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探讨了描述焊接气溶胶粒子谱非态型分布的数学模型,以及将实测样本模型化的简明方法-图估法;给出了其分布函数的表达式,根据极限粒径参数dm,又可分为A型,B型和R型分布,但它们的标准差σ却具有完全相同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钢管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方程及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对钢管混凝土进行弹塑性分析,导出表现弹塑性本构方程及比例极限,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经与试验比较,公式足够可靠地描述了钢管混凝土的初始弹塑性行为。  相似文献   

3.
以大挠度理论为基础,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对压杆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得出了组合压杆屈曲后的挠度与荷载关系的函数表达式。通过算例,说明利用该公式不仅能描述压杆屈曲后挠度曲线的形状,而且还能给出压杆屈曲后挠度值的大小,从而为精确分析压杆的极限承载力,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理想体系巨正则系综中粒子数密度的热力学涨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正则系综与大粒子源相接触,它的化学势是一个常数,而系统的粒子数可以涨落,对体积一定的系数,密度与粒子数成正比,用巨正系综求解热力学系统的粒子数和密度的涨落是可行的,由巨正则系综的配分函数,结合热力学关系,首先将粒子数密度的涨落用易观测的量表示出来,然后由低温和高温体系的状态方程,通过严格的理论推导,给出理想体系在低温和高温情况下的粒子数密度的热力学涨落规律,并对其进行物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内河重载甲板驳船船体极限强度的试验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00t级内河重载甲板驳船体梁为对象,进行了总纵极限强度试验与理论分析.介绍了模型设计的相似分析及极限强度试验,得出了相应的载荷-应变和载荷-挠度关系,确定了该甲板驳相似模型的极限强度的实验值.应用逐步崩溃法进行了船体梁总纵极限强度的理论分析,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程序计算,得出了与试验值较为一致的结果,验证了理论与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将描述非灰气体辐射特性的统计窄带模型与描述粒子辐射特性的Mie氏理论结合,计算了不同条件下富氧燃烧炉膛内烟气的总黑度.结果表明,由于富氧燃烧中CO2和H2O比例增大,颗粒的存在对燃烧产物黑度计算影响的规律发生变化.在煤粉炉常见的粒子浓度范围内,当行程为5 m时,气体辐射和粒子辐射占同样重要的地位,而行程较大(L10 m)时,粒子辐射占主导地位,这时可以不考虑气体辐射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当粒子的浓度较小时,可以不考虑粒子的存在对辐射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描述饲养场牲畜头数或自然栖息地野生动物头数的动态特征的生灭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在临界稳定平衡中的极限状态解。  相似文献   

8.
斜坡桩由于斜坡的存在承载力与平地桩有较大的不同, 现阶段设计中一般通过设计人员经验进行承载力折减, 不能准确体现斜坡桩的实际承载力。 为明确折减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数值模拟来研究水平力及弯矩组合作用下的斜坡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特性。 具体考虑了弯矩、 坡度、 竖向力三个因素对斜坡桩基水平承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弯矩的增大, 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显著下降后会维持平稳, 不同坡度下, 弯矩对水平极限承载力的相对折减值接近, 可用公式拟合; 随着坡度的增大, 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的下降趋势在不同弯矩下趋同, 为线性下降, 可拟合后供实际使用; 竖向力对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起有利作用, 坡度越大有利作用越大, 但均不显著; 土体性质影响斜坡桩基水平极限承载力, 但土体性质对水平极限承载力相对折减值影响较小。 总体来说, 坡度及弯矩对桩基水平承载特性影响最大, 竖向力及坡度影响较小。 设计时通过坡度及弯矩对平地桩水平极限承载力进行折减可得组合受荷斜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光力系统中产生强机械压缩一般需要光场衰减率小于机械振子频率(可分辨边带条件),在实验室极难实现。针对光力系统在高不可分辨边带(光场衰减率远大于机械振子频率)条件下产生强机械压缩及稳态纠缠问题,提出利用两个两能级原子系综和两束不同强度激光共同调制光力系统,放宽可分辨边带条件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将两个原子系综放入光力学系统中,即使在高不可分辨的边带状态下,也能实现超过3 dB的强机械压缩;光场和机械振子之间的稳态纠缠也可产生。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设计是根据多层弹性理论、层间接触紧密而不产生层间滑移的完全连接体系,以及在车辆均匀荷载作用下轮隙中心处实测路表弯沉值决定的。层间接触的条件对路面弯沉值的大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层间接触牢固可提高路的整体强度,使弯沉值变小,增大轴载次数,延长路面使用年限。有文献记载,层间条件从连续到滑动的变化可以导致极限轴载降低大约4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动量由粒子位置概率流形成,因此,位置X1与动量P1不可能同时测量到.而时间的均匀性和连续流逝性是形成力学结构的前提,所以,时间t不能作为算符,时间和能量可以同时具有确定值.  相似文献   

