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48+80+48)m连续梁桥与轨道系统地震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高速铁路连续梁桥-轨道系统地震响应规律,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线路纵向阻力,建立考虑轨道及下部结构的(48+80+48)m连续梁桥-轨道系统仿真模型,分析温度、活载和制动作用下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纵向力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地震作用下连续梁桥-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特性。研究表明:温度、活载及列车制动作用下梁轨相对位移、钢轨应力等均在桥台附近取得极大值,地震频谱特性对梁轨系统动力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试(48+3×80 +48)m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自振特性和试验货车、CRH2动车组以各种速度通过桥梁时的动力响应,结合理论计算分析,对大跨度连续梁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引起大跨度连续梁竖向振动的主要激振源是列车的移动荷载效应,竖向加载频率主要取决于列车速度和车长;列车荷载激励频率和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某阶自振频率相吻合时,桥梁的振动响应出现峰值,各跨振动响应峰值与该阶自振频率对应的振型形状有关;实测梁体动力响应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能够满足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武康增建二线堵河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合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堵河特大桥主桥为一联(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平衡悬臂法施工,采用先中跨后边跨的合龙顺序。梁与墩之间为支座连接,施工时采用临时支座将梁与墩固结,待中跨合龙后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结合该桥施工,详细介绍三孔一联的连续梁合龙及体系转换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纳林川特大桥(48+3×80+48)m连续梁悬臂浇筑法施工开展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研究。在预应力张拉之前,进行管道、锚口、喇叭口摩阻损失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预应力施工控制措施。在全桥预应力施工过程中,在悬臂施工阶段的关键结构部位以及中跨跨中重要结构部位进行混凝土应力监控,测试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纳林川特大桥预应力施工质量良好,梁体预应力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嵘  王平  刘学毅 《铁道学报》2011,33(6):74-80
为揭示高速运营条件下车辆与桥上道岔的动态相互作用规律,建立考虑轮轨间动态接触关系的高速车辆-道岔-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CDAVTB。以时速350 km18号道岔布置于6×32 m连续梁上,轨下基础采用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为例展开仿真分析,就铺设于我国客运专线桥梁上的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高速道岔的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并分析桥梁竖向刚度和岔桥相对位置对车岔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道岔铺设于桥上时,各项动力响应均有所增大,道岔结构参数对车岔桥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随着桥梁竖向刚度的增大,系统各项动力响应呈减小趋势,32 m跨连续梁的ZK荷载挠跨比宜按不大于1/9 000进行设计。岔桥相对位置的变化将导致系统动力响应的较大差异,就32 m跨度连续梁而言,道岔辙叉部分布置于列车运行方向上距离桥墩1/8至1/4跨范围内时最优。  相似文献   

6.
高志国 《中国铁路》2022,(8):195-201
沈白高铁某站咽喉区18号道岔铺设于(60+100+60) m大跨度连续梁上,为研究其可行性,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从岔桥纵向耦合作用、列车过岔动力特性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并提出工程应用建议。主要结论如下:通过布置小阻力扣件可使道岔钢轨满足强度要求,同时道岔尖轨、心轨位移及钢轨断缝等小于规范限值,满足无缝道岔安全性要求;列车直向、侧向通过道岔时,车辆、道岔动力学响应能够满足规范及行车安全性要求;大跨度连续梁铺设无缝道岔应针对大跨度、严寒地区等工程特点,从结构设计、施工控制、运维监测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市域铁路高架站后咽喉区(40+64+40) m四线变双线道岔梁+26 m简支梁+6×32 m单渡线道岔梁为工程背景,基于岔-桥相互作用原理和非线性有限单元法,建立岔-桥-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不同轨道设计方案下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群纵向力变化规律,并以规范要求开展设计检算,结果表明:(1)钢轨伸缩力、制动力峰值均出现在大跨连续梁右梁缝处;(2)全桥采用常阻力扣件时,钢轨伸缩力最大值达到965.1 kN,钢轨总应力超过容许应力限值;(3)采用小阻力扣件可大幅降低钢轨伸缩力,对钢轨制动力则影响不大;(4)铺设小阻力扣件、适当降低锁定轨温、放大断缝值要求等轨道措施可使得无缝道岔应力、位移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大跨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群轨道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伍曾  刘学毅  王平 《铁道学报》2011,33(8):88-92
