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某深基坑桩锚联合支护结构的桩后土体位移的监测,分析了基坑不同部位桩后土体沿垂直坑壁方向位移的变化规律。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的开挖使地应力重新分布,引起桩后土体水平位移逐渐增大;整个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沿垂直坑壁方向的位移呈现较明显的抛物线形阶梯状变化,位移速率波浪线形变化;基坑内降水会引起周围土体往基坑方向位移,不合理降水既使桩后土体位移增加,还会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将监测信息反馈给施工单位,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做到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分析结果对于类似基坑工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金盛路地下道路工程(地道)施工监测为主进行,路线呈南北走向开挖深度较深,地表建筑物相对密集,工程规模大且工期长。为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性,进行桩(墙)顶水平和竖向位移、深层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立柱沉降、基坑外地下水位、周边路面及建筑物沉降等监测,同时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学军 《隧道建设》2007,27(3):28-30
 沈阳地铁某站站后折返线基坑底板埋深约8.6m,采用排桩加钢支撑支护,明挖法施工,排桩采用800@1200钻孔桩,钢支撑采用609钢管,桩顶用冠梁将排桩连接为整体。介绍了开挖阶段钢支撑的架设及轴力的监测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
以兴泉铁路中侧穿一居民楼的美普隧道工程为依托,运用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隧道爆破开挖对地表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研究设置不同范围和不同桩长的隔离桩对隧道爆破开挖引起建筑物振动的控制效果,并提出了隔离桩的合理布置范围和适宜桩长等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5.
叶琪  王国权  杨兰强  金增选 《隧道建设》2017,37(11):1379-1386
为解决围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基于宁波地区首例MJS工法桩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桩的施工原理,并提出了一套适合宁波软土地区的施工和设计参数。最后,采用建筑物沉降位移、建筑物倾斜、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位移等动态跟踪监测手段得到了MJS工法桩施工期间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变化规律、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深层土体的变形规律,并进行了MJS工法成桩质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MJS工法桩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MJS工法桩的水泥掺量大于50%时,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49 MPa;3)在淤泥质土中MJS工法的成桩质量会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海市北横通道筛网厂盾构工作井及相邻暗埋段基坑位于典型软土地层,基坑深达32.5 m,坑边6.7 m处存在一栋五层商业建筑物,基坑开挖及回筑过程须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以该基坑为例,针对建筑物健康状况、保护要求、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基坑开挖对紧邻建筑物影响。介绍了基坑设计方案,同时对照基坑监测结果,验证方案有效性,研究了超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土体及紧邻建构筑物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包括坑内外土体加固、增设临时钢支撑等在内的增加坑边建构筑物安全性的有效措施,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上海某历史建筑物紧邻深基坑工程,通过对历史建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采用了新型组合桩对老建筑进行全面的基础托换加固、邻近深基坑工程采用与主体地下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案,并对历史建筑沉降整个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周边历史建筑的沉降,在基坑开挖阶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监测结果也表明地下墙施工阶段引起的沉降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紧邻深基坑的历史建筑的保护措施和监测的成功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安阳某基坑为例,通过对紧邻建筑存在时基坑开挖过程的模拟,分析了紧邻建筑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探讨了开挖过程中板桩水平位移和弯矩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紧邻建筑物的存在使板桩水平位移和弯矩大大增加;紧邻建筑对支护桩水平位移曲线影响较大,但对弯矩分布曲线基本无影响;建筑物距离基坑较近时对基坑和支护结构的影响较大,当建筑物距离基坑大于基坑开挖深度时,建筑物对于基坑和支护结构的影响较小,可不考虑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两邻近基坑同时开挖围护结构支护问题,依托青岛地铁3号线双山站1号出入口基坑及与其邻近的凯德商业建筑基坑工程,针对两基坑同时开挖且两基坑间雨水暗渠无法迁改的情况,提出一种类似双排桩支护结构形式,并辅以对拉杆体、竖向锚索和斜向锚索等,形成似双排桩+锚索支护体系。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支护体系中单排桩稳定性、双排桩整体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并现场监测基坑变形。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现场监测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7.20mm,地表最大沉降为5.26 mm,说明在两邻近基坑同时开挖时的似双排桩+锚索支护体系可行。  相似文献   

10.
