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汽车操纵性评价的发展,研究意义与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阵内外汽车操纵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发展过程,并介绍了驾驶员一汽车-道路闭环操纵系统操纵性评价研究的意义,还阐述了汽车操纵性评价中的基本问题,以及今后仍需大量深入进行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2.
汽车操纵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1,23(1):1-4,52
本文研究了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的各个单项指标。增加了某些单项评价指标,验证了在汽车设计中仅有几个单项指标就可确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结论;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单项评价指标也做了补充;并对汽车的开环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的驾驶员-汽车闭环系统操纵性综合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联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自由度汽车操纵动力学模型和汽车开环系统操纵性、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加权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及考虑各种车速重要性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应用复合形法,对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行的联合优化实例表明,利用所提出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实现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在所有车速范围内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宗长富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0,22(5):289-292,309
本文介绍了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主观评价方法,探讨了影响主观评价的因素。利用吉林工业大学的开发型车辆驾驶模拟器进行了汽车稳定性的主观评价试验,采用一对一即时比较法实现了14个车辆方案易操纵性的驾驶员主观评价排序,并进行了操纵稳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中间位置转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纵稳定性中间位置转向试验最初是由美国德尔福公司制定的,是汽车在高速行驶条件下操纵性和稳定性的重要评价方法。通过试验的原始数据可以绘制出转向盘转角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转向盘力矩与转向盘转角等多条特性曲线,以作为不同的评价指标。以CAll41载货汽车作为实例分析,发现该车转向干摩擦偏大,转向刚度偏低,高速行驶时的非线性路感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6.
八、汽车转向操纵性试验方法(一)试验目的汽车转向操纵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随着公路条件的改善,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汽车转向操纵性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它不仅直接影响驾驶人员的疲劳和行车安全,而且还影响其他性能的发挥,如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平顺性能、越野性能等。通过测定汽车转向操纵性能的有关参数,全面地评价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影响转向操纵性能的因素较多,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所述内容仅适用于中吨位载重汽车的机械式转向。另外,对有些较重要参数的测定方法(转向系刚性、效率、转向轮运动轨迹即“过度-不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汽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从整车技术来看,由于大量的使用微电脑技术,汽车具备了很多自动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汽车应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操纵性是指汽车应具有能准确按驾驶人操纵的方向作直线或转弯行驶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汽车应具有能抵抗因路面不平、弯道坡度、雨雪路滑等外部因素干扰试图改变行驶方向的能力。操纵性和稳定性是相互依存、密切相连的,操纵不当会造成稳定性下降,引起汽车侧滑、急转、甩尾等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汽车减振器的效能,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提高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应按有关规定适时对其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10.
基于Matlab的ABS不同控制方式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能实时控制车辆产生最佳的制动力矩,避免产生过大的车轮滑移,从而保持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文中分别采用PID控制、逻辑开关控制两种方法对单轮汽车模型进行了模拟仿真。然后与没有ABS的情况进行对比,通过对仿真图形曲线的分析,得出ABS的防抱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的控制原理,控制策略,控制逻辑和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动力学稳定性控制能够改善车辆在高速下或在滑路上转向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纯电动汽车由电机直接驱动车辆,电机具备转矩动态响应快、低速时输出大转矩特性,对电机转矩控制不合理会造成车辆纵向窜动、驾乘人员眩晕的不适驾乘体验。基于纯电动汽车,对车辆驾驶性评价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驾驶性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驾驶性评价工况、主观评价指标、客观评价指标,同时根据客观评价方法可进行驾驶性验证优化,提升车辆驾驶性能及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电动助力转向中间位置转向感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转向感觉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转向盘中间位置的转向主观感受是汽车转向感觉研究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驾驶员对稳定性、安全性和行驶的判断,研究通过整车中间位置转向感觉主观评价试验,介绍了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对客观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分别研究了中间位置转向灵敏程度,转向手力特性,以及中间位置行驶时的汽车响应特性等三方面的客观评价指标.应用这些指标参数,可以系统全面的评定EPS中间位置转向感觉,指导EPS与整车的匹配开发,以获得更适宜的中间位置转向感觉.  相似文献   

14.
顾严平  彭莫 《汽车技术》1996,(2):13-17,60
汽车横向稳定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特别是对于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都很高的轿车,则更是必需的元件之一。本文提出了汽车稳定器的设计规范,并建立了多种结构形式稳定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试验的实现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弯道制动试验是极其危险的,而通过弯道制动过程仿真来研究汽车的制动性能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ADAMS-VIEW中建立汽车前悬架、转向系、驱动桥、后悬架及轮胎等模型,并考虑了链接中弹性衬套的影响,建立整车虚拟样机。对转弯制动、直线制动等工况进行仿真,并将试验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证明整车模型有较高的精度,仿真方法是正确的,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及交通运输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从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的组织实施、评价结果运用,以及考试、报名和成绩管理等方面作了阐述,期望为内蒙古自治区机动车检测维修行业从业人员和高职汽车专业学生了解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树新 《汽车技术》1995,(12):16-17,33
“1/3倍频带分别评价法”、“总加权值评价法”和“1/2总加权值评价法”,是目前常用的三种评价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方法。对此三种方法作了简要的论述,以实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和应用局限性,并就如何评价汽车的行驶平顺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e improvements of ride comfort and vehicle maneuverability in the vehicle design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an active suspension. However, the problems in such a control are the complex control logic because of the control laws incompatible with the improvements of rid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and the cost increase because of various sensors to be attached. Therefore, we examined the control abilities of rid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on a unique control law using frequency shaped LQ, and controll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ire and road without a road displacement sensor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The improvements of ride comfort and vehicle maneuverability in the vehicle design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an active suspension. However, the problems in such a control are the complex control logic because of the control laws incompatible with the improvements of rid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and the cost increase because of various sensors to be attached. Therefore, we examined the control abilities of ride comfort and maneuverability on a unique control law using frequency shaped LQ, and controll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ire and road without a road displacement sensor  相似文献   

20.
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对汽车的各项指标(主观评价指标和客观评价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评价,将多项评价指标综合成一个能从整体上衡量指标相对优劣的单一指标,即线性加权和Ei-o根据Ei值的大小,判断汽车综合指标相对目标车综合指标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