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实用技术》2014,(2):I0002-I0002
<正>在刚过去的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198万辆,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这个数字乍一听上去,着实令人欢欣鼓舞,但就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满意度都有一定下滑,特别是年内两次最有影响力的召回:大众DSG召回、福特翼虎召回,仍旧给我们的心里填了一堵。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共计发生了134次召回,累计召回汽车逾531万辆,比起2012年的320万辆来说,增加了66%,创下了新的记录。不过,由于汽车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也就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召回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对汽车召回存在很多的认识误区。比如,原本对消费者是好事的召回,却因为被扣上"质量差"的帽子后,使得许多车企避之不及,虽然是主动召回,但仍然怕见光。基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国人的消费心里,相比于国外的召回制度,我国仍存在着很多的怪状。  相似文献   

2.
陈杰 《汽车与配件》2011,(15):34-35
在2011年消费者关注的十大消费热点中,汽车领域赫然在列。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安全及其他质量问题越来越被消费者重视。说到召回,这是每个车主不愿碰到的,但这并不全是坏事。既然有了召回。就说明汽车企业在法律框架之下能够面对车辆所存在的缺陷,关键是在召回中车企应最大程度维护车主的利益。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大约在1993年至1998年,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圆轿车梦’成为一些消费者的追求;从2000年开始,国内汽车企业提倡品牌专卖,消费者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但基本上还没有汽车召回的意识;2004年开始,消费者逐渐有了汽车召回的意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开始了解并利用召回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朱睿 《北京汽车》2001,(3):41-43
福特、三菱、沃尔沃,此前纷纷召回自己的产品,中国消费者正从接二连三的"汽车召回"中受益.国际汽车巨头带来的召回理念,成了世纪末国内汽车业的焦点新闻.对此,无论业界人士还是消费者的反应都十分强烈.在轿车快速进入家庭的大背景下,能否真正做到消费者至上,能否快速和全面实施安全召回,真正维护消费者权益,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国内汽车企业及产品的认同.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汽车召回,中国能例外吗?  相似文献   

5.
正《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有明确的规定,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不得生产有缺陷与不符合产品标准的产品。否则,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承担民事责任。企业主动召回缺陷产品应是自己的义务。现实中很多企业对缺陷产品都没有主动召回的意识,经常与政府质量监管部门讨价还价,甚至设防隐瞒缺陷。"宜家抽屉柜召回"和"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召回"事件很说明问题。国家出台召回法  相似文献   

6.
久陵 《汽车与配件》2012,(10):16-17
汽车"召回"、"三包"等这些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管理条例和责任规定,最近又似"呼之欲出"。一年一度的"3·15"到来,更加大了消费者对"召回"、"三包"贯彻执行的期待。这些法规的制定和认真执行,将把民生需求体现在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能之中。同时,对提高汽车产业的质量意识、转型升级和企业诚信度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7,(10)
正汽车召回,与之挂钩的是产品缺陷,存在的安全隐患牵动着千万车主的心,关系到数以万计的缺陷汽车产品,汽车召回流程是怎样的?接到投诉后,质检总局会把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及时通报给相关的生产企业,让企业抓紧核实、做技术分析,并向质检总局反馈。质检总局产品管理中心会根据反馈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判断确实有缺陷,就迅速启动缺陷产品调查。消费者在召回调查过程中,要配合召回调查。如果是真的遇到自己的汽车发生了召回之后,要主动地把自己的汽车开到4S店进行召回维修。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7,(8)
正在生活中,只要是个物件就会出现问题,更何况是汽车这种由大量零件拼凑的东西,那么当汽车出现质量缺陷,就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对问题车辆进行义务召回,然后做出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分析第二季度的车辆召回信息,会有哪些发现呢?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28日,三菱公司向中国消费者协会递交了《三菱汽车公司在中国召回--对消费者的赔偿方案》,向用户和消费者作出5项承诺:无论是从正规渠道还是其他渠道购买的,均免费修理;更换部位保修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对食宿、租车和交通费给予补偿;3小时内不能修复的,给予租用替代车补偿;导致人身伤害的,依法赔偿.就在三菱公司终于低头的时候,业内外人士再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了"汽车召回"这一话题上.  相似文献   

