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汽车知识》2008,(10):66-67
四驱车也叫“4×4”。4×4这个名称的起源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指四个车轮均有动力驱动的车辆。4×2则是四个车轮中只有两个车轮有动力驱动的车,不管它们是前轮驱动还是后轮驱动。6×6则指在三个独立驱动桥上的六个车轮都有动力驱动的车。  相似文献   

2.
在对车辆电驱动系统现有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种电驱动系统的优缺点,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目前应用广泛,而车轮独立驱动系统由于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将是未来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低速马达驱动装置 低速马达驱动装置即为低速大扭矩马达,用于车轮驱动有时配装有用于驱动轮安装及承受非扭矩负荷的机构、制动器等.由于直接驱动车辆,要求马达有大的输出扭矩及低速驱动能力,因此马达的排量较大,根据车辆功率不同,一般排量为数百至数千毫升,甚至更大;最低稳定转速应为1~2r/min,启动效率应为90%左右.其最高转速一般不存在太大问题,因为工程车辆车轮的最高转速并不太高.归类为低速大扭矩的液压马达种类较多,对其特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辆驱动防滑控制中存在的系统响应惯性大及输入受限等问题,以车轮实时滑移率和路面条件提供的参考滑移率之差为控制变量,以受扭矩特性限制的电机输出力矩为系统输入,设计一种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并引入饱和函数,削弱系统响应时产生的振荡。通过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在输入受限的情况下很好地跟踪路面参考滑移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传统燃油车辆的驱动系统是依靠发动机发出动力,通过减速器和差速器将动力传给车轮,借助机械操作系统实现人机对话,控制车辆.  相似文献   

6.
9.3液压车辆独立的制动装置 液压车辆独立的制动装置分为停车和行车2种.停车制动分为中央传动轴制动(马达中央驱动车辆)和终端减速机常闭式机械制动(车轮独立驱动车辆)2种;行车制动均为终端车轮制动方式,由制动动力不同又分为气压制动,气推油制动和液压制动.液压车辆具有方便的液压油源,从逻辑上讲选用液压制动乃顺理成章.与气压制动相比,液压制动有以下优点: (1)可以利用现有的液压泵(如转向及辅助工作泵)和油箱供油,无须另设制动动力源.  相似文献   

7.
多轴驱动车辆的扭矩优化分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证明,制约多轴驱动车辆发展的问题之一是驱动扭矩的鸽合理分配技术。文中在假定所有轮胎具有个同滚动半径,同一车轴的左右轮胎爱力状态相同的前提下,以牵引功率最大,对多轴驱动车辆的驱动扭矩做了优化分配。通过分析得出,在一般路面正常行驶时,只有保证分配到各个驱动车轮的扭矩与各自的轴荷相匹配时,汽车才具有最小的功率循环及最高的牵引效率。  相似文献   

8.
混合驱动汽车是一种采用混合电力驱动系统(简称混合驱动系统)的汽车。该系统由一台普通内燃机(柴油机)或燃料电池、一台发电机、一个电池组及若干电动机组成。发电机在内燃机驱动下向电池组充电,电池组则将电能供给电动机,由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与用普通内燃机及全电动车辆相比,混合驱动车辆具有以下优点:车辆燃油消耗量减少,效率提高;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车辆动力性增加;  相似文献   

9.
针对分布式驱动车辆转向工况在低速下期望提高转向机动性能,高速下期望保证行驶稳定性的需求,充分考虑转向行驶内外侧车轮的转向关系以及车辆动力学,制定了适应车速变化的四轮转矩分配策略,建立了四轮轮毂电机驱动模型以及二自由度参考模型。为了改善分布式驱动转向机动性能,建立自抗扰控制器调整内外侧车轮转矩,形成合理的转速差,减小转向半径,以提高转向机动性;对于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的需求,通过二次规划方法优化分配各车轮驱动力矩,分析轮胎纵横向附着裕度建立目标函数,并加入附加横摆力矩和路面附着力的限制,进行车轮驱动转矩的在线优化分配,提高车辆转向行驶的稳定性;另外为避免2种控制模式转换时驱动转矩突变,根据车速和稳定性参数制定模糊规则决策2种模式的协调系数,保证2种控制模式的平滑过渡。基于CarSim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并搭建硬件在环平台进行试验,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速转向工况下,提出的分配策略能够调节内外侧车轮产生差速效果,与转矩平均分配的策略相比,转向半径有所减小,提高车辆机动性;高速转向工况下,分配策略能够保证车辆稳定转向,与未考虑稳定性控制的分配策略相比,能更好地跟踪目标轨迹,且横摆角速度控制在参考横摆角速度附近,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吴文刚 《汽车运用》2011,(10):49-49
故障现象:一辆装用自动挡变速器的捷达轿车,无论在前进挡还是倒挡都无法起步.挂N挡推行,车辆也无法移动。故障检查:为了使车辆移动.松开制动主缸出油口接头.放出制动液。此时,制动踏板可以踩下,车辆也可以推动。把车用举升机举起,转动车轮检查.发现4个车轮的转动阻力都比较大.都有制动拖滞现象。将真空助力器上固定制动主缸的螺母松开.使制动主缸与真空助力器分离,检查4个车轮的拖滞情况,发现4个车轮均转动自如。踩制动踏板,  相似文献   

