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欣 《汽车导购》2004,(9):69-71
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拥有汽车已经不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因为对于很多国人来说,汽车正在逐渐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有没有车已经不是非常重要,即使现在不买将来也会买。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解决“如何拥有”的问题,买什么样的车,买车后怎样使之更加符合自己的喜好、如何通过爱车彰显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2.
车对于许多家庭虽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往往购车也占用了家里的一大笔开支。汽车的很多特性又不同于家里的其他大件耐用品。许多人的买车、养车经验都是在拥有了一两辆车后逐步积累起来的,其中必然免不了要交很多的“学费”。有没有捷径——能在买车之前就有像专家一样甄选出更适合自己的爱车,同时用车时不仅能省着用,还能用着省。希望我们提供的一些方法对“保护”您的钱包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买车办理按揭贷款已经成为消费者普遍采用的一种购车方式。按照汽车信贷有关规定,除了个别银行获准将首付款降至10%以外,大部分银行所能容许的首付款仍保持在20%。但目前仍有一些汽车经销商却私下表示可以帮助办理“零首付”。真的有这样的好事吗?笔者从南京某汽车销售经理处了  相似文献   

4.
现在许多汽车经销商都以“买车送装饰”作为一种吸引购车者的优惠条件。在车商赠送的装饰服务中就包含有加装亮铮铮的车门迎宾踏板。这种装饰踏板很受一些车主的青睐,但很多车出厂时没有迎宾踏板,这些车主也想为自己的爱车加装上迎宾踏板,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加装金属迎宾踏板的方法,有时间自己动手装饰一下爱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可以更加省钱。  相似文献   

5.
一非 《当代汽车》2007,(1):73-73
现在许多汽车经销商都以“买车送装饰”作为一种吸引购车者的优惠条件。在车商赠送的装饰服务中就包含有加装亮铮铮的车门迎宾踏板。这种装饰踏板很受一些车主的青睐,但很多车出厂时没有迎宾踏板,这些车主也想为自己的爱车加装上迎宾踏板,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加装金属迎宾踏板的方法,有时间自己动手装饰一下爱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且可以更加省钱。[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你问我答     
《汽车导购》2007,(2):18
新手上路要小心 非常感谢贵刊在我购车过程中提供的帮助,车辆的整体性能都非常符合我和太太的用车需求,不过最近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希望仍然能够得到《汽车导购》的指导。首先,我和太太都是刚刚开车上路的新手,有车的这两个月里面“罚款”可是没少交,很多朋友说我的“交规”都是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听了心里非常不舒服,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这些新司机避免总是违反交规?还有就是,对于北京如此拥堵的路况,我们开车上路经常会有“半联动”的情况,个人感觉这样会给车辆本身带来不小的伤害,事实上是这样么?是不是有办法减少由其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学车的苦闷     
《汽车导购》2005,(11):17
《汽车导购》的编辑同志: 本人很喜欢“各抒己见”这个小版块,因为在这里消费者能够表达自己选车、用车过程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用整天被社会舆论牵着鼻子走,多少表达一些自己的意见,对与不对大家来讨论,既增强了刊物的读编往来,又增强了汽车市场的透明度,为读者展现一个较为真实的买车、用车环境。  相似文献   

8.
SAM 《汽车杂志》2006,(4):250-255
中国的汽车市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且琳琅满目的汽车大超市,但买车的人绝对会比买菜的人来得理智。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可以因为买到的车不合“胃口”而让它烂在家里?所以今天,我们从各个价位里选出了最具性价比的车型供大家参考,当然是否真的合适您自己,那就要套用一句广告词:“谁用谁知道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烧离合     
尊敬的编辑们: 您们好!“支持”您们的杂志已经快5年了,我的专业知识已逐渐被大家认可,周围的人买车都不会忘了带上我或咨询我,每次看到他们信任的眼光和4S店人员的夸奖,我心里这个美啊!当然,这得感谢您们!不管每个月我忙不忙,都会看几本汽车类杂志,我觉得汽车画报是欣赏型的,汽车之友是车主必备,而汽车杂志是最划得来也最专业的,不说别的,厚都比其它汽车类杂志厚些。以后我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您们,“跟随”您们。现在积了些问题。请赐教: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既不沾边、又不靠海的内陆城市的私家车,拥有量竟然排在了全国第三位。这当然和成都人历来崇尚休闲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使然。 “可以吃孬的,可以住窄的,但却不能没有汽车开”。成都人只要有钱就会考虑买车,在成都人的心目中,“车”是用来享受生活的,不是用来标榜身价的。  相似文献   

11.
《汽车导购》2005,(7):12
“新手陪练” 《汽车导购》的各位编辑:本人是一名上班族,女性、工作稳定,准备买一辆代步车,结束每天挤公共汽车上班的痛苦。实际上我们家已经有一辆10多万元的车了,可我本人的驾驶技术不是很好,所以车一直都是我丈夫开着,为了“练手”,也为了上下班方便,所以决定买车了。  相似文献   

