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全球经济回暖将推动航运市场需求回升 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饱受需求疲软和供给过剩的船东来说,201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缓慢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3.5%,比2012年高2个百分点,对航运市场的支持力度有限.但是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计全球贸易增长率将达到4.5%,这对供给压力较大的航运市场仍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将对不同板块的航运市场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05年国际航运市场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 《世界海运》2005,28(1):15-16
回顾2004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航运市场,展望2005年世界经济,通过对世界商船队供求平衡的分析,预测干散货航运市场、石油航运市场、集装箱航运市场的发展和趋势。2005年国际航运市场仍然是非常好的年景,但是2004年是航远市场周期的最高点,未来几年国际航运市场将是缓慢下降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
杨志 《中国水运》2002,(2):47-47
尽管面临世界经济困难,人们还是对航运的前途持乐观态度.平均来讲世界海上贸易每增长1%,就要求世界商船队额外增加7%的载重吨位.集装箱运输与航运的发展并不平行,自从60年代初出现集装箱运输后,它就越来越发展壮大和富有效率.在主要航线上集装箱船的数量飞速增长,在不到十年里已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世界贸易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带动了经济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以3%~4%增加.世界航运业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推动世界各金融业聚焦以中国为主的航运市场.据专家预测,今明两年全球新增船舶及船舶买卖等融资项目总额将达到1 130亿美元和184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8%和63%之多.  相似文献   

5.
2003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以及世界贸易自由化和一体化进程加快,海运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世界航运市场呈现"盛世"景象.尤其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成为驱动全球航运需求的主要动力来源.受此带动,2004年海运市场持续旺盛,中国航运人迎来又一丰收年.  相似文献   

6.
李源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刘方琦 《船舶》2016,(1):1-15
文章对2015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对2016年市场发展予以展望。2015年,不同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分化迹象日趋明显;油船:航运市场和新造船市场一枝独秀;箱船:航运市场低迷,运力过剩,然而2015年订单飚升(主要指超大型集装箱船),但2016年难以再现;干散货船及海工:市场低迷,订单严重下滑。新船价格持续下降。预计2016年世界经济总体略优于2015年;航运市场贸易量同比将出现增长,但难以抗衡2016年运力的大幅增长,市场供求仍失衡;预测2016年新造船市场逊于2015年,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存在局部性机会,海工市场维持弱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相关经济刺激政策的显现,航运企业的生产出现好转,重回增长轨道,但是,应清醒认识到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复苏后的航运企业有必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模式,以期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对2016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进行回顾,并展望2017年市场发展.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依然疲弱,2017年总体有所改善.2016年全球航运市场的关键词是"破产与整合",2017年是"休养生息".2016年世界新造船市场急转直下,唯有邮轮订单大幅增长;2017年新造船市场预计有所回升,但整体仍在探底中,部分船型有望率先反弹;突出新科技研发才能实现突围.  相似文献   

9.
《中国远洋航务》2008,(1):54-58
航运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具激情的产业之一. 如果单从盈利能力上看,航运业也许算不上是众多产业中的佼佼者.但是,该产业所影响到的利益群体的规模与数量,国际化程度,特别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举足轻重的角色,是任何其它一个产业都无法比拟的.如果人类能够将对于航运经济与航运科学的理解转化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航运管理手段,航运业对于人类的贡献将远远超过这个产业本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欧元区金融危机和世界大范围遭遇经济危机,导致了全世界需求和消费不断下降。但是,全世界商品的基本需求量还是巨大的,报道数据说明中国对外贸易还在不断增长,中国的集装箱运输箱量还在攀升。为了在航运市场上分得一羹,全世界所有班轮公司使出浑身解数,趁着经济不景气,也冒着变幻莫测的航运未来,瞄准可能出现经济复苏的契机,纷纷打造大船,改造旧船,航运业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