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最后一期和2005年的第一期,在本栏目中连续发表了本刊年终专稿——2005年展望(一)、(二),就2005年汽车市场以及安全、排放、节能、新能源等方面工作做了深入的阐述。本期将继续展开“2005年展望”的第三个话题——售后市场,以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龙 《汽车导购》2004,(11):58-59
“降价”是车市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车价什么时候还降?我该什么时候出手?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频繁的降价让中国车市的价格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近。有人预计2005年年初中高级轿车将率先与国际接轨;有人预计2005年进口车的车价会大跌,并给中国的高级轿车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也有人预计10万元将成为家用轿车最集中的区间。2005年各大汽车生产厂仍然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的车市究竟如何?各档次车型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从2004年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3.
《轿车情报》2005,(2):160
罗锦陵:今天把大家聚到起.主要是想听听各方面对2005年市场的展望。另外,我们也要听听大家对目前汽车销售领域几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的看法。比如《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新的汽车销售合同文本、汽车融资以及兴建4S店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2005年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中国汽车市场作了总体评价,详细分析了乘用车市场的细分竞争、商用车市场的持续低速运行、重点企业市场的应变能力,同时展望了2006年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由于年初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几乎所有厂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汽车市场究竟如何?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依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如原先预计的那样,并没有出现 2004年式的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了一个放缓、平稳的增长态势。 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又将何去何从?能否重新“火”起来?是否还会继续保持平稳上升的势头?依笔者之见,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从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就被描绘成“全球最大的,也是最后一块未被开垦的汽车市场”。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户;而到2025年,中国更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面对“最后晚餐”式的诱惑,想动中国汽车市场这块大“奶酪”的,不仅仅有国内三大集团以及众多汽车生产厂家、新生的中国民营资本,那些国际汽车巨头表现得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8.
一民 《汽车情报》2006,(1):18-18
经历了2004年的低迷,2005年的调整之后,有专家预测,2006年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幅在10%左右。因此,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也只能在平稳增长态势的“大局”下谋求更大的发展。笔者以为,2006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抓住以下“机遇”。  相似文献   

9.
“眼界”是“魔方商学院”戴晨老师亲手打造的汽车后市场脱口秀,“换个角度看行业,轻话题,深思考”,“眼界”脱口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汽车后市场广大同仁的高度赞誉和认可“魔方商学院”成立于2015年,是由戴晨老师创立的专注行业游学的汽车后市场培训服务机构。五年来,戴晨老师及其团队带着专业的视角遍访全球汽车后市场,收集整理了全球汽车后市场大量的典型业态模式和成功案例,并结合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特点,加以系统分析整理,以脱口秀的形式将国外先进的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以及决定成败的种种细节之处等一一呈现给中国同行,以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经戴晨老师授权,《汽车维修与保养》杂志联合“魔方商学院”倾力打造“眼界”专栏。专栏在脱口秀的基础上,将其中值得中国汽后市场企业经营者、从业者知外鉴中、深入思考的内容再次深度整理、解析,全方位呈现给广大读者,内容更详实、案例更丰富、形式更直观!希望能够籍此为中国汽车后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助一臂之力!“换个角度看行业,轻话题,深思考”!了解全球汽车后市场,尽在“眼界”!  相似文献   

10.
据最近一项调查,上海、北京等传统一级汽车消费市场的潜力远远落后于诸如大连、东莞这类二三级市场。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汽车消费的下一个潜力市场究竟在哪儿?1“发面儿馅饼”有多大何谓二三级市场?目前将“三大经济圈”内的小城市及周边辐射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周边县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呈稳中略降态势。展望2006年,汽车产业仍可保持较快发展,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价格将延续上年稳中略降的走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3道坎”:一是“成本关”.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都在怎样“降成本,增效益”上各显其能.2005年可以说是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风暴年”.二是“融资关”.目前,对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都存在“缺血”的危机.三是“核心技术和品牌关”.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自己“称雄于市场的核心技术”,必须拥有优质产品质量和一流的品牌,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否则,自己多年“苦心经营”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将会被强劲的国际国内竞争对手一步一步地“吞食”掉.  相似文献   

13.
眼下,正值经济型轿车“虚火”尚未“褪烧”之时,又一轮国产新车型——MPV和SUV的混战将一触即发。这场混战肯定是明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关注焦点与媒体再次炒作的新闻话题。虽然MPV、SUV的悄然上市并已经较上了“劲”,但并没有象经济型轿车那样炒作得那样——“雷声大雨点小”、凶巴巴的仿佛一觉醒来,每个中国人都能买上一台轿车开回家……屈指一算,大半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苏晖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2,(1):24-24,26,28,30
2011年既是汽车行业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国内汽车市场发生重大调整的一年。在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退出以及汽车行业政策的调整下,国内汽车营销、汽车销售、汽车消费、汽车后市场及汽车区域市场都将产生重大变化。可以说,2012年的汽车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政策收缩已成定局,但汽车行业该如何应对,是需要积极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5,(16):24-25
“本刊在第14期“技术与市场”的视点中曾发表了“‘忽悠’与品牌战略”一文。现将与品牌战略异曲同工的平台战略作为本期时评的话题。如果说多品牌营销策略是在“忽悠”中国消费者的话,那么跨国汽车公司的平台战略就“忽悠”了全球的消费者了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     
又到年底。回顾即将过去的2006年,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一派红火。有关方面的预测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700万辆,所有细分市场在06年都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达415万辆,比去年增长2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供应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整个06年车市的发展。本期"东方时评"《回顾2006 展望2007》指出:"市场经历了从2005年到2006年的成长,已经打开了一条通往更广阔的市场道路。展望2007年,车市将依然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再来看看06年的汽车进出口情况。从1~10月的数据来看,截止10月底,  相似文献   

17.
2005是汽车产业政策的执行年,许多汽车产业政策的细则相继出台。涉及汽车生产领域的有“整车管理办法”、涉及汽车流通领域“品牌管理”“二手车管理办法”等等。最可圈可点的政策当属《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它使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不仅有利于合资企业的的发展,而且为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了消费者的最终利益。但“管理办法”的颁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哪些特点?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又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十一五”汽车行业将在新的五年期里要着重把握哪些重要环节?张小虞.这位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就这些业内普遍关注的问题.饶有兴致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在中国的迅速普及,汽车后市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利润丰厚的汽车养护用品已逐渐成为汽车后市场重要的利润来源。目前国内汽车养护用品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现状?其发展前景如何?汽修企业应该怎么去经营汽车养护用品?带着这些问题,在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我们采访了知名汽车用品厂商的负责人。相信他们的这些看法和观点将会对您有所启发。 限于篇幅,许多问题无法在此一一展开来谈。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读者。可在“2008中国汽车维修及养护技术研讨会”上与这些行业知名人士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届时我们还将邀请众多专业人士就这些话题与广大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另外,这些知名厂家的汽车养护用品还将在”2008中国国际汽车维修技术及设备.汽车零配件.汽车用品展览会”上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20.
占强 《世界汽车》2005,(7):78-81
汽车内饰是消费者买车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那么究竟什么车型的内饰最好呢?最近,在美国著名汽车城底特律Cobo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2005年国际汽车内饰展上,来自媒体和业内人士展开了一场关于汽车内饰版的“华山论剑”,共同就市场上新车的内饰品头论足,评出了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