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有摩擦的刚体碰冲动力学基本方程式,并用作者提出的沿接触面切向有摩擦滑动反向的碰冲问题的一种计算方法。分别以单个刚体及复摆与固定面的碰冲为例进行了计算,并与Brach及Kane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若不计及滑动反向,将使结果产生谬误,从而解释了Kane在计算中出现的疑惑。  相似文献   

2.
利用刹车印公式、动量守恒定理和相对质心转动的冲量矩定理.通过测量出碰撞点的位置,在不需要车辆回转角速度、法向弹性恢复系数和切向相时滑动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推算出一种两汽车发生二维碰撞时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有摩擦与无摩擦的碰撞刚体的三种可能的切向运动及其产生条件,提出了确定这些运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建立了完整的求解有摩擦的刚体碰撞动力学问题的一系列方程,同时指出,局部恢复系数不仅可以准确指出滑动反向发生的时刻亦可用于区分和判别各个切向运动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王昕 《辽宁交通科技》2005,(2):36-37,58
桩基承台计算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1362—2004)增加的新内容,笔者根据该规范与《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法1994》的对比,提出了承台受弯、撑杆抗压承载力计算的几点意见,并对承台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冲切承载力的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计算渠道不冲允许流速修正系数的一种方法。该法提出了计算修正系数公式,根据渠道的水力半径和壁面的粗糙系数,可直接计算冲允许流速修正系烽的值,无需再采用某一范围内估计取值的传统方法,算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易于。  相似文献   

6.
王昕 《北方交通》2005,(2):36-37
桩基承台计算是<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增加的新内容,笔者根据该规范与<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荷载与抗力系数设计法1994)的对比,提出了承台受弯、撑杆抗压承载力计算的几点意见,并对承台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冲切承载力的计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FLUX对某型号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铁耗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根据电机的传统铁耗Bertottti计算模型,得出电机不同磁密的定子铁心损耗;在考虑旋转磁场影响的条件下,首先利用有限元法改进计算模型,通过对定子铁心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区域特征点磁场分布情况及磁密变化曲线;然后将径向和切向磁密分量叠加得到损耗,计算结果与传统模型进行对比,铁耗增加比例为19.325%,与最新研究文献的研究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分析采样控制系统通常所用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出了包含有冲量比例系数(采样开关每次闭合持续时间)τ的采样函数Z变换定义,以此为基础,讨论了采样控制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说明这种做法可以解决前进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9.
基于李群李代数方法,通过对刚体运动旋量即刚体速度求时间导数得到了刚体加速度,证明了它们是李代数的元素,并验证了李群对刚体加速度旋量的伴随作用;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揭示了刚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及其与传统描述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刚体之间的运动关系,从而给出了多刚体系统刚体加速度伴随变换表达式,为直接应用六维矢量表示分析并联式车载稳定平台的加速度和动力学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有的频率选择表面反射和传输系数对于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传输计算不适用,需加以修正.把入射场分解成与入射平面垂直和平行的极化分量,用散射场的切向分量表示平行和垂直极化波入射时对应的反射和传输系数.该反射系数结构简洁,且适合所有角度的入射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修正的反射和传输系数与用仿真软件HFSS得到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飞行器的快速反应要求,根据飞行器载体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三轴正交放置的线圈,通过计算机控制三轴线圈驱动电流生成飞行器的外部静态地磁环境,给出了飞行器载体磁干扰补偿模型剩磁和感磁系数精确求解的方法,并通过仿真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给出了非保守系统Lagrange方程的循环积分形式,同时指出其代表了广义冲量定理,并给出了广义冲量的计算方法,从而为Lagrange方程提供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船舶磁罗经校正项目的培训水平,利用VR技术开发设计船舶磁罗经自差校正训练系统.通过合理设置船舶软硬件参数和系数预置磁罗经自差,建立各种磁罗经自差校正模型,再利用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的方法,使所开发的系统能够贴合磁罗经实际校正工作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冻胀率与切向冻胀力的测定,建立了季节性冻土切向冻胀力与土的冻胀性关系最佳曲线模型,并依据该模型推荐了不同冻胀土类的胀切向冻胀力值,为防治公路桥涵冻害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桩基的正常计算和设计,确定桩端与溶洞顶的距离,再对桩基进行冲切验算,阐述了岩溶地质的桩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车体低阶弹性振动、刚体振动和设备有源振动为输入, 提出了一种能够快速、简便确定弹性设备悬挂刚度的方法;在充分考虑吊挂设备各个方向上可能出现耦合振动、设备安装间隙、允许最大振动位移等因素的前提下, 推导了任意悬挂方式吊挂设备的刚体振动频率计算公式;给出了车下弹性吊挂设备悬挂刚度的选取方法与分析流程;以某动车组为例, 建立了车体与动力包的耦合振动分析模型, 计算得到了动力包的点头、摇头、浮沉、侧滚等刚体振动频率和三向悬挂刚度的取值范围, 并对比了动力包悬挂刚度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已知车体或吊挂设备基本参数的前提下, 采用提出的方法无需通过复杂的动力学建模分析即可计算出其点头、摇头、浮沉、侧滚等刚体振动频率, 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 刚体振动频率的最大相对误差为6.88%;计算所得动力包刚体振动频率与车体对应振动频率的比值均有效避开了耦合区间[0.750, 1.414], 因此, 采用提出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确定吊挂设备的刚度范围, 从而避免设备与车体之间的共振。   相似文献   