杭长高速公路主线高架桥长13.266km,项目位于杭嘉湖平原区,软基覆盖层较厚,大量桩基位于淤泥质土层中。在承台基坑开挖施工中,根据地质情况和施工经验,基坑支护方案以拉森钢板桩支护为主。在本文中,根据杭长高速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施工实例,从钢板桩受力计算、施工、监测等方面介绍了拉森钢板桩基坑支护在淤泥质土层的应用,并总结了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杜文举 《路基工程》2011,(2):147-149
介绍了钢板桩支护在沪宁城际铁路一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钢板桩围堰的检算,确定了较好的支护方案和施工工艺,控制基坑开挖防护的关键环节,有效地保证了既有线铁路的正常运行和基础的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12.
孙明祥 《路基工程》2015,(4):185-188
在基坑开挖中,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构筑物及周边环境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分析,才能对工程情况有深入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结合五邑大学北区教学主楼的工程实际,对基坑周边建筑物、建筑物裂缝及坑外地下水监测的结果进行整理并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均在控制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双线平行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变形及弯矩变化的影响问题,并对实际掘进工况给出施工建议,利用Sagaseta纵向地表变形计算公式,推导出双线平行盾构掘进影响区内浅基础建筑物地基、基础和结构协同作用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浅基础框架建筑物变形以及弯矩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掘进区内,浅基础框架建筑物的弯矩大小随着开挖面的靠近逐渐增大,开挖面到达建筑物正下方附近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逐渐减小;建筑物倾斜率越大,梁端弯矩和底层柱对基础的约束弯矩也越大;双线平行盾构先后掘进相比同时掘进引起的建筑物倾斜更小、沉降变化更加缓和,框架结构及基础梁的弯矩更小,且随着先后掘进开挖面距离的增大,弯矩变化曲线逐渐由V型转变成W型;建议双线平行盾构施工时尽量避免同时掘进,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物首尾沉降差及倾斜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某城际铁路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结合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拟开挖基坑及周围建筑进行数值建模,模拟分析了支护方案条件下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分布区域地表土体位移和沉降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已有的旋挖孔灌注桩、旋喷桩和挂网喷混凝土支护结构,采用角撑或楼板加固后,基坑开挖过程对楼梯建筑物不造成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姜峥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229-232,251
该文介绍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地道工程基坑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进行的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南地道开挖过程对紧邻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并与监测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值与监测值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地模拟基坑紧邻建筑物的沉降规律。最后用此方法预测了北地道开挖对紧邻基坑北侧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对北地道工程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研讨深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问题 ,并介绍地基沉降计算、采用的保护措施和施工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7.
首次采用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高速公路通道深厚软基,取得满意的工程效果,有效解决了通道地基处理中的二次开挖、村民交通以及桥头跳车等问题。结合杭宁高速公路某通道软基处理工程实践,介绍了软土路基中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参数、施工方法以及现场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永珠 《公路》2015,(3):135-138
结合某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桩变形监测,研究了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桩位移变形规律。用实测数据对结构桩的沉降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及桩顶水平位移变化值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在不同开挖时期结构桩变形规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养平 《隧道建设》2009,29(6):605-607,618
天津地铁既有线改扩建工程车站出入口基坑开挖深度为6-7m,加上基坑处闹市区、距离建筑物非常近,且坑边管线多,为适应工程场地条件并节约造价,围护结构采用了在水泥土搅拌桩受拉区插入地铁旧钢轨所形成的劲性水泥土搅拌桩连续墙,论文主要介绍钢轨劲性水泥土搅拌桩连续墙施工工艺、钢轨水泥土组合墙工作性能和钢轨起拔的试验情况,试验得出的结论直接指导了其在工程中的安全应用,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超 《隧道建设》2007,27(4):79-81,84
厦门机场路JC3标梧村山隧道位于市区繁华地带,为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下穿67栋浅基础建筑物,围岩软弱,开挖跨度大,埋深浅,施工难度和风险很大,主要阐述了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从隧道开挖方法、房屋加固、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监测等方面所采取的地表沉降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