12.
极限位移是隧道稳定性位移判别体系施工,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各级围岩下单线铁路隧道毛洞阶段上台阶的极限位移,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不同控制点处极限位移值规律.探讨不同开挖步骤对应的极限位移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揭示极限位移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不同开挖步相应的极限位移值.  相似文献   

13.
车辆运动稳定性试验台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SY97804试验车在滚动振动试验台所进行的运动稳定性性能试验,即蛇行换稳试验,讨论其试验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处理得到了车辆运动稳定性极限环图,并讨论其稳性安问题。结果表明,在有线路不平顺扰动时,车辆蛇行失临界速度比无扰动情况低,说明有线路不平顺扰动的稳定性试验更为重要。试验还发现该车在经过一段蛇行失稳区之后,车辆后而非常稳定的现象。最后对各部件的极限环幅值、相位和蛇行周期运行频率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际焊接气溶胶粒子谱样品的处理,证实焊接气溶胶存在遵从非正态型分布的粒子群,图估法是处理这类分布简便,适用的方法。本文实测样品数量分布遵从非正态型分布,其体积分布也是遵从,不仅它们的标准差σ表达式相同,其σ值也相同。  相似文献   

15.
引入非极限内摩擦角同侧向位移的非线性关系;根据非极限状态下的倾斜墙背与滑裂面上的应力关系,以及水平微分层单元的水平静力平衡方程,得到了非极限滑裂面倾角,进而得到平移模式下考虑土拱效应和位移影响的倾斜刚性挡墙非极限主动土压力计算式。研究表明:侧向位移比的增大使非极限滑裂面倾角增大,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系数减小,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减小;墙背倾角的增大使非极限滑裂面倾角减小,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系数减小,非极限主动土压力增大;非极限主动土压力随着填土内摩擦角、墙土摩擦角的增大而减小;与已有方法比较,提出的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得更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极限分析原理对土体中泥浆护壁深钻孔的极限孔深问题进行计算研究.计算中考虑了护壁泥浆的工作机理、泥浆性质、孔径等对孔深的影响.极限分析结论:泥浆护壁深钻孔的极限孔深随泥浆比重及孔壁土体内摩擦角的增加而增大,随孔径的增加而减小.计算表明,极限分析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简单明了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水下组合导航UKF/PF自适应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避免粒子滤波(PF)可能存在的粒子退化问题,提出了一种Unscented卡尔曼滤波(UKF)和PF的混合滤波算法.将PF的所有粒子分为随机性粒子和确定性粒子两部分,利用UKF状态估计为PF确定重要性函数,并从重要性函数中抽取随机粒子,而确定性粒子则由UKF的Sigma点构成.利用标准粒子滤波的退化程度指标构造自适应权函数,根据权函数权值大小的变化,UKF/PF混合滤波算法自适应地进化为PF滤波算法或退化为UKF滤波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UKF/PF混合滤波算法用于DR/INS组合滤波器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增长曲线模型的高速公路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公路的发展具有单词性、阶段性和有限性等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饱和发展期,可用Logistic和龚柏茨增长模型描述其发展过程,并由此可确定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各个时期以及发展极限.  相似文献   

19.
结合钢筋网在土体内的极限抗拔力试验,运用现有的几种极限抗拔力理论计算公式,算出每个测点的钢筋网的极限抗拔力,通过对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推荐适合于粘性土和砂性土的钢筋网极限抗拔力理论计算公式,为该类拉筋的加筋挡土墙的内部稳定验算提供较为合理的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A模型的经济非平稳时间序列的预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是经济领域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用合适的模型描述历史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预测经济变量值.而ARMA模型是适用于任何序列的发展形态的一种高级预测方法,它描述时间序列的动态性和发展变化规律.文中通过ARMA模型分析时间序列的随机性和平稳性,以一种商品月度销售额具体分析,用sas软件检验模型的可行性,并预测应用.结果表明.模拟值和真实值接近,在实际应用中预测值的准确对于指导商家的战略决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