17.
使用径向架是为了解决曲线通过时轮缘磨耗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高山区运行速度很有前途的一种设计。但是由于机车需要靠轮对传递牵引力,其径向转向架在导向机理以及结构实现方面与车辆径向转向呆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不同驱动扭矩下传统与径向转向架的冲角、脱轨系数、角及纵横向作用力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了存在牵引力情况下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推移质泥沙起动的特点出发,通过分析床面泥沙颗粒的受力,引入了附加质量力的概念及表达式.采用物体滚动时力矩平衡原理,推导出泥沙起动无因次切应力起动公式,并利用有关参数的经验值对无因次切应力系数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该系数并非一个常量,而是介于某个区间,且随起动状态及颗粒在床面相对暴露度的变化而变.对弱动无因次切应力数为0.0291~0.0582;对中动为0.353~0.706.与其它学者们的公式进行了比较,该系数涵盖了其它学者公式的系数.同时,推得了散粒体泥沙起动流速公式,其系数同样不是一个常量,结论可以解释不同的作者通过实验所拟合的系数离散度较大的原因.公式基本能反映泥起动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切缝间距对环向切缝管气隙聚能效应的影响,利用ANSYS/LS数值仿真软件建立5种不同切缝间距的聚能爆破模型,并用钢板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切缝间距是影响环向切缝管气隙聚能射流形成和作用效果的主要参数之一。若环向切缝间距过小,初始裂纹会过于密集,且会消耗气体射流在岩石上的能量;若环向切缝间距过大,环向切缝变宽,则导致能量不集中;当环向切缝间距为4 cm时,数值模拟结果和钢板试验结果均表明该工况的平均刻痕深度最大,爆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轮轨系统坐标系间的变换关系,在准静态条件下建立了轮轨接触斑三维受力分析模型,推导了考虑轮对摇头角与轮轨蠕滑力的三维脱轨系数计算公式,得到了脱轨临界状态时三维脱轨系数临界值的计算方法;以LMA车轮踏面与CHN60钢轨廓形为例,分析了轮对摇头角与摩擦因数对三维脱轨系数临界值的影响规律,并与Nadal脱轨系数临界值进行了对比;为简化三维脱轨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Shen-Hedrick-Elkins蠕滑模型讨论了不同轮对摇头角、摩擦因数与垂向力条件下Kalker线性合成蠕滑力与3倍库伦摩擦力间的比值关系;分析了横向蠕滑力与纵向蠕滑力的比值随轮对摇头角与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准静态条件的三维脱轨系数简化计算方法,并与精确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三维脱轨系数临界值相比,当轮对摇头角在1.5°以内时,纵向蠕滑力在切向力中的占比要明显大于横向蠕滑力,造成Nadal脱轨系数临界值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在轮对摇头角较大时,横向蠕滑力在切向力中的占比达到了90%以上,Nadal与三维脱轨系数临界值计算结果基本相同;车轮脱轨临界状态下轮轨接触斑内已达到纯滑动状态,横向蠕滑力和纵向蠕滑力的比值基本不受摩擦因数影响,并与轮对摇头角存在强线性关系;与精确公式相比,三维脱轨系数简化计算方法的误差在±5%以内,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