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船融资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船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造船融资对造船行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船舶工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航运企业在国内船厂订船量虽比前几年有了一定幅度提高,但同时也相应增加了在  相似文献   

2.
水运·海运     
《运输经理世界》2010,(24):15-15
中国单体规模最大船厂投入使用 12月9日,记者获悉,中国单体规模最大船厂——中船重工天津临港修造船基地投入使用。目前天潮临港修造船基地是中国单体厂区规模最大的修造船基地,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将主要生产高附加值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客滚船,修船则以10万载重吨以下的各种船舶航修、海损修理和改装为主。完全建成后,年造船能力将达到500万载重吨,修船200艘,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造船计划要点的分析,及工量、工时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DELMIA为工具的船舶建造计划仿真系统的构建方法,以DPE定义制造所需的工艺和资源,以DELMIAQUEST生成可视化解决方案。分析船舶建造计划占用资源,场地及所需时间的合理性。从而可以提高船厂的场地、设备利用率,形成合理的船厂船舶建造计划。  相似文献   

4.
德国造船市场概述当前的世界造船业,形成了以韩国、日本、中国和欧洲及其他造船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新四极”格局。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随着日、韩、中造船业的崛起,以及东欧国家造船企业开始进入国际造船市场,德国造船业在这些国家人工成本低廉等优势面前,逐渐失去了订单,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减少。但其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仍保持着领先地位,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备受亚洲船厂的关注。据CESA(欧盟造船工业协会)统计,2001~2004年德国造船三大指标(见表1),造船完工量2001~2004年基本维持在100万总吨左右,新船订单量2003、2004年增加较快,手持船舶订单创近来新高,达到302.2万总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造船计划要点的分析,及工量、工时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以DELMIA为工具的船舶建造计划仿真系统的构建方法,以DPE定义制造所需的工艺和资源,以DELMIA QUEST生成可视化解决方案。分析船舶建造计划占用资源,场地及所需时间的合理性。从而可以提高船厂的场地、设备利用率,形成合理的船厂船舶建造计划。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广西民营造船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民营船厂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广西船检机构的技术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船检机构服务民营船舶业、推动民营造船业健康发展的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内外船舶市场焦点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规划提出重点建设泉州造船项目,在沿海地区配合大型港口码头建设,改(扩、新)建大型修船坞。按照国家核准的有关规定,目前,泉州船厂造船项目已先后完成了项目规划选址、用地用海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方案以及文物考古、野生动物调查等前期工作,提交了所需的全部文件资料。  相似文献   

8.
据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和英国造船商暨修船商协会的一份联合报告称目前拆船厂大多集中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本来相当发达的东欧地区拆船厂因为受不了当地环境保护法规条列过严、罚款太高而纷纷转移到亚洲,但是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法规的逐步到位和正规实施,不久的将来,包括亚洲在内的全球拆船厂和海上设施均必须符合现代化循环技术的要求,进一步严格受制于国际社会标准化环境保护法规。  相似文献   

9.
更快中国速度折服世人从中国造船占世界造船总量的份额来看,1995年是184万吨,占世界造船总量的 5.3%; 2000年达到346.26万吨,占6.4%; 2005年突破1 200万吨,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上升到18%。中国造船产量“十五”期间接近翻了两番,让世界造船业折服。“十五”期间中国造船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大大高于世界造船总量的增长速度, 也远远高于日、韩等主要造船国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上海船舶配套产业园区:位于长兴岛中部,振华港机长兴基地和中船江南长兴造船基地之间,占地面积100公顷。该园区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服务和依靠大企业,为港口机械、造船、修船等企业提供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努力发展成为一个技术、资金、信息的聚集地。青岛海西湾船用设备制造基地:围绕海西湾造船基地的建设,一个规模庞大的船舶配套基地将在海西湾迅速成长壮大。中船重工集团公司的“六厂四所”——武汉重工铸锻公司,宜昌船舶柴油机厂、武汉船用机械公司等“六厂”,以及七二五研究所、七一九研究所等有关研发机构新增的科研系统集成、大型船用配套总装能力,正逐步向青岛转移。  相似文献   

11.
冲向第一的中国造船中国造船随着技术含量、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国际造船市场“锋芒”渐劲。根据世界上权威的交通研究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造船业最新统计数字,中国2005年承接的船舶订单有700万修正吨,以单一国家计算,中国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韩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船舶工业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行各业的大力支持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但为我国海军设计和建造了大量的新型武器装备,而且率先成为我国出口支柱产业。1994年,中国造船产量首次达到世界造船份额的5%,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国家。2005年,民船产量达到1212万载重吨,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的17%,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三造船大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广深线的电气化工程,现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95%。这条高速铁路西起广州东站,东至深圳罗湖桥,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200公里。全部工程预计明年5月竣工。 目前国内造船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现代化造船基地——上海外高桥造船基地建设项目已获国务院批准。不日即可动工兴建。该基地设计年造船180万载重吨,相当于我国1996年全年的造船量;年产低速柴油机60万马力,曲轴65根。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工程总投资约47.17亿元。  相似文献   

14.
“十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我国船舶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世界造船大国,未来五到十年,国际船舶市场仍将保持兴旺,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壮大船舶工业实力,为船舶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船舶工业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商务部统计中可以看出,2004年,我国船舶工业出口总额为31.6亿美元,“中央造船”两大集团公司出口额为16亿美元,占51%,“地方造船”出口额占49%。2005年,地方造船的出口额也未低于2004年。“地方造船“已初显魅力。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于2005年12月6日至9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造船、航运主管领导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以及举办地人民政府——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协办,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和博闻公司/海贸集团承办。  相似文献   

17.
浅谈72 000 t油轮安全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船舶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安全系统将会不断的被开发并运用到以后建造的船舶上。文章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建造的72000t油轮为例,介绍了油轮上特殊的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18.
曲轴被誉为万吨轮“心脏”(发动机)的“心脏”,但中国造船业几十年来却一直缺少这颗“中国心”。在“十五“期间,由于曲轴技术被国外公司垄断,国内造船企业被迫放弃了几百万吨造船订单。  相似文献   

19.
郑金岩 《综合运输》1997,(11):39-39
<正> 1996年是国际船舶市场在低位徘徊的1年,其间日本趁日元汇率下跌之际以低价大量接船,韩国也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恢复其与日本抗衡的价格优势,这两个造船大国夺冠之战的不断升级导致了国际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造船卫冕国——日本,新造船接单量已连续3年超过1000万总吨。1996年日本新造船接单量,获得建造许可的为401艘、约1063万总吨。在集装箱船建造方面日本亦取得成功,1996年其建造的集装箱船已占世界新造集装箱船箱位的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工程深圳至中山通道(简称"深中通道")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例特长双向8车道海底钢壳沉管隧道。2017年8月,深中通道项目钢壳沉管隧道通过专家评审;2018年3月,钢壳中标单位广船国际、黄埔文冲两家船厂联合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及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