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隧道技术》2022,(2):10-10
3月31日,由中铁五局承建的南宁至玉林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平悦隧道顺利贯通,至此,南玉铁路6标隧道工程全面贯通,为南玉铁路早日开通创造良好条件。平悦隧道位于港南区与玉林市兴业县交汇之处,隧道全长6427.92 m,是南玉高铁全线第一长隧道,也是南玉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最大埋深224 m,洞身最小埋深约18 m。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山脉是我国九大著名山脉之一,"祁连"在古代匈奴语,意为"天之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裕谷族)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同意"天之山。"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步伐丈量"天之山",走在祁连山隧道这个惊世工程之前。他们就是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的勘察设计者们。近日,笔者在"天之山"祁连山隧道项目部见到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设计师和驻祁连山隧道现场设计指挥长田鹏。这个外表憨厚实际上却细致精干的陕西人,说起祁连山隧道时很自豪,数据了然于胸,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3.
《现代隧道技术》2022,(1):213-213
2月10日,历经1 100天的艰苦奋战,由中国中铁北京工程局承建的中兰铁路香山隧道进口至1#斜井小里程3 640 m实现洞通,标志着香山隧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2022年全线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香山隧道进口至1#斜井小里程先后4次穿越断层破碎带,1次穿越瓦斯地段500 m,现场围岩变化频繁。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铁隧道集团(简称中铁隧道)是国内隧道和地下工程领域最大一家集勘测设计、建筑施工、科研开发、机械修造四大功能于一体的企业集团,注册资本11.1亿元,资产总额91.1亿元,总部位于河南洛阳,是隶属  相似文献   

5.
乌鞘岭隧道斜井施工通风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乌鞘岭隧道6#斜井工程为实例,介绍高海拔地区斜井施工通风、采用内燃机械作业和无轨运输的作业方法,设计参考了国内外公路隧道运营通风资料,并按公路隧道运营通风的理论计算通风量。提出了变风量供风的节能原理和管理方法,新研制了大功率(132 kW×2)隧道风机、大直径(1 700)螺旋焊缝软风管。  相似文献   

6.
兰渝铁路哈达铺隧道穿越炭质板岩和碳质叶岩(局部还有千枚岩)地层,且岩层走向基本与隧道轴线平行,存在较大的水平应力,施工中出现了较大的收敛变形。文章介绍了哈达铺隧道直立板岩段的大变形情况,从水平应力、地下水、地应力、隧道断面形式等方面分析变形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刚度支护、二次衬砌紧跟、监控量测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部交通科技》2012,(10):I0002-I0003
宁夏最长公路隧道正式入洞开工 10月10日,经过50多天的前期准备,由中铁十四局集团等单位承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长的公路隧道——青岛至兰州公路(宁夏境)东山坡至毛家沟段高速公路六盘山隧道正式入洞开工。  相似文献   

