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引起业内普遍关注的上海港政企分开改革,最近逐渐浮出水面,4月上旬正式亮相。近日记者采访了新机构的两位负责同志,他们从不同角度谈论他们的发展目标。 许培星局长:建设法制型服务型责任型港口管理局 通过此次上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上海港将实现一个机构统一行使港口港政和航运管理,并分离原上海港务局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众多的沿海港口来说,上海港依然是一个出色的领跑者。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箱,不仅继续位居中国港口的榜首,同时再次领衔世界第一大货运港、第三大集装箱港。站在中国与全球港口的最高点上,上海港面对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更有行进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征程中的挑战,作为上海港口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港口行政管理在应对新的挑战中无疑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远洋航务》2006,(3):93-9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海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扒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4.
《中国港口》2006,(4):40-4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海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困港口法》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5.
对于中国众多的沿海港口来说,上海港依然是一个出色的领跑者。200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箱,不仅继续位居中国港口的榜首,同时再次领衔世界第一大货运港、第三大集装箱港。站在中国与全球港口的最高点上,上海港面对的不仅是鲜花和掌声,更有行进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征程中的挑战,作为上海港口持续发展的“软实力”,港口行政管理在应对新的挑战中无疑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辞旧迎新之际,上海市港口管理局许培星局长接受了本刊独家专访。《中国远洋航务》∶上海港已连续多年创下中国乃至全球单一港口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海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港航安全管理是港口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港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政企分开,港航安全如何管理是随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其中,港航安全管理体制更是不可避免地被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8.
招聘启示     
创新是提升港口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按市委、市府的要求,坚持创新谋发展,坚持“两个转变、两个创新、两个提高、两个推进和一个确保”,即转交港口发展观念和港口行政管理理念,创新港口发展模式和港口行政管理模武,提高港口发展质量和港口行政管理效率,加快推进创新型港口建设步伐和区域港口一体化进程,确保2010年初步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初步建立了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新机制;二是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港航领域专家咨询队伍;三是组织完成了一批科研项目,包括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港口行政管理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的软课题研究项目;四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是港航管理工作取得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自主创新成果,如率先制定了《上海港口章程》,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上海港口条例》等.  相似文献   

9.
王军 《中国港口》2003,(6):36-36
<正> 一、当前上海港口岸线管理的依据和主要措施 上海港现行管理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安全法》、《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上海港口暂行管理办法》、《上海港港章》,以及“八五”期间制订的《上海港口岸线管理办法》《上海港口岸线使用费征收暂行办法》和其他有关法规。港政管理主要原则:首先,岸线是国家的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有偿使用;其次,先规划后建设;第三,强化执法、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基本程序管理;第四,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工作,使岸线使用单位理解而服从于管理;第五,加强协调管理;第六,开展调查研究,强化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1日,中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颁布并施行<上海港口条例>.这是<港口法>实施两年多来,我国港口业第一个依据<港口法>等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港口行政管理的专门法规.虽然是具有上海港口鲜明特征的地方法规,但其立法过程、法规条文、内容特征以及操作性等,无疑会成为我国港航管理部门、业内同仁和码头经营人,乃至中外船东关注及借鉴的热点.<上海港口条例>颁施行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上海港正在积极兴建新的万吨级泊位,同时对老码头进行技术改造,建立新作业区,鼓励货主自建专用码头和筹建新港区等。但作者认为,由于受长江口航道的水深限制,上海港难以成为西太平洋的枢纽大港。为了充分发挥上海市的优势,又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作者建议上海与拥有自然深水区域的毗邻舟山市开展横向合作,在舟山岛西南的野鸭山水域建立联合港区,建议由上海的电力企业、海运局、港务局和舟山市建立煤炭联运集团,由上海的钢铁企业、远洋运输公司、港务局、梅山钢铁公司和舟山市建立钢铁矿石联运集团。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服务型海事是深入贯彻落实交通部党组提出的“三个服务”理念的体现,也是海事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提出加快海事职能转型是建设服务型海事的关键,并就如何创新服务理念、建设服务型海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中海与中船岸线衔接处若干情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青  杨春义  厉建祥 《水运工程》2007,(5):57-58,97
为支持上海市举办2010年世博会,遵循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海集团、中船集团在长兴岛修建基地码头,以充分利用国家宝贵岸线资源,提高岸线利用率及使用灵活性为原则,从多个角度对该段衔接处的岸线规划情况进行多方案深入探讨,以期求得岸线最佳使用效果,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然而实务界却将这一制度狭隘的适用于行政处罚领域。分析认为,海事行政许可裁量基准对于统一海事行政执法标准、避免权力滥用以及提升许可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策略上,应当明确基准的制定主体、生成路径以及基本格式和内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海事行政许可裁量基准的初步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枢纽港、航运中心和城市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间的相互关系,说明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建立,必须以发达的航运业为基础,而枢纽港建设是航运发展、航运中心建立的关键。上海枢纽港的建设,有利于增强与亚太地区其它中心港、枢纽港的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参与世界集装箱运输大循环,有利于加快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建立,促进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文章从上海及周边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等方面阐述了上海建设国际枢纽港的可能性,最后指出了拓宽融资渠道,加快上海枢纽港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强 《船舶工程》2002,(2):54-57
介绍了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面对严峻的国际造船形势,以创新思路,为其现代化的大型船舶总装厂构筑起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先进的企业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昂首阔步地参与国际造船业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7.
陈照玉 《水运工程》2013,(10):180-184
结合上海芦潮港仓储和加工产业发展需要,从有利于洋山港区物流配套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上海中远集运临港 国际物流中心建筑项目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及建筑形式和建筑功能的和谐统一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本项目平面布局、 交通组织以及各建筑单体功能设计的优化,力求打造一个新型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8.
用市区供电对靠港船舶直接供电,对建设环保型港口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上海外高桥六期码头岸电试点项目的方案。对上海港岸电主要参数方案进行了论证,如上海港外六期码头供电能力,集装箱船舶接入岸电情况等。论证了上海港岸电系统方案。分析了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周翔 《世界海运》2010,33(3):26-29
发展航运服务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就要打造健全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在形成航运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发展融合衍生的新型、高端航运服务业。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农产品外贸物流的实际,提出了依托港口资源,建立以港口为核心,涵盖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物流商及出口商在内的物流协作体系,即构建跨区域农产品虚拟物流协作体系。阐述了农产品虚拟物流协作的概念,寻求了其理论基础,最后阐述了构建跨区域虚拟物流协作平台的做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