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沥青与矿料的连结为基础,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剪强度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低沥青用量高模量(LAHP)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概念,以求在较低沥青用量的前提下获得良好的路面性能.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金钊  汪双杰  台电仓 《公路》2005,(2):124-127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裂缝是青藏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沥青混合 料设计首先应考虑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次是抗冻水稳性、抗老化性能和疲劳耐久性,高温性能是较 次要的。矿料选择时,需要考虑矿料的强度、抗冻性、级配和酸碱性,对于酸性矿料,应适当添加抗剥落剂,使集料与 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沥青用量、温度控制、保温措施、接缝和施工季节等, 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结合成都市二环路桥面铺装出现的早期严重车辙问题,该文针对相同矿料级配下,不同沥青用量对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施工和易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通过两种沥青配制的不同掺配比例的改性硬质沥青,调整其不同用量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试验,提出了二环路高架路面性能的沥青混凝土优化配合比设计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当矿料采用规范中值级配,改性硬质沥青用量为9.1%,SBS改性沥青与TLA湖沥青的掺配比为7∶3时,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更优,流动性更好,虽然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降低,但是对于高温地区路面性能的影响可以不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沥青表面处治是一种造价低廉,施工简易的次高级路面,同时还具有灭尘,防水,减少噪音和表面平坦等优点。沥青表面处治是以沥青为结合料,然后铺撒适量矿料以处治原有碎石或砾石铺砌层而构成的一种磨耗层或保护层。因此它的品质优劣,主要取决于被处治层的强度、平整度和稳定性以及沥青、矿料的性质和用量;同时还取决于施工季节、施工操作和施工条件以及养护和维修等因素。现就其材料性质和用量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供同志们批评指正。一、对于材料性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沥青稳定碎石低温抗裂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刚  王秉纲  马骉 《公路》2008,(4):55-59
在多年冻土、重冰冻等地区的低温、大温差特殊条件下,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易产生低温收缩开裂,导致路面破坏。通过沥青稳定碎石大马歇尔试件的温度收缩、低温弯曲等试验,分析了矿料级配组成、沥青用量等因素对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利用沥青稳定碎石的强度试验与马歇尔试验结果,综合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更为合理;矿料级配组成对混合料温度收缩系数的影响较小,空隙率是影响混合料温度收缩系数的主要因素;适量增加沥青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沥青稳定碎石的弯拉强度和变形能力;单一指标无法科学评价沥青稳定碎石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提出了以温度应力比和弯曲应变能为指标的沥青稳定碎石低温抗裂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替代部分热拌沥青混合料应用于路面结构层,从常温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矿料级配范围、矿料级配设计、常温沥青拌合方法、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水泥用量等方面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并对设计的配合比进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同时通过工程应用效果证明了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赵明宏 《公路》1990,(4):13-17
前言沥青稀浆封层路面,是用适当的级配筛屑(石粉),或天然河砂、人造砂等为骨料,以乳化沥青为结合料,加水、水泥等,按一定的配合比拌和成流动状态稀浆,摊铺在路面上而成的沥青表面处治层。当水分蒸发干燥硬化成型后,其外观、性能、作用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同。稀浆封层具有耐磨、抗滑、平整等性能;有质量好、成本低、用途广、工序简单、工程进度快的特点。是改善砂石路面、维修和养护旧沥青路面的一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8.
武黄高速公路大修工程与一般的新建高速公路有一个明显区别是边维持通车边施工,施工干扰大.综合处治作为沥青混凝土加铺的紧前工序,其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凝土加铺作业的进度和质量,因而,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综合处治施工,优质高效地完成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综合处治是确保整个沥青混凝土加铺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基础性环节,我部对武黄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指挥部提出的"分项实施、分段施工、交叉推进,安全运行"总方针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有侧重点地分阶段合理安排,尽早施工,及时交验,并在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病害的调查判定、施工过程和交验等环节进行了有效的动态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8,(12)
针对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CAC)抗滑性不足的问题,参考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构造方法,提出了碎石撒布、表面刷毛、水泥乳化沥青碎石抗滑层3种提高抗滑性的方法;综合分析表面构造深度及摆式摩擦系数,优选出合理的表面抗滑构造方式,并研究了其耐磨性及抗滑衰减规律。结果表明,水泥乳化沥青碎石抗滑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乳化沥青混凝土的抗滑性能,是最优的处治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储热量措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降低沥青混合料储热量,可以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从而可以提高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增加路面使用年限,同时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通过采用表面涂抹反光材料、表层掺加隔热材料以及添加浅色石料部分替代矿料方式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降温,就降温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表面涂抹反光材料提高反射率的效果最佳,降温可达到5.6℃;此外,采用添加浅色石料莫来石替换2.36 mm以下集料方式降温可达3.3℃.  相似文献   

11.
