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各项材料性能、施工方式对彩色微表处技术的具体影响,提升彩色微表处技术的施工质量,在总结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的技术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材料技术指标要求,并结合以往实体工程经验,确定了彩色微表处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给出了保养建议。结论显示,符合本文所述要求进行选材与施工的彩色微表处具有防滑耐磨、成本低廉、施工便利及开放时间短等优点。因此,通过研究总结所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可为今后彩色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的推广应用积累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
微表处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室内试验,以确定乳化沥青和混合料配方,其中混合料拌和试验对于微表处施工格外重要,而影响拌和的因素很多,导致常规试验无法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的作用以及显著性。该文基于正交试验方法,探讨影响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用于指导微表处施工。  相似文献   

3.
现有微表处技术指南中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影响了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出在“图解法”确定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范围内,采用低温弯曲试验峰值弯拉应变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作为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经室内试验验证,该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提出了采用拌和试验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流体含量和水泥用量,在此基础上采用60℃单轴贯入试验峰值剪切强度确定微表处混合料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进而采用MMLS3加速加载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低温弯曲试验验证了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同时和"图解法"确定的乳化沥青用量进行了比较。经室内试验验证,表明该法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传统微表处易产生噪声污染的不足,结合江西省某高速公路车辙填补和低噪音纤维微表处罩面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与现场检测,对微表处、纤维微表处和低噪音纤维微表处的性能和表面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微表处和纤维微表处相比,低噪音纤维微表处降低噪音的效果明显,其混合料的凝聚力和抗水损性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行微表处配合比设计对微表处路段在施工中、施工后发生病害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将飞散试验引入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可行性,并提出改进微表处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外公路》2021,41(4):307-312
针对普通微表处抗裂性能和抗车辙能力等的不足,室内采用微表处常规试验和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及汉堡车辙试验(HWTD),对比分析水性环氧乳化沥青、SBS改性乳化沥青和纤维改善微表处性能效果的优劣;并探讨纤维掺量变化对微表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结合料类型或添加纤维稳定剂均能提升微表处的相关性能,其中纤维的整体改善效果相对最好,尤其是低温性能,且能够兼顾改善微表处的各项性能。玄武岩纤维微表处在抗车辙性能和成本造价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耐磨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等略差于聚丙烯纤维微表处,通过剂量优化玄武岩纤维微表处的整体性能仍优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微表处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根据微表处性能变化和经济因素,推荐微表处中纤维的掺量为0.10%~0.20%。  相似文献   

8.
旧路面上铺筑微表处层后,结构层之间的适应性对微表处层的受力状况影响极大。在分析微表处材料的技术特征和基本性能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微表处层层底拉应力、剪应力、弯沉值分析纤维微表处与旧路之间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偏载下纤维微表处的力学响应显著大于正载;裂缝宽度超过2 mm 后微表处层底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剪应力急剧增大,纤维微表处更适用于旧路面路表裂缝在2 mm以内的路况条件;随着旧路顶面模量的增大,微表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随之减弱。因此,尽早采用纤维微表处养护旧路面有利于增强结构层之间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低噪声微表处与传统微表处一样具有良好的抗滑和防水性能,同时与传统微表处相比,行车噪音较小。该文通过总结低噪声微表处室内试验、试验路段施工及路用性能检测结果,对低噪声微表处技术的设计原理、适用条件,以及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低噪声微表处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表处的应用实例,对微表处施工技术进行阐述,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施工及注意事项和微表处使用情况等方面介绍了微表处在高等级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微表处集料级配和结构以及微表处施工工艺的特点,分析了微表处及其所用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的特殊性能,特别是揭示了不同摊铺厚度微表处的高低温特性、抗车辙特性、粘弹塑特性、强度特性、密水特性、噪声及抗滑特性,进而指出了如何合理选择和使用微表处。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17,(4)
探讨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用于微表处混合料的可行性,基于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研究了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施工性能、耐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降噪性及长期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工作性能良好,能满足微表处混合料快速开放的要求。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其耐磨耗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优于SBS改性微表处混合料。随着橡胶粉掺量增大微表处混合料吸声系数呈二次函数关系增大,相比SBS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在800~1 0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8%~15%,1 000~1 500 Hz振动频率范围内,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吸声系数可增大16%~24%,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可大幅度降低传统微表处的噪音,具有优良的降噪功能。工程实践表明,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与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黏附状况良好,施工性能好,采用橡胶粉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表处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然而对于高温多雨的广东地区,微表处罩面存在噪声大、耐磨耗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严重阻碍该技术在广东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推广应用。为此,研究开发了低噪声耐磨耗微表处技术—高性能橡胶微表处,通过室内湿轮磨耗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表明:高性能橡胶微表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橡胶微表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该文通过微表处技术在沪嘉高速公路上应用的实例,阐明了微表处技术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述了微表处技术作为预防性养护的作用,对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条件、实施效果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现行微表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文章提出增加肯塔堡飞散实验以确定沥青的最小用量。提出以曲线拐点来作为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最小沥青用量,也可把此值作为最佳沥青用量值。  相似文献   

16.
废旧橡胶粉微表处混合料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废旧胶粉干法微表处技术进行研究,包括其性能指标(粘聚力、变形率及粘砂量)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对比研究和通过试验得到的胶粉干法微表处的最佳设计方案.将胶粉干法微表处与普通微表处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胶粉干法微表处技术具有明显的路用优势.  相似文献   

17.
易征  周娜 《公路与汽运》2013,(6):150-152
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是影响微表处混合料施工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微表处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及拌和与施工过程中的气候环境。文中主要从微表处混合料材料及配合比出发,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6):340-344
采用MS-Ⅲ和MS-Ⅳ两种级配,将不同掺量的再生料添加至两种级配的微表处混合料中,之后再进行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试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再生料微表处混合料的用水量和用油量小于新微表处混合料;再生料微表处混合料的黏聚力低于新微表处混合料。为使微表处结构更紧密,黏聚力增加,并提前开放交通,可用吨位较大的胶轮压路机碾压路面。  相似文献   

19.
微表处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一种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现已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与国外微表处相比,中国微表处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仅有3年左右的使用寿命。文中从原材料选择、矿料级配、碾压方案等角度入手,研究高性能微表处,延长其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