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简支转连续组合箱梁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长桥以及大桥的引桥,该结构的支承形式包括单排支承和双排支承,单排支承需要将临时支座转换为中间1排永久支座,双排支承则直接在临时支座的位置安放2排永久支座。文章分别对简支转连续的施工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对比,得出了2种支承形式在恒载、活载以及附加内力作用下不同的结构内力效应,为单、双排支承结构的研究、设计以及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跨曲线箱梁桥支座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三维壳体有限单元法对杭州石桥立交桥中一联大跨曲线箱梁桥的支座反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恒载作用下该联箱梁表现出的不同于常规的支座反力分布;通过影响线方法求出了活载作用下各支座反力的最不利情况,给出了处理方法;对中墩支座采取预偏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5):107-108
基于简支梁变双支座连续梁桥的优越性,以咸阳渭河大桥五跨预应力简支变连续双支座箱梁桥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施工过程中简支阶段、体系转换阶段和成桥阶段的变形、内力、应力和支反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工过程中以体系转换阶段箱梁受力最不利,但全过程箱梁截面应力值较小均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结构安全可靠;次边墩墩顶双支座支反力的差异可以通过调整两侧主梁刚度来减小。  相似文献   

4.
由于钢材导热性能好,在钢箱梁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日照产生的梯度温度作用对钢箱梁的影响比较显著。以一座上跨铁路的公路钢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该桥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由于日照产生的梯度温度作用引起的支座脱空。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实测梯度升温和梯度降温对支座反力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升温梯度荷载作用下,钢箱梁边跨边支座反力增大;中跨的中支座产生较大负支座反力。在梯度降温荷载作用下,边跨边支座产生负支座反力;中跨的中支座支反力增大。在夏季白天梯度升温,晚上梯度降温荷载作用下钢箱梁施工中较容易出现支座脱空与支反力增大。  相似文献   

5.
浅谈橡胶支座的更换方案。橡胶支座在桥梁上的应用已有60年左右的历史,支座是桥跨结构的支承部分。它的作用是将桥跨结构的支承反力传递给墩台,并保证桥跨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变形。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如高温后剪切变形、裂缝或裂纹、破损、偏位等,这样的支座就必须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6.
淮安市海口路东延工程跨京沪高速公路大桥为中跨75m的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主墩设置4支座且无临时支座,采用中心支承与环道支承相结合的平面转体施工工艺,以减少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文章介绍变截面连续梁桥的转体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于忻州市某高速公路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斜箱梁工程实例,桥梁跨径布置为(22+2×30+22)m,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斜交桥建立实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支座布置间距d及斜交角θ在恒载以及恒载+车道偏载两种工况下对斜交桥梁支座反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恒载工况下,支座间距越大,边墩、次边墩支座反力分布越不均匀;同样,斜交角θ越大,边支墩支座反力分布越不均匀。在恒载+车道偏载工况下,边墩、次边墩支座反力变化规律基本同恒载工况,但中支墩支座反力的参数化分析规律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结合工程实际,主要对一座三跨连续曲线箱梁桥在两种支座布置形式下的结构力学行为随支座偏心距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小曲率半径的曲线梁桥,当中支墩为独柱支墩时,可对中支墩单支座设置合理偏心距来调整曲线桥的扭矩分布及边支墩支座反力分布;而当全部支墩都设置抗扭支座时,边支墩内外侧支座不平衡反力只能通过对相应边支墩支座设置偏心距来调节,但改变边支墩支座偏心距却无法调整曲线梁桥的扭矩分布。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独柱墩连续箱梁抗倾覆稳定性问题,结合某工程实例,利用Midas Civil 2010分析支座最不利反力的受力情况,并计算钢箱梁的抗倾覆稳定系数。结果表明:支座最不利反力为正值时,支座不会脱空;支座最不利反力值较小时,应增加梁端支座压重,提高桥梁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桥梁支座更换问题,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来阐述钢抱箍法的设计合理性,首先应用高强螺栓连接三块圆弧钢板,通过钢抱箍紧箍在墩柱上产生的摩擦力提供上部结构的支承反力,然后对高强螺栓数量、抱箍体应力以及加劲肋的强度进行验算以完成钢抱箍设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转子-轴承-密封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积分模拟方法,研究了轴系对中偏心、轴承支承润滑特性、密封力等动态因素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其运动行为和各因素对系统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各种因素与系统运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将锚杆作用力视为体力作用于围岩内, 将初期支护与锚杆锚固范围内的围岩视为围岩加固体, 建立了围岩力学模型,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分析了隧道蠕变条件下的围岩应力与变形规律, 