12.
《汽车导购》2007,(1):18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欣赏《汽车导购》杂志倡导理性消费的办刊原则,我也从贵刊当中了解了不少买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这些知识对于我选购一辆比较适合自己的爱车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在我购车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拿过来和广大的准车生们一起分享。目前市场上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选车的时候.总是盲目地追求车辆的配置有多高,甚至出现了互相攀比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很多媒体、老百姓甚至政府部门都在为“小排量汽车”今后的发展进行着不断的争论,一些人认为小排量汽车燃油经济性好,能够帮助国家节省大量能源,同时也可以减少整个社会交通的尾气排放,而且可以为驾车人节省不少的养车费用,有着非常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是还有很多人在顾虑,  相似文献   

14.
面对汽车销售连续下滑,降价显然不是“救世良药”。“买涨不买跌”心理.再次在近日不断跌价的车市中得到验证。继南北大众“联手”降价的消息后.几乎鲜有人表示会立即采取买车行动.相反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在问:降到底了吗?看来车市的低迷似乎不是降价可以完全解决的问题。解决持币待购最好的办法也许就是推出令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好产品。这里搜集了一些年内或明年可能上市的新车型.看看当中是否有能打动你的车型,也期待它们的出现能冲破低迷的车市。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03,(7):157-157
你们好,我是一个来自内蒙古的读者,我想我大概可以算是一个贵杂志的忠实读者,从一开始我便注意到《汽车杂志》,我认为它对汽车方面报道得非常全面。由于我从小很喜欢汽车,所以我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本,结果我发现它真的非常合我的口味,比如它中间的报道,都非常抢“鲜”,也很及时,使我可以很快地了解它们,还有“对比测试”,“驾驶报告”这些很实际的东西能让我们更直观、更准确地了解每一款新车的各方面因素。现在,我觉得它成了我在除了学习之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月月初,我一定会去邮局或书报亭看看。有时,不知是什么原因,一连去了三次,书都还没有到。作为一个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想对杂志的关心和支持是应该的,在这里我想说,你们的杂志办得很好,但是不是有句话吗:NOTHING IS PERFECT(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也想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议:由于我是个车迷,也可以说是个车模收藏家吧,相信像我这样的在全中国也不算少数,希望杂志是否可以增多一些关于车模收藏的篇幅。现在,我想提两个问题:1、是否可以解释一下ESP的工作原理。2、如果原车没有ABS,是否可以另装?3、有些汽车怠速不平稳,震荡时,时大时小,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16.
路人 《汽车情报》2007,(19):14-17
中国的经济水平已逐渐上升到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国人的手里也慢慢的有了一些积蓄,但毕竟还不是很富裕,养车的费用问题成为老百姓在买车时的最大顾虑,不可否认高档车的开销比中低档车要高很多,因此在中国汽车市场,10万元左右的家用轿车成为中国老百姓在买车时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世界汽车》2004,(8):97-103
10万元买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心理能承受的最高价格了,也是汽车进入家庭的最佳价位,因此这一级别的车型最为众多,竞争也最为激烈。那么10万元买车应考虑哪些问题呢?又有哪些车型可供选择呢?本文仅从家用车的观点对此探讨一下,希望能对那些近期准备买车的朋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跑车”,这个带着小资情调的产物在国外可以说是大行其道,那张扬的个性,在磉鸣的马达声中驾驶者希望得到的是更多回头率而不是更多的实用性,通常拥有跑车的人已经有了一辆轿车或者其它的什么车,像CRV、MPV或者SUV等等。在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汽车工业大道上,减着“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的吉利汽车很酷地把中国汽车企业和生产的第一款跑车——“美人豹”抛了出来,在中国的跑车市场几乎算是空白的情况下,在多数人买车是讲实用的大消费环境下,“美人豹”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俘获  相似文献   

19.
《汽车导购》2006,(9):12
我现在驾驶的是一辆2002年产的帕萨特轿车,通过4年的驾驶,觉得这款车型的整体性能非常令人满意。无论是平时的家用,还是要应付一些商务场合,我认为都能够和买车当初的设想完全契合在一起,自己的经济条件能够达到,同时也比较符合自己的身份。可能是平时的商务活动太多的原因吧,这辆“爱车”已经显得有些老旧了,车况也大不如前,所以产生了换车的想法。本想买一辆奥迪、宝马之类车型,可是单位的上级领导也还没有开到这样的车,所以还是“收敛”了一些,好在现在市场上25万元就可以买一辆相当不错的轿车,所以也就将选购的目标定在了凯美瑞、新天籁和君越身上。选购要求是,净车价控制在25万-50万元,比较适合家庭和商务两块市场,请编辑同志帮忙参谋一款合适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今,私家车对寻常百姓来说,早非什么新鲜事了。更有云者曰:买车如同买菜。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车作为“日用品”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同时,“买菜”的说法也表明:虽然好车不是很多,但国内的车还是很多了。大家挑三拣四也就再所难免。所以在这个菜市场里,也就不再是谁吆喝大声谁就卖的好的年代了。海马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