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用于某轿车的新型磁流变悬置结构,建立了其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仿真分析数学模型,提出了模拟磁流变悬置动态特性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应用MATLAB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了不同电流强度对该悬置动态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提出磁流变减振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辨识方法,利用台架试验获取的力学特性数据,建立磁流变减振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正、逆模型,并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网络变量并优化光滑因子,GRNN模型能准确预测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和控制电流,其正、逆模型辨识精度优于BPNN模型.此外,GRNN还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收敛等特点,为磁流变减振器的准确建模与控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根据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半主动磁流变悬置结构,并简述了该悬置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ANSYS电磁场分析模块对悬置结构内部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相同磁流变液悬置结构下,不同隔板材料对磁流变液悬置磁场分布的影响,并分别测试了采用不同隔板材料时磁流变液悬置的动特性。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低磁导率铝合金隔板材料可改善悬置性能;在磁流变悬置的设计过程中引入ANSYS的电磁场分析方法可行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王戡 《汽车科技》2014,(6):14-20
本文设计了集馈能与减振功能于一体的磁流变减振器,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馈能式磁流变悬架系统能量流动路径,提出了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自供电准则。通过建立1/4馈能式悬架系统模型和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减振器控制器进行仿真分析,以确定所设计的磁流变减振器在不同路面激励下的自供电工作范围。  相似文献   

5.
汽车发动机磁流变悬置隔振效果试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采用四端参数法对加速度振级落差模型进行理论推导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测量、易操作的加速度振级落差对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进行试验评估。汽车发动机分别采用橡胶悬置及磁流变悬置,对采集得到的动态激振力数据进行了自功率谱函数估计,对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并根据加速度频谱中二阶主频处的数据对悬置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磁流变悬置不仅被动隔振效果的评估结果优于橡胶悬置,而且发动机低速段采用较大电流、高速段采用小电流的控制策略使得隔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7.
动力总成悬置元件特性对整车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史文库  孔祥瑞 《汽车工程》1997,19(2):103-107,102
本文建立了轿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实车测试分析了怠速工况下液压悬置和橡胶悬置元件对整车振动的影响。试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所建模型与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可用于分析轿车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某乘用车整车怠速抖动问题,首先通过振动测试确定抖动问题的频率和阶次,通过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刚体模态试验,研究抖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利用CAE仿真手段进行悬置刚度灵敏度分析,然后对悬置元件进行刚度检测进一步确认悬置刚度问题,最后通过重新匹配悬置解决了抖动问题。本研究对解决整车怠速抖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振动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发动机激振力及动力学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出了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振动控制的半主动模糊PID控制器,并运用MATLAB/Simulink对隔振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与橡胶隔振垫和PID控制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的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动机有更明显的隔振效果,表明了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发动机上运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6自由度(DOF)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车身、悬架和车轮的影响,建立整车16 DOF分析模型,并以某款车型搭载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6 DOF模型和16 DOF模型计算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和能量分布,并将两者的模态频率计算值与实车上的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6 DOF模型的振动频率计算值与试验值更加接近,相较于目前广泛使用的6 DOF模型,能够更好地评估悬置系统的设计状态。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主动悬置模糊PID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海涛  史文库  林逸 《汽车工程》2007,29(11):987-990
应用模糊控制算法对发动机悬置主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为主动悬置系统设计了一种混合型模糊PID控制器。系统隔振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的主动悬置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振动向车身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闵海涛  史文库  隋华 《汽车工程》2004,26(6):671-674,749
压电作动器是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通过施加外部电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它是一种易于控制的、较理想的精密电驱动微位移作动器,具有响应速度快、发热少、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在主动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文中介绍了它在发动机主动悬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LMS自适应前馈控制、LQR控制和模糊PID控制3种方法对发动机电磁式主动悬置进行研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主动悬置控制系统模型,并以车身垂向加速度为性能指标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了采用上述3种控制方法时主动悬置的隔振能力、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主动悬置的控制上模糊PID控制方法优于其他两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主动控制悬置是解决提高环保性能、降低燃耗要求与降低汽车振动噪声、满足发动机高水平振动控制的要求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发动机主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常用的主动控制悬置技术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发动机主动控制悬置是未来发动机悬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发动机工作时引起的整车振动,提出了使用多通道滤波x-LMS (MFXLMS) 算法作为主动悬置系统的控制算法。以发动机转速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主动悬置安装位置下方的两路加速度信号作为误差信号。根据算法完成试验平台搭建。采用白噪声电压信号作为输入激励,通过 LMS算法离线辨识得到主动悬置到加速度传感器的多路次级通道,在dSPACE上完成实车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FXLMS算法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发动机不同转速工况下引起的测点加速度响应,提高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液压悬置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民  林逸  马铁利  朱启昕 《汽车工程》2001,23(6):381-384
液压悬置是一种先进的减振系统,其动态特性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NVH性能有很人影响。但是液压悬置的动态特性非常复杂,既具有频变特性,又具有非线性特性。本文基于系统辨识及数值分析理论,提出了模拟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一种数值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对某乘用车的液压悬置元件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试验得到它的动态特性曲线;然后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以揭示其动刚度、阻尼滞后角随激励频率、振幅而变化的规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研究了等效泵压面积、解耦盘截面积和解耦盘自由间隙对其幅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