推导了复合衬砌应力与变形表达式, 分析了隧道围岩蠕变过程中支护结构受力特点及不同初期支护强度下二次衬砌受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当初期支护按照“初期支护应与围岩共同受力且能保证施工阶段安全”的原则进行设计时, 在围岩蠕变作用下, 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最大受力分别为48、286kPa, 与开挖阶段相比分别增大了57.5%、13.7%, 且超过支护结构最大承载力, 说明在进行初期支护设计时, 仅满足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稳定而不考虑蠕变产生的附加应力影响, 可能造成隧道运营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破坏, 不利于隧道稳定; 当二次衬砌厚度由300mm增大至500mm时, 二次衬砌最大受力增大了40.5%, 荷载分担比由25.2%增大至36.2%, 而增大初期支护强度后, 二次衬砌受力减小了14.5%, 荷载分担比由25.2%减小至22.3%, 说明二次衬砌荷载随初期支护强度增大而减小, 而随自身强度增大而增大, 应重视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支护强度的协调配置, 实现围岩压力的合理分配; 在软岩地质条件下, 应保证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并避免围岩蠕变过程中发生结构破坏, 以实现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共同承担蠕变引起的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13.
在施工到成桥的过程中,结构的几何特性、材料特性、承受的荷载等均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变化,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必将影响到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因此对混凝土斜拉桥进行有效分析以了解其在施工中及成桥后真实的内力和变形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时效分析方法,此方法考虑结构几何和材料非线性,可在施工过程对结构短期和长期的承载力响应方面提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交通信号灯倒计时装置的设置和使用缺乏统一规范,在不同交通控制方式下结合存在问题。通过对倒计时显示器的功能性、适用性及对交通的影响性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在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OOT控制方式下的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猛 《交通标准化》2014,(12):97-99
通过建立梁格空间模型,分析了新老桥梁不同连接方式对活载横向分布以及对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收缩徐变对拼接后的新桥支座反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老桥间的连接方式对拼宽后桥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较小,但老桥的上部梁板在加宽后的横向分布系数较初始状态有较大幅度的减小,承受活载作用的能力有所增加;拼宽后,老桥的受力状态有所改善;收缩徐变对湿接缝相邻位置的梁板的支座反力影响较大,新桥支座设计时应选择承载力稍大的支座型号,确保支座有足够的抗压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从整体性角度把整个路网看成一个承受力的结构构件,对运输网络结构进行整体性思索,分析运输网络结构的稳定性,提出在运输网络结构稳定性方面的评价指标,并应用这些指标对运输网络构架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轴承转子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常见的轴承转子系统故障检测的缺点或不足.针对这些缺点或不足,从轴承转子系统故障检测要求出发,利用CAD制图软件为平台设计出一种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故障检测装置,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零部件.最后从技术、结构、操作性等方面对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故障检测装置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该...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呼和浩特市快速路网和交通需求的特征,确定了呼和浩特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管理控制目标和功能需求。结合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从技术层面出发,应用已经较成熟的控制算法及设备,研究提出了呼和浩特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对呼和浩特市交通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该市快速路及整个路网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车辆油耗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9.
运用组合梁单元法分析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上下弦钢管及缀板的内力,运用该法并结合按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采用逐步计算徐变的方法分析了徐变对某哑铃型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影响,认为应考虑徐变对预拱度设置和混凝土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空中交通系统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本文分析了影响空中交通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空中交通系统安全水平进行了动态预测,并通过仿真计算,定量地分析了各个因素的安全投入增长率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影响大小,为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