11.
首先建立了八轴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质心侧偏角的差动转向双层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器以质心侧偏角及其变化率和前轮转角为输入,采用模糊控制生成机械转向桥和差动转向桥的转向中心相对位置,从而获得后桥转向参考转向角;下层控制器以上层转向参考角为控制目标,采用增量式数字PI控制得到后桥电机的差动转矩。最后选取中高速工况,进行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后桥差动转向控制效果和实时性。结果表明,与理想阿克曼转向策略相比,该策略能有效减小车辆转向过程中质心侧偏角,并保证了转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正>四轮驱动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指车辆的前后4个车轮都是驱动轮的系统,由于汽车仅通过轮胎的很小面积与路面接触,如果将汽车的驱动力矩均匀的分配给4个车轮而不是2个车轮,就会极大的改善汽车的行驶能力和操控性,这样当汽车在雨天、雪地和复杂路况行驶时的牵引力和通过性就会显著的提高。四轮驱动的表示方法一般是4×4或是4WD。只要汽车上有这样的标注符号都是配置有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7,(3):25-25
在《三菱汽车》展示的CT概念车[见上图]上。人们看不到许多传统的PT硬件,因为在它的每一个车轮轮毂内都安装了一台驱动电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动力系统,该车前轴采用集中式驱动电机,后轮采用两个轮毂电机驱动,实现车辆的两驱和四驱行驶模式。为保证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平稳行驶,提出基于滑转率均衡控制的扭矩分配策略,来获得车辆转弯时的最佳驱动与制动能力,并对电池充放电功率进行合理限制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根据样车的道路试验结果显示,电机扭矩能够根据方向盘转角实时地进行扭矩调整满足车轮差速控制,根据试验结果得知,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四轮转矩分配和差动转向,提升整车的动力学控制性能和经济性,但是四轮转矩独立可控的特点也对功能安全提出挑战。当前轮单侧电机出现执行器故障失效情况时,不仅会产生附加横摆力矩降低车辆安全性,差动转向功能的存在还会使车辆严重偏航。基于此,在设计分布式驱动-线控转向一体化底盘的基础上,基于功能安全提出一种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失效补偿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分布式驱动失效动力学模型,分析前轮失效对车辆状态的影响机理,发现单一的驱动转矩截断控制无法满足车辆状态修正需求;其次设计一套备用的线控转向结构,通过变截距滑模控制算法提高切换状态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转角跟踪性能,并用台架试验验证跟踪的准确性;然后设计自适应失效诊断观测器实时诊断驱动系统的电机故障,在将对应轮进行驱动转矩截断后,通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车轮转矩重新分配实现纵向和侧向的状态跟踪;最后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所提失效补偿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前轮单侧电机失效后,备用的线控转向系统能及时矫正前轮转角,所提出的失效补偿控制策略能够快速恢复车辆的稳定性和路径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E-tronS车型的推出,Audi公司成为首家将配备有三电机和电动扭矩矢量控制技术电驱动系统投入批量生产的大型制造商。后驱动双同轴电机是对E-tron系列电驱动系统的完善,并且能向车辆垂直轴施加巨大的偏航力矩。  相似文献   

17.
专利名称:车轮的动力驱动装置 专利申请号:91106870 公开号:1073141 申请人:篮从善 一种车轮的动力驱动装置,可以由任何动力驱动,它的传动机构与车辆轮毂结合在一起.一个车辆可以由一个动力驱动,也可以由两个动力驱动.……  相似文献   

18.
<正>相对于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来说,全轮驱动具有如下优点:a提供更加稳定的驱动性能和稳定性能;b减小了分配到单个车轮的驱动力,可获得更多的侧向稳定性;c更利于越野和爬坡;d更利于急加速。昂科威装配的全轮驱动系统是基于前驱车的适时驱动系统。共有两种配置,不同之处在于后驱动桥(后驱模块总成)。在高配的车辆上还配有让驾驶员主动参与驱动力分配控制的开关(如图58所示)。昂科威的全轮驱动系统是通用全新开发的驱动系统,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19.
工程机械底盘液压驱动装置性能分析(14)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2液压驱动车辆的制动装置 9.2.1影响车辆液压制动的因素 行走车辆的闭式液压驱动系统在回路的进、出口两端都可以输出功率.在标准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功率传输有牵引和制动两种模式.牵引工况下,能量由发动机输出,经泵、马达,然后经过车轮或履带最终传至地面.制动工况下的功率传输与牵引相反.所有行走车辆闭式液压系统均会受到牵引和制动模式的影响.当行走车辆迅速减速或下坡滑行时制动模式经常出现,这种工况常称为动刹车或下坡刹车.  相似文献   

20.
8.2.2.3四轮串、并联驱动方式 这是一种利用定量马达减速驱动装置组成串、并联油路来进行速度变换的驱动方式.这种驱动方式特点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结构形式为四马达排量相等,四车轮相同,类似于四轮对称驱动方式,差异只是选用定量马达依靠串、并联构成二级档位,高低档之间速比为2:1.这种串、并联驱动方式适合于作业工况和行驶工况差别明显的非牵引车辆或小功率牵引车辆,一档用于作业,二档用于行驶,性能基本上与两级变量马达装置组成的四轮对称驱动方式相同.图41和图42显示了2种回路形式的四轮串、并联驱动方式工作原理图(图中仅表示了车辆一个桥上的左、右侧两马达,同一侧前后两马达始终为并联关系),这是一种单泵四马达系统,为了提高二档牵引力和速度,多选用高压力、高转速的中速马达减速驱动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