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车组转向架中的齿轮箱装置是动力传递的重要部件,在初期齿轮箱轴承更换作业时,车轴组件截油环采取了冷退方式分解,导致车轴大量报废。为此尝试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对截油环进行热退卸,并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经过反复试验,确定相应参数,最终证明该退卸方式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电力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与其它类型机车相比起步较晚.目前电力机车车轴超探方法主要以铁道部机内字(1988)84号文件和铁标TB1618-85为主要依据进行操作.机务段在检修时由于车轮不拆卸,只能以小角度探头在轴端对车轴压装部进行扫查,或以直探头对车轴进行大裂纹查找.下面通过对韶山型电力机车车轴探伤的分析,谈谈小角度探头在车轴探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外铁路货车车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充分分析,提出开展车轴合金化研究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材料的强韧性,同时应注意在追求性能最优化的前提下降低合金成本,并将低合金车轴钢下的微合金化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借鉴国外相关资料,根据材料性能,初步确定了将45钢加钒和铬等合金元素作为车轴钢基本材料的研究思路。基于新材质LZ45CrV车轴的相关试验结果、配套完成的车轴钢坯与车轴的工业试制所取得的优良试验结果以及较为完善的试制技术条件,新材质LZ45CrV车轴基本具备了装车的条件,这对于确定新材质铁路货车车轴的适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除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全尺寸车轴疲劳性能外,还应结合车轴材质研究情况,跟踪观测结果,进一步完善我国新材质铁路货车车轴标准与运用维护规范,形成车轴标准的谱系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FALEX摩擦磨损试验,测试了SS1型电力机车牵引齿轮用23~*车轴油及其他机车常用润滑剂的极压性能。指出:23~*车轴油粘度低,油膜厚度不大,易泄漏,是造成齿轮胶合的主要原因;采用稠度大、油性好、有一定流动性的润滑脂,是防止齿轮胶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白合金挂瓦工艺铅尘干式治理措施的研究,包括选择合适的过滤器和铅锅覆盖材料及其厚度,找出低温熔解高温浇铸铅合金的最佳温度参数。通过一年多试验研究,经过预试验及工业性运转1年,于1984年3月24日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通过基层鉴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对不同形状,不同环境、不同加工工艺的RD2实物车轴进行的疲劳强度试验及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轴颈根部有无退刀槽对其疲劳强度的影响不大,强化辊压处理车轴的疲劳强度高于磨削加工的;盐水腐蚀对车轴的疲劳强度有很大的影响,防锈脂对车轴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DWL-48捣稳定车采用合金钢车轴,按照铁标进行轮对试制组装,但组装过程连续出现压力曲线不合格,退卸车轮发现车轮车轴严重拉伤,导致车轮车轴报废。通过对车轮车轴加工质量,注油孔的位置,高压油泵液压油等进行了检查分析,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将过盈量控制在0.17~0.28 mm之间,注油油压应在90~150 MPa范围内,注油压装工艺成功应用于DWL-48捣稳定车合金钢车轴轮对组装。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车轴用钢含碳量的现状对车轴用钢性能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在提高含碳量的同时调整合金成分应遵循的原则及进行细化处理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9.
MT52型牵引电动机抱轴承油润装置采用毛毡给油方式。如图1所示,毛毡油润装置安装在抱轴箱内。毛毡在一定的弹簧压力作用下压在车轴上。润滑油受毛毡毛细管作用自下部的油池内吸附上升,实现车轴给油。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车辆工艺》2009,(2):53-53
重庆大江安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原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2005年元月通过资产重组成立的专业生产、销售铁路车轴及其它锻件产品的公司,具有40多年生产历史。公司自1988年获准为铁道部生产铁路车辆用货车、客车车轴,2002年为铁道部所属长春客车厂试制270km/h高速客车轴,2005年11月获准为铁道部生产东风型内燃机车轴、韶山型电力机车轴、轨道车轴,已为铁道部相关企业配套生产车轴30万余根。在满足国内车轴市场需求的同时,车轴产品已经销往缅甸、印度、南非和苏丹等国家。  相似文献   

