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综合考虑不同结构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无砟板式轨道动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车辆-轨道-路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空间数值模型,分析了时速350 km/h高速列车在运营时正梯形和倒梯形形式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两种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基本上一致;倒梯形过渡段的沉降量稍大于正梯形过渡段,而正梯形过渡段比倒梯形过渡段更有利于保持轨道的平顺性;路桥连接处(桥台后5 m范围内)是整个路桥过渡段的薄弱环节,应该单独考虑其设计、施工过程。综合考虑机车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建议将路桥过渡段轨面弯折角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两个桥台和一个涵洞过渡段 ,在不同车速下的动位移和加速度的实地测试 ,得出了桥涵过渡段的动力特性 ,对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由于路桥过渡段在结构上为塑性变形和刚度突变体,因此会由于材料不同而引起线路纵向变形,以及因工后沉降差而引起轨面弯折。通过研究分析其原因,并在施工中加以改进,以期提高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在施工中的刚柔结合度。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包括正梯形和倒梯形两种过渡形式。为评价不同过渡段形式对车辆-轨道-路基过渡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轨道-路基耦合力学原理,运用MATLAB计算程序建立了列车-轨道-路基过渡段垂向耦合动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正梯形路基过渡段形式的刚度变化在纵向和深度方向比倒梯形过渡段形式更平缓,更有利于高速列车行驶的安全和平顺;过渡段3 m范围内系统动力响应变化较为剧烈,在过渡段尺寸及形状均匀段两种过渡段形式下系统动力响应无差异,在过渡段尺寸及形状变化范围内,系统动力响应表现出一定差异,且正梯形过渡段形式下动力响应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5.
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护栏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友兵  王婷静 《公路》2008,(3):197-200
在分析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护栏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护栏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平顺结合的路桥过渡段护栏。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高等级公路路桥过渡段护栏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讨论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路桥过渡段护栏的设计方案,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平顺结合的路桥过渡段护栏。  相似文献   

7.
以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为背景,基于ABAQUS和动力学理论建立列车-轨道-路桥过渡段模型,计算不同过渡段长度、不同过渡段填料弹性模量下轨道和列车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过渡段长度及填料弹性模量对轨道和列车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过渡段长度为0~20 m时,轨道和列车的动力响应随着路桥过渡段长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过渡段长度大于20 m时,轨道与列车的动力响应随着过渡段长度的增加无明显增大;随着过渡段填料弹性模量的增大,列车脱轨系数减小;过渡段填料弹性模量为80~110 MPa时,其他动力响应随填料弹性模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过渡段填料弹性模量大于140 MPa时,列车的动力响应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胡汶晗 《路基工程》2019,(2):105-109
为研究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其用于路桥过渡段的动力特性,首先开展了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其次运用ABAQUS建立了轨道-路基-过渡段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过渡段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纤维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密度大于700 kg/m3的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可满足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填料性能要求;采用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填筑过渡段时能够减少结构的振动,随着过渡段加筋泡沫轻质混凝土填料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载铁路路桥过渡段在轴重增大、速度提高情况下的变形和动力响应,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系统总结了重载铁路路桥过渡段路基纵向动力响应规律。分析表明:轴重的变化是影响动应力峰值的决定性因素;列车上桥时,动位移在距桥台0~25m范围内比较集中,变化明显,在该范围内动位移先增大,后减小,在15m左右位置动位移达到最大值。25t轴重、速度100km/h时,桥两侧点的加速度峰值均显著增加;尤其速度提高到120km/h后,影响更甚;上桥侧过渡段路基表面动位移和加速度峰值变化受轴重等因素的影响较下桥侧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桥头跳车引起的冲击荷载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设搭板的路桥过渡段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台阶高度、车速及轴重作用下不设搭板路桥过渡段的路表弯沉、基层底拉应力以及路基顶面压应变等力学响应值。结果表明:冲击荷载作用下路表弯沉、基层底拉应力及路基顶面压应变等指标均大于静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值,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在静载作用下路面力学响应值的基础上乘以相应的动载系数。  相似文献   

11.
新长线串场河特大桥桥台地基及过渡段加固处理中采用了粉桩法的黄型设计与施工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该方法的作用机理,相关设计,施工工艺,,检测手段及加固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12.
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桥过渡段出现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是:地基条件、台后填料、设计和施工等多种因素。在路桥过渡区段,对不符合高速铁路地基条件的桥头软弱地基应进行地基处理,严格控制过渡段填筑的施工技术标准,改善桥台结构形式等,以满足线路的平顺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既有线老龄桥提速改造工程,提出了迄今为止国内外铁路尚未被很好解决的但又不失一般意义的确定路桥过渡段合理长度的综合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梁波  罗强 《路基工程》1998,(3):36-41
本文从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相互作用原理出发,通过试验及分析,探讨了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使用加筋土结构形成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设计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15.
邓天棋 《路基工程》2010,(5):184-186
针对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沉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彭湖高速公路K52+830周通湾大桥过渡段为典型工点开展现场沉降观测。通过沉降计算和理论分析表明,应用指数曲线和双曲线法能较好地反映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可提高工后沉降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陈震 《路基工程》2007,(2):14-16
为预测高速铁路路基在列车荷栽下的变形,以用虚功原理建立的路基体系运动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土体本构采用Drucker—Prager模型,用ANSYS建立一双线路基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的函数加载器导入列车荷载,计算出列车以时速200km单向行驶和双向行驶两种工况时弹性、塑性状态下路基土内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并得到其时程分析结果。弹性状态下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相比吻合较好,但塑性状态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比尚有差距。所建模型及分析结果可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及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路桥过渡段沉降成因解析及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头跳车"是引发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之一,而造成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则是公路与桥梁过渡段的差异沉降。文章对路桥过渡段的差异沉降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提高路桥过渡段的平顺性,提高行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桥头跳车问题影响着铁路建设和运营,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研究,有效减轻差异沉降和桥头跳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通过建立路桥过渡段容许差异沉降计算模型,分别对路桥过渡段沉降与底宽的关系、路桥过渡段的高度与沉降的变化关系、路桥过渡段沉降与过渡段泊松比的关系、普通路堤填土弹性模量与路桥过渡段沉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桥头跳车问题还影响着铁路建设和运营,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研究,有效减轻差异沉降和桥头跳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胶新线试验段的基本情况以及试验采用的仪器和测试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不同地段通车前和通车后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20.
蒋向军 《路基工程》2023,(1):159-164
基于某沿海高速铁路采用管桩+桩帽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软土路基,建立土-路基-桥台-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高铁路基加固后的桥台及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桩和桩帽组成的新型结构对路基进行加固,可较好地控制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缩短沉降稳定时间,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