罚单肯定还会继续,因为反垄断调查并没有停止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汽车行业度过了"黄金十年",传统的经销商零售模式面临着重塑。本文总结了目前中国汽车零售行业的三大趋势,对现有经销商零售模式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与预测了未来的经销商地位与职能发展方向,最后就现有经销商网络如何创新进行了研究,作为产业发展的参考。"消费者越来越见多识广,因此要求更多,购买决策更加理性,而经销商尚未做好充分准备迎接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2014年至今,巨额的罚单、平行进口、停止汽车品牌经销商备案等一系列事件密集发生。中央各部委主导的汽车行业反垄断已成为长期的行业热点,未来反垄断将成为常态化。本文在搜集和分析汽车行业内反垄断的相关资料基础上,分析了汽车行业关于反垄断的相关政策,旨在理清汽车行业反垄断的政策逻辑,并简要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闻     
<正>商务部启动汽车领域"地区封锁垄断调查"日前,商务部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地区封锁行业垄断问卷调查的通知》,开始征询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关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方面的意见和诉求。这是继去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行业内摸底垄断数据并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之后的又一次调查。  相似文献   

12.
韩波 《汽车维修技师》2014,(12):111-112
<正>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在石油、电信、汽车和银行等多个领域掀起反垄断风暴,针对汽车行业,特别是进口汽车渠道控制的反垄断调查已在进行,后续的各项汽车反垄断法的各项规范也在紧锣密鼓的实施。在国外,垄断一般是指少数大型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  相似文献   

13.
李林 《北京汽车》2001,(2):38-39
对于去年国产轿车的价格变动,可能方方面面都会用"不满意"这三个字来形容.对于经销商来说,只靠轿车企业每次几千元幅度的让利,根本引不起消费者的兴趣,而要收到激活市场的效果,就只能是把自己的销售利润往里贴.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经销商显然不愿干"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傻事.从某种程度上说,经销商对企业大幅降价的期盼并不比消费者少多少;对于消费者来说,被中国即将人世而吊得高高的盼望国产轿车大幅降价的期望值,与现实轿车企业所施以的小恩小惠有着太大的反差,故而很快便形成了你不降到我心目中的价位,我就绝不"出手"的胶着状态;而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肚子苦水,市场容量有限,经济规模无从体现,大幅降低成本谈何容易?加之企业要发展,没有一定的积累如何能行?更害怕的就是假若降价之后引发了同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仅降价的效果将消于无形,而且更可能会加重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观望心理,进而陷入越降越不买的死循环.在企业、经销商、消费者既相互对峙而又不断妥协之中,2000年轿车市场的价格竞争始终呈现一种不温不火的"冷战"态势.  相似文献   

14.
这几天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汽车业可谓新闻频出,不同以往的是同,目前看基本上都是利好消息。首先,对汽车行业的反垄断进行的如火如荼,不断有爆炸性新闻出现,这一切都源于前几个月关于汽车零部件零整比的披露,另外关于进口车价格同国外的巨大差异也是议论的重点。对于我们车主来说,最显而易见的改变就是各大厂家都降低了零部件价格以及售后价格,同时进口车价格也宣布下调,那么我们老百姓买车和用车的成本将逐步降低,这是最实惠的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一度的3·15晚会把汽车行业放在了头一个板块,着实让很多厂家和公关人员彻夜不眠,消费者在群情激奋之后,却发觉自己除了"群情激奋"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这份郁闷实在是难以言表。4S店的维修报价猫腻,绝大多数厂家的销售体系里都会存在,谁都不是干净的。东风日产、上海大众和奔驰这次被曝光,纯属遭遇选择性执法,为全国大多数汽车企业背黑锅而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之前政府法规鼓励他们垄断这一资源,消费者质保期内不去4S店保养和维修,出了问题都没地方说理。现如今政府虽然取消了《汽车品牌销售管  相似文献   

16.
质量第一     
<正>近日,丰田"召回"事件在全球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在美国,丰田总裁丰田章男鞠躬道歉,也无法平息丰田汽车用户的怒气。美国市场上的舆情鼎沸其来有自——在"召回"事件之前,丰田是美国民众最为信赖的汽车品牌,这在曾经的汽车行业老大,至今在该领域仍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美国来说,绝对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因为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本土品牌在国外也是响当当的。  相似文献   

17.
<正>9月10日,广东省发改委宣布,对东风日产及其经销商汽车垄断案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对东风日产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日产)罚款1.233亿元,对广州地区17家经销商罚款1912万元,总计1.4242亿元"。东风日产垄断行为遭到的罚款金额也创下了目前为止汽车反垄断领域对经销商处罚的最大规模。另外,据了解,截至目前,涉及汽车业垄断行为的处罚金额已超过20亿元,涉及的汽车企业包括东风日产、奥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2017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召开。本届论坛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并针对汽车经销商话题专设分论坛,就当前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连续多年,中国都是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国家,后市场规模也同步迅猛发展。伴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汽车经销商的数量急剧增长,与此同时,经销商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向消费者提供的服务种类和品质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但近年来,经销商的增长速度变  相似文献   

19.
《轿车情报》2014,(9):4-4
最近,每个人都在关注在汽车行业里正在掀起的反垄断调查,几乎所有的汽车企业都被发改委约谈调查。一些企业也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公示的情况下,纷纷主动调整整车销售和售后零部件价格,由此可见,这次的反垄断调查绝不会“风声大,雨点小”了。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4,(35):26-26
<正>"反垄断"无疑是近期汽车业内最热的话题。政府一系列"反垄断"调查、取消汽车品牌授权制度及放开零部件渠道的举措都显示出政府欲破除汽车反垄断的决心。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汽车市场,仅靠政府的调节是否真能破除汽车垄断?此轮汽车反垄断的影响力有多大?本期专题综合各方观点,为您揭开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