10.
近期有关国内汽车生产企业要不要公开召回有质量缺陷的汽车,中国要不要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大讨论在媒体的“诱导”下急剧升温,并且有不断扩大和蔓延之势。尽管国家的有关汽车主管部门和部分汽车企业也发表了一些低调、客观的意见和看法,媒体对汽车召回的刻意炒作,究竟会不会取得如前段时间媒体对轿车价格所进行的“轮番轰炸”而最终导致轿车价格体系“崩盘”的辉煌战果呢?汽车召回究竟能不能在不远的将来走近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呢?  相似文献   

11.
金月 《汽车与配件》2002,(45):14-16
千呼万唤始出来 2002年10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并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实施汽车召回制度总算进入了倒计时。其实,早在1996年,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就发出了“关于征求《缺陷车辆的报告及回收管理办法》意见的通知”。由于,我国的消费者保护条例是90年代初才制定或修改的,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是近几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加上汽车召回在我国是个新概念,消费者根本就不知道有召回这回  相似文献   

12.
每周要闻     
《汽车与配件》2012,(8):8-9,12,15
汽车"召回"、汽车"三包"等这些关乎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管理条例和责任规定,多年以来就像一个难产的婴儿一再延迟出生。其虽不会"胎死腹中",但却令人心焦。固然"召回"、"三包"是有区别的,前者大都属于先天性的,即存在着设计和配件采购、装配时的缺陷,并涉及到使用安全性;后者则带有个别性、偶然性,并受年限和行驶里程的局限。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些法规的制定和认真执行,将把民生需求体现在政府为民服务的职能之中。同时,这对提高汽车产业的质量意识、转型升级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炳辉 《驾驶园》2012,(8):86-87
近年来,不时有消费者因为汽车质量问题得不到解决而采取极端的维权方式。消费者的此种无奈之举,折射出"汽车质量纠纷,谁说了算"的问题。那么,一旦遭遇汽车质量纠纷,真的由生产者或经营者说了算吗?下面,笔者就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对广大车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制度已于2004年10月 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但是对于缺陷产品和召回 制度的理解,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不少分 歧,甚至在汽车行业内也有一些争议。正确理解 汽车召回的有关概念,对于汽车召回制度在我国 的顺利推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有关概念的内 涵和一些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产品缺陷 1.1 产品缺陷的内涵 美国的产品责任法中所说的缺陷是指已售出 的产品若其危险程度超出购买该产品的普通消费 者所共知的常识所能够预见的程度,则具有危险 性。 英国的《消费者保护法》中所说缺陷是指产品 …  相似文献   

15.
问车热线     
<正>汽车知识咨询室成员老车栏目主持,有问题可以先找他,谁让他是"主持"呢。赵航资深编辑,购车问题尽管向他提,听听他的意见。赵楠资深编辑,用车、玩车、赏车问题,不怕问题多,就怕你不问。李峰编辑,前几位不负责或不愿回答的问题,都归他负责。93国产CC和进口CC有什么不一样?《汽车知识》的编辑兄弟们,你们好!我是一位北京的忠实读者,前不久在收音机里偶然听见了赵楠编辑的声音,听口  相似文献   

16.
面对召回 企业要积极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我国汽车召回政策的出台,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态度来考虑问题。对待召回制度,站在行业的角度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学习和支持,因为企业对召回知道的不是很多。第二,要转变观念。过去更多的是站在制造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站在消费者角度上,要真正地做到对企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不尊重消费者企业就很难得以生存,是否能够真心的尊重消费者,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汽车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于2004年10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但是对于缺陷产品和召回制度的理解.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不少分歧,甚至在汽车行业内也有一些争议。正确理解汽车召回的有关概念,对于汽车召回制度在我国的顺利推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黄为民 《天津汽车》2010,(3):15-15,29
丰田“召回事件”向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敲响了警钟。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应当从丰田“召回事件”中吸取教训。要做大应先做强,打牢做大的基础;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信念和追求;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永葆青春”的法宝;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千万不能低估了跨国经营的法规制度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颜梅生 《驾驶园》2011,(3):79-79
当前,汽车召回事件屡见不鲜。但是近年来,个别有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大规模召回的频繁程度,不得不让人深思,也不得不让消费者考虑遭遇汽车召回,该如何维权?笔者的以下提醒或许能对你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14,(44):16-17
<正>我国汽车召回的次数和召回数量一直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召回过程中的不透明让消费者颇有怨言。召回制度有待完善,应该增加和强化评估、监督环节,使汽车召回办法形成闭环,使召回条例更完善,真正为消费者消除车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