11.
铁路机车换轮时,在车轴上压装、退卸车轮会频繁地发生车轴擦伤,造成作业时间及生产成本增加。日本铁路货运公司大宫车辆所通过引进简易的珩磨装置,可实现稳定的车轮压装作业,抑制擦伤,提高换轮效率。本文介绍换轮作业流程、珩磨装置概况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抱轴承的结构和有关限度 SS1型电力机车的轮对和牵引电机的组装关系见图1。由图1可知,轴对和电机通过抱轴瓦连接在一起。抱轴瓦由上瓦和下瓦组成。用键和螺栓把抱轴瓦和电机机座固定在一起。车轴和轮心、轮心和从动齿轮之间均系过盈配  相似文献   

13.
DF4型机车抱轴瓦受力分析与刮瓦工艺的整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DF4型机车抱轴瓦的受力以及车轴变形对抱轴瓦受力部位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刮瓦加工时应采取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20年3月20日,首批出口欧洲的铁路机车车辆用车轴在株洲中车天力锻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天力)下线。车轴是直接关系铁路机车车辆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中车天力基于成熟的车轴研发平台和精湛的车轴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制造工艺,提升车轴品质。本批出口欧洲的车轴主要技术特征如下:1)材料特征:打破国内传统工艺方法,采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车轴钢坯,在提高材料的洁净度和均质性、改善正火后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从而提高了车轴产品的竞争力。2)技术特征:执行欧洲最严车轴标准,结合BS 918275和EN 13261,覆盖了最前沿的车轴制造与检测技术要求,并通过欧标要求的1000万次极限强度疲劳试验。  相似文献   

15.
车轴不解体超声波探伤法在任何场合均可以对车轴进行不解体探伤及监视“病轴”裂纹的发展。这种探伤法1977年由铁科院研试成功,是机务段较理想的一种快速检查车轴裂纹方法。1972年我段对6Y_2型电力机车部分车轴的非齿侧轮座进行过超声波探伤,当时发现轮座内侧距边缘10~15毫米处近90%的轴产生不同深度的裂纹,退轴后电磁探伤验证无误。当时我们采用30°斜探头在抱轴颈处进行横波探伤,这种探伤法必须解体转向架和轮对,其作业过  相似文献   

16.
轮轴过盈配合面损伤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轴过盈配合面的微动损伤常常导致车轴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为了避免以往用高压退轮的方法带来的2次损伤,采用原位剖切的方法,将车轴与轮毂配合分离来观察分析轮座表面损伤的基体特征。结合对配合面的显微观测和力学分析对损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的载荷作用下,RD2型车轮与车轴轮座接触边缘发生复合微动,配合面的2个接触边缘存在一个宽度约20 mm环状磨损区域,并伴有微裂纹的形成,破坏特征完全符合微动疲劳磨损机制。评述和比较了现有的车轴抗微动损伤的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深入研究车轴损伤机制及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齿轮与车轴一般采用加热大齿轮的方式进行过盈配合连接组装.大齿轮装配过程中存在轴向尺寸控制超差、大齿轮端跳不合格及车轴在水平状态下注油扶正时大齿轮漂移等情况.文中在解决大齿轮装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整体式齿轮箱大齿轮装配工艺进行了优化.实践证明,此工艺可操作性强,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高铁车轴是高速铁路列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关系到列车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结构,世界各主要铁路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车轴强度设计方法和规范。文章对比分析了欧洲和日本的相关标准在高铁车轴设计原理上存在的差异,介绍了国内外车轴疲劳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给出了改善疲劳性能的主要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铁路熔铅浇瓦作业产生的铅烟排放净化已使用过多种方法,虽然有一定净化效率,但都有一定缺点,不能使排放有效地达到标准。近来上海东车辆段采用穿流板塔净化设备提高了铅烟净化效率,能使铅的排放稳定地达标,并且在旧轴瓦熔铅前先除去油垢,解决了由于油烟影响铅烟净化的难题,为此铁路的熔铅浇瓦铅烟污染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空心车轴的主要失效方式为疲劳失效,因此疲劳性能是车轴研制和生产中至关重要的考核指标,欧洲EN标准规定了车轴疲劳性能指标和疲劳试验的基本要求。现基于EN标准,研究制定了国内高速空心车轴全尺寸疲劳试验方法,并首次进行了国产车轴的疲劳试验。主要探讨了疲劳试件设计、考核截面位置的确定、以及疲劳载荷计算等问题。同时,分析和研究了EN标准F1轴疲劳性能指标的含义,为F1轴疲劳载荷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高速车轴疲劳试验方法的探讨和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试验方法及其技术要求是合理可行的。本研究对高速车轴的疲劳试验技术、及制定国内相应试验规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