8.
《现代隧道技术》2018,(5):71-71
2018年9月28日,蒙西华中铁路煤运通道全线最长高瓦斯隧道——集义隧道顺利贯通。这是蒙华铁路蒙陕段最后一个贯通的隧道,标志着蒙华铁路施工建设再获新突破。集义隧道全长15.4km,位于陕西韩城北部,向北连接宜川,东临黄河,是单洞双线一级高瓦斯风险隧道,是蒙华铁路建设的重难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在软弱地层下开挖单洞隧道时二次衬砌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文章以某单洞铁路隧道为依托,采取三维有限元软件对软弱地层下隧道施加二次衬砌后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在施加二次衬砌后,地层的水平应力整体呈条带状分布,开挖扰动对地层水平应力的影响较小;(2)当施加二次衬砌后,单洞隧道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显著减小,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显著提高;(3)当施加二次衬砌后,隧道所处的地层整体变形量均显著减小,岩体表层的沉降量为0.04 mm,其沉降量可以忽略不计;(4)当隧道进行二次衬砌加固后,围岩的整体水平变形量均较小,满足相关的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丹麦大贝尔特海峡隧道在采用隧道掘进机(TBM)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难点及事故,为长距离隧道在高水压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比例(1:20)物理相似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模拟了在Ⅳ、Ⅴ级围岩中净距6 m、坡率为1:1的小净距隧道开挖过程,研究了初期支护状态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地中位移、洞周位移增量、围岩压力规律,对比分析了不同围岩组合对小净距隧道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不同围岩情况下偏压隧道的基本力学特性,优化了隧道开挖顺序,为小净距偏压隧道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溪隧道左线试验段围岩大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西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过程中常选择隧道方案,从而各类特长深埋、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大量涌现,在施工过程中常出现各种隧道灾害.针对在建的都(江堰)-汶(川)公路龙溪隧道丁程中频繁出现的围岩大变形而导致初期支护侵限现象,基于现场测试资料.采用地质分析法和连续介质力学分析法,准确的获取了左线试验段围岩大变形的主要成因:倾向隧道右侧的软岩地层在高地应力(作用方向近垂直岩层)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9月16日,由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承建的中老国际铁路国内段——玉(溪)磨(憨)铁路尚岗二号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中老铁路国内段首座2公里以上单线隧道贯通。据悉,玉磨铁路尚岗二号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境内,为单线隧道,全长2 195 m,设计通车时速160 km。该隧道地属低山剥蚀地貌,地形起伏大,最大埋深320 m,膨胀岩、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线路的要求或受地形影响,一些隧道不得不设计在曲线上,当曲线半径较小时对隧道的施工、运营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陕西省靖(边)—安(塞)(榆林段)高速公路中马路山黄土隧道的施工,采用图解、计算等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针对曲线对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侵限、二次衬砌施工缝错台以及二次衬砌净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依托大(理)丽(江)铁路三线大跨车站隧道工程,对隧道(出口端跨度大于20 m)洞口段(48 m)进行了施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通过对隧道围岩应力与塑性区分布状态的分析得出:大跨隧道核心土底部和边墙两侧出现了应力集中区域,拱顶部位易出现拉应力;临时横撑滞后4个循环(即8 m)可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应力分布形态和塑性区的发展;大跨隧道核心土塑性区完全贯通,最大塑性区出现于隧道两侧边墙中部.根据数值分析结果,在隧道应力集中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和合理的分部开挖,并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反馈出隧道围岩压力及钢拱架内力变化较小,说明隧道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甥性区范围和减弱围岩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6.
在山岭地区修建铁路,因受地形限制,往往几条铁路穿越同一山脉,线路并行需要大断面隧道通过,例如在建的兰渝高铁(双线)就和遂渝二线(单线)穿越同一座山,形成三线大跨隧道.与其他双线铁路隧道相比,三线隧道具有跨度大、高度变化相对较小(即矢跨比变小)、结构形状更加扁平等特点.文章简要介绍了兰渝复线铁路唯一的一座三线隧道——新作坊隧道的“双侧壁导洞法”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施工方案优化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7.
特大跨径(2×4 车道)"半明半暗"双连拱隧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汉山隧道是福建省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的一座双向八车道(2×4车道)双连拱隧道,开挖跨径宽达41.6 m(连拱开挖总宽度),是我国目前跨径最大的双连拱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地形严重偏压地段,为贯彻"‘零’开挖"理念,并确保施工安全,避免洞口"大挖大刷"形成高边坡、仰坡,隧道进口段采用"半明半暗"的双连拱隧道进洞方法。文章从设计的角度,对隧道不同的进洞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并重点叙述了特大跨径"半明半暗"双连拱隧道的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8.
正6月5日上午10:16,经过近千名参建人员13个月的艰苦奋战,由中国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国中铁隧道局增援施工的中老铁路最后一座隧道——景寨隧道安全贯通,标志着中老昆(明)万(象)铁路全线167座隧道全部贯通,为今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景寨隧道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勐罕镇市,地处横断山脉以南,全长9 509 m,最大埋深达711 m,为I级高风险隧道。  相似文献   

19.
行业信息     
《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送审稿)审查会在上海召开2013年3月6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水专业委员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共同主编的《隧道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送审稿)审查会(见下图)。  相似文献   

20.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以宝兰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情况处理措施,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