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浅水航区使用的平头船进行阻力特性剖析,倡导使用尖头船以更适应浅水航区的航道要求。并对浅水航区船舶的艏艉部形状以及船型系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洪成珠 《天津航海》2010,(2):20-20,39
自航式挖泥船艉密封工作环境恶劣,使用寿命普遍较低,经常发生因为艉密封漏油,需要紧急进坞的现象,增加了船舶的运营成本,降低了船舶的生产率。文章从自航式挖泥船艉密封的工作特点、使用寿命较低的成因、在日常管理当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说明,并试图找出一些合适的解决办法,以延长自航式挖泥船艉密封的使用寿命。对不同的船舶来说,艉密封是有差异的,具体实施还要因船而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一艘18万吨散货船,进行了包括船模阻力试验、螺旋桨敞水试验、船模自航试验在内的水池试验,并进行了设计阶段的EEDI计算与验证。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吃水状态下的艉部螺旋桨前置导流装置的节能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船满足EEDI要求,导流装置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船艇》1987,(9)
美国“菲利普”号海洋调查船是一艘能竖起来的船。它在航行、停泊时与普通船只一样,但在工作时,对船艉注大量海水进行压舱使船艉沉入水、船艏露出水面,使船形成竖立式。该船上的设备都安装在转轴上,当船竖起,都相应转90°。该船排水量为2000吨,总长108米,无自航力。该船呈竖直时  相似文献   

5.
在双向航行极地船舶的基本设计与线型优化阶段,需要对艉部先行模式下的冰阻力进行可靠的试验预报。吊舱与螺旋桨对艉部船-冰作用存在影响,但现有试验规程尚未合理考虑在该影响下船舶冰阻力的变化。以中国双向航行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为原型开展冰水池模型试验,对艉部先行模式下连续破除平整冰的过程进行了模拟。通过水上-水下联合摄录设备观测了船尾前冰层的破坏现象,并描述了螺旋桨对艉部船-冰作用的影响;结合艉部先行试验数据,提出了艉部先行模式下确定冰阻力的推荐方法,为艉部先行模式下的船舶冰阻力试验预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江苏船舶》2017,(3):13-16
由软刚臂系泊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在渤海海域应用十分广泛,艉部推力在软钢臂的安装与解脱、自航、定点排污和避碰等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艉部推力对FPSO的自航能力、系泊状态下纵向和横向运动及水平系泊力、自由状态下的运动产生的影响,从而论证艉部推力存在的必要性。结果表明:艉部推力可为FPSO提供自航能力,对系泊状态下的纵向运动影响很小,反而会增大水平系泊力,对横向运动和自由状态下的运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任成德 《江苏船舶》2019,36(1):29-31
为提高船舶装载容积率,尽可能增大货舱区主尺度,以大件运输船轴系设计为例,提出了一种双机双桨船轴系布置、轴系设计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变船壳艉部线型,形成双隧道式船艉;合理布置机舱,使主机组后移、缩短轴系长度等。经初步校核,其结果完全满足规范及强度要求,说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500m^3开体泥驳是一艘由两个对称浮体构成的驳船,主要用于在沿海、内河港口、码头工地装载运输泥沙、石块,并在水上卸泥、抛石施工作业。由于该船本身无白航能力,靠拖船拖航,不能满足实际营运需要,船东决定将其由驳船改为自航机动船,并委托我所进行改装设计。  相似文献   

9.
由广东省江门船厂设计并建造的280客位钢质内河客船,自1980年以来已完工交船12艘。该船按照《长江水系钢船建造规范》(1978年版)对B级航区要求进行设计,采用单甲板、单底,横骨架式,艏柱呈前倾,巡洋舰艉,单舵、  相似文献   

10.
36米打桩船     
此船为非自航式打桩船,兼作起重船用,适用区域为沿海各港口,并可在Ⅲ类航区的岛屿及海边供建造码头使用。该船系上海船舶设计院设计,大连造船厂先后建造了4艘。其船体主要尺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