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1980,(1)
美国使用复原剂,用于恢复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效果良好。用复原剂溶液(2份复原剂和1份水)处治沥青混凝土时,溶液渗入各层,使沥青由于老化而失去的性能得到恢复,并使路表面的不渗透性提高。但是,只有当沥青混凝土层中的孔隙率不小于5%时,这种处治方法才适用。处理旧路面时,复原剂的用量是0.27~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提高,对改善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省、市、区均根据各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少交通繁忙的和著名的文化名胜区的公路利用沥青材料进行了处治,并且在施工技术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事实证明,现阶段采用沥青材料对现有的过渡式路面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是可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同时,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均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故这种路面的发展远景是可以预期的。按照规范规定,沥青表面处治系在新建或原有的黑色或非黑色路面上用沥青与矿料予以处治,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根据浇洒沥青和撒铺矿料的遍数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在黑色路面中,虽属较简单的一种型式,但其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抗冲刷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对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冲刷性能的试验对比研究,认为水泥稳定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刷性能,分析了其抗冲刷的机理,并对其冲刷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中,为提高再生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一般都需加入一定量的稳定剂,其中水泥类稳定剂因较沥青类价格低廉、稳定效果显著等优点而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旧沥青路面材料的综合利用率,通过对旧路面结构铣刨料添加不同剂量的水泥并进行回弹模量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了水泥处治旧沥青路面结构铣刨料填筑路床的最佳掺灰比。最后,通过对实际工程中路床弯沉值的测定,评价了水泥处治旧沥青路面材料填筑路床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的分形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及抗滑性能,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沥青混凝土路面数字图像的灰度等值线进行分形分析,获得分形参数.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显著的分形特性,分形维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形貌越复杂;尺度参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路面构造纹理越粗大.提出一个结合了分形维数和尺度系数的粗糙度函数来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表面形貌,可以同时描述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和纹理构造.试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与粗糙度函数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粗糙度函数值越大,抗滑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17,(4)
以广东省GH高速公路的煤焦油泄漏事故为依托,开展了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现场检测及污染处治工作,并对污染路段进行了6个月的持续监测。运用油蚀度这一评价指标,揭示了沥青油蚀的机理;通过室内肯塔堡飞散和车辙试验评价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GH高速公路路段污染前后路面破损率、横向力系数等指标以评价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有机硅雾封层和改性乳化沥青雾封层处治前后路面破损率、横向力系数等指标以评价处治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煤焦油和沥青相似相溶导致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下降,影响具有持久性;煤焦油泄漏数小时内,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渗性能和抗滑性能明显下降;有机硅雾封层和改性乳化沥青雾封层均可提高路面的抗渗性能、改善抗滑性能,改性乳化沥青雾封层在封水方面更优,有机硅雾封层在改善抗滑性能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70号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RTFOT老化后进行BBR试验来评价沥青的低温性能,并对在同一矿料级配和确定最佳油石比及纤维用量的条件下形成的两种SMA- 13沥青混合料进行低温弯曲试验,得到低温性能参数的对比分析,对两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做出评价,以检验该沥青混合料在高等级路面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排水路面因其排水、降噪、抗滑等功能在各国得以广泛应用,但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在各国不尽相同.通过美国FHwA法、NCAT法、日本法、西班牙法、比利时法等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排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带有一定的经验性.为了客观、准确确定其矿料级配及其最佳沥青用量,对排水路面配合比展开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苏卫国  任岐岗  邹宇 《公路》2011,(11):175-179
依托广州市番禺区东、西环路罩面工程中橡胶沥青试验路段,结合橡胶沥青的性能特点,从原路面处治、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等方面探讨了橡胶沥青在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为推广橡胶沥青在罩面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及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混合料不同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通过现场取样进行抽提筛分和沥青回收检验,分析原路面混合料的级配,通过常规试验确定了再生剂的掺加量和有效沥青用量;根据抽提筛分结果,添加新集料进行配比设计,并借助高温稳定性能、抗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汉堡轮辙试验,确定合适的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现场热再生,旧沥青混合料能显著提高其路用性能,并能够达到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