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今年巴黎国际发明展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的“集装箱电子标签装置”、“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新工艺”、“集装箱电子标签与电子门封条连接方法”等4项发明成果获得金奖。巴黎国际发明展览会评委会主席对此予以了高度评价,称这些获奖项目“将引发一场改变人们运输方式的革命”。对中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了上海港外高桥码头建设的历史沿革与现状后,分别从总体设计创新、设计手段创新、工程技术创新、生产管理创新、码头装备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创新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并与同类码头作了分析比较,全面展示了这一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技术内函。  相似文献   

3.
东昌集卡队在浦集公司(原外一期)承包集装箱水平运输项目已有三年多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于2001年12月同上海某电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适合我们港区生产的车辆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16台集卡全部安装车辆行驶自动记录仪,从源头上控制违章,减少司机违章行为,降低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加以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金新 《集装箱化》1998,(8):12-14,10
1993年上海港务局与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实现了我国港口业最大的资产重组。这个强强联手的项目一经问世,就发挥了1十1>2的优势。集装箱处理量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在高水平上呈持续、快速上升的势头。1994年逾越百万箱大关.1997年完成252.7万TEU.  相似文献   

5.
香港与新加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拉大 5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8.2万TEU,同比下跌3.5%,月度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1~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944.5万TEU,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与全球前两大集装箱港口相比,今年1~5月份新加坡、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新加坡港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4%至1079万TEU,  相似文献   

6.
1月14日,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唐山市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于上海签署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码头设备计划于2011年在曹妃甸投用。这是国内首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项目,标志着中国港口将开启节能环保型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大门。  相似文献   

7.
上海港将现代信息管理和控制等技术应用于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 ,改造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通过技术创新 ,促进了港口集装箱生产、管理、保障等技术的全面提升。上海港集装箱智能化技术基本涵盖了港口集装箱作业的全过程 ,包括集装箱智能化生产系统、集装箱生产多级优化管理系统、集装箱装卸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报警系统、E港口、集装箱装卸工艺仿真决策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起重机正常运转,提高生产效益,集装箱码头开始将一部分非核心的机械修理项目进行外包。阐述上海港集装箱码头机械修理项目承包管理的现状,分析国内机械维修项目承包的现状,重点分析项目承包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进一步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静 《中国水运》2010,(1):36-37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港实现了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上海港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中通过研究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其发展,提出进一步拓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分析了上海集装箱增长趋势、上海GPD增长的趋势以及上海外贸进出口额与集装箱增长的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对上海外贸进出口额增长率进行分析预测,并利用所得到的结果,结合外贸进出口额与集装箱总量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每年集装箱的预测值。在参考相关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对上海港集装箱今后20年的总体走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用市区供电对靠港船舶直接供电,对建设环保型港口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外高桥六期码头岸电试点项目的方案。对上海港岸电主要参数方案进行了论证,如上海港外六期码头供电能力,集装箱船舶接入岸电情况等。论证了上海港岸电系统方案。分析了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东昌集卡队在浦集公司(原外高桥港区一期)承包集装箱水平运输项目已有三年多了。在生产实践中,我们于2001年12月同上海某电子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了适合我们港区生产的车辆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16台集卡全部安装车辆行驶自动记录仪,从源头上控制违章,减少司机违章行为,降低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加以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组合港集装箱码头的竞争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97年9月29日,横跨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的港口集装箱码头的行政管理机构——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在上海宣告成立。 上海组合港以上海为中心,江苏和浙江为两翼,具体范围包括:上海吴淞口以下,江苏省南京长江大桥以下的长江水域以及浙江省宁波、舟山地区水域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集装箱泊位的深水岸线。但不包括黄浦江内港区。上海组合港现有20个集装箱泊位,通过能力为320万TEU,今后将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组合港在长期酝酿的基础上,经国务院批复同意,于1997年9月29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跨地区的集装箱码头行政管理机构,上海组合港设立组合港管理委员会,负责对组合港范围内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行协调。管委会主任、副主任分别由交通部、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的分管领导兼任;成员由交通部和两省一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兼任。组合港管委会下设办公室,由交通部和两省一市共同派员参加,负责组合港的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05年6月16日,中港协集装箱分会内贸箱发展委员会主任单位上海龙吴港务有限公司邀请了我国前八大内贸集装箱运输船公司.在上海召开了《内贸集装箱装卸业务管理的有关公约》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南青集装箱班轮公司、上海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新瓯海运有限公司、烟海集装箱班轮有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上海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海南福海船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或业务主管。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部门和中港协集装箱分会的领导也应邀出席了会议。龙吴公司沈纬德总经理主持会议,集装箱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袁志耕到会讲话。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对自动化码头设备运行状态、堆场集装箱布局、码头作业计划等内容进行远程实时可视化监控和管理,基于Unity 3D软件,设计开发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系统。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1:1比例的港口起重机三维模型,并将模型导入Unity 3D软件中。利用上述模型和其他港区设备、环境模型,搭建1:1比例的集装箱码头虚拟三维场景;运用C#语言编写数据通信和设备驱动等程序,实现虚拟集装箱码头同步运行。经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码头相关数据,并驱动虚拟集装箱码头中的设备模型同步运行,实现集装箱码头的数字孪生。  相似文献   

17.
在《港口科技动态》报道,2006年4月23日,“现代集装箱与装备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展示咨询会”在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外高桥码头分公司召开。交通部水运司司长宋德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王瑞刚、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杜仁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姚福生等60多名领导、专家出席。与会代表听取了项目负责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包起帆对项目开展和取得成果的综合汇报,并在码头的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和中控室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18.
许力 《港口科技》2011,(10):34-38,42
为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研发了集装箱装卸机械电能控制系统。介绍了该电能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系统配置、软件系统、系统网络图等情况。阐述了系统的作用。指出:通过电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分类能耗、分项电能的远程监测与管理成为港口机械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葛中雄 《港口科技动态》2005,(11):F0003-F0003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中,依靠技术进步,开展科技创新。集团作为项目第一完成单位联合研制开发的“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生产关键技术”和“外高桥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创新技术研究”先后获得了国务院、全国总工会、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国航海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共6项。  相似文献   

20.
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与跨国企业AP-Moller集团在上海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公司。沪东公司以建成国际一流的集装箱码头为目标,于2003年2月18日投产试运行,当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5万TEU,200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9万TEU。良好的业绩需要科学的管理为基础、精良的装备作保障,而吊具作为集装箱装卸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装卸机械的作业效率。为此沪东公司工程技术部专门成立了吊具组,针对各类吊具的使用及维修特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