为确定道岔、桥梁的合理相对位置,深入研究快速及高速行车条件下车辆-道岔-桥梁的动态相互作用,将车辆、道岔区轨道和桥梁作为一个整体,建立车辆-道岔-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分析模型,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分析高速行车条件下道岔区轨道、车辆与连续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以车速350 km/h通过18号国产道岔,岔桥相对位置为尖轨尖端分别位于桥跨1/4、跨中、3/4跨及墩上,通过计算出的尖轨和心轨开口量、尖轨和心轨动应力、车体振动加速度、减载率、脱轨系数、舒适性、桥梁振幅、振动加速度和梁端转角等动力响应,确定在车辆-道岔-桥梁耦合动力条件下4×32 m连续梁桥的合理岔桥相对位置。计算结果表明,18号国产道岔铺设于4×32 m连续梁桥上时,道岔尖轨尖端位于1/4跨时综合动力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研究连续梁桥上无缝道岔-梁-墩合理布置形式,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关系,建立了"岔-板-桥-墩"一体化空间计算模型,并鳊制了相应程序.计算分析表明:连续梁跨度应适中,建议取为32 m+48 m+32 m的一联三跨连续梁,岔前或岔后距离梁端宜在20 m以上,固定支座宜布置在连续梁中间跨的两端,尽可能离岔心近一些.在需要增大桥墩刚度且又难以实现时,可考虑将连续梁相邻桥墩支座设置成双固定支座,这样同时可以起到减小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大量采用了长联大跨弯连续梁,结合温福铁路飞云江特大桥主桥(48+7×80+48)m预应力弯连续梁,论述长大跨度曲线连续梁设计研究和结构分析情况,分析曲线连续梁的动力性能及变形特点,提出客运专线长大跨度曲线连续梁的简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梁的地震响应规律,以兰渝线上某(82+172+82)m连续梁拱组合桥为例,建立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采用反应谱和时程分析法研究该桥的地震响应特点,探讨高阶振型、几何非线性、竖向地震作用及行波效应等因素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桥内力最大出现在拱脚处;截面内力主要由低阶振型(前30阶)控制,高阶振型的贡献较小;几何非线性对该大桥的地震响应影响较小,内力最大仅增加2.21%;竖向地震作用对截面轴力和面内弯矩起控制作用,其放大倍数最大可达2.88倍;行波效应对大跨度梁拱组合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石太客运专线(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太客运专线跨314省道2号特大桥,主跨为(48+80+4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重点介绍该桥的建设条件、总体布置、技术条件、主跨上部梁体及下部刚构墩的结构构造、钢束配束、结构整体计算、墩梁固结处局部应力分析及刚构墩的内力调整。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讨京沪高铁大跨桥梁中连续梁拱桥组合结构的结构性能,以京沪高铁沿线最大跨度(90+180+90)m连续梁拱桥为背景,建立其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研究成桥阶段内力和变形、活荷载效应、长期徐变变形、承载能力及结构动力特性等,并与不考虑拱的单独连续梁结构对比,掌握组合结构的受力特性。研究结论:先梁后拱施工的连续梁拱组合结构具有整体受力特性,拱能主动承担主梁自重,并能改善结构的活荷载效应、徐变效应,提高极限承载力,增加结构安全度并改善结构长期运营性能。拱脚推力使结构轴向受力和变形增大,同时,由于拱平面外刚度较低,使得组合结构前几阶振型多次出现拱平面外振动。  相似文献   

14.
石武客运专线驻马店特大桥跨S333省道(32+48+32)m连续梁采用贝雷梁钢管支架一次现浇法施工,针对其跨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要求高等特点,详细介绍了支架设计与预压、球形支座及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及预应力张拉和压浆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现浇连续梁跨越既有铁路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安全性要求较高。根据石武客运线东孟姜女河特大桥(32+48+32)m连续梁的跨新荷铁路线施工,从连续梁悬臂灌注施工、连续梁挂篮悬浇施工工艺两个方面对现浇连续梁施工的重点施工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跨新荷铁路采用防护棚以保证铁路的运营安全,重点介绍防护棚的设计、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安全措施。本工程已经顺利完工,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质量问题,证明本次施工所采用的施工工艺和防护措施是合理的,能为以后类似跨铁路线桥梁施工提供技术支持与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京沈客运专线(109.8+170+170+90.8)m V撑连续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京沈客运专线对京承高速公路与机场北高速互通区的跨越,京沈客运专线温榆河特大桥采用(109.8+170+170+90.8)m V撑连续梁结构体系。通过介绍温榆河特大桥V撑连续梁的工程概况及该箱梁与V撑构造特点、内力分析情况、预应力体系及钢束布设、动力分析的成果等,论证V撑连续梁方案的可行性,为高速铁路大跨结构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济青高速铁路(40+70+70+40) m槽形连续梁是国内外跨度最大的高速铁路双线预应力槽形连续梁。为分析其列车通过时的动力性能,建立列车-轨道-槽形连续梁动力相互作用模型,编制铁路列车-轨道-桥梁耦合动力仿真软件RTTB,利用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仿真软件的工程可用性,对动车组与货车过桥时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计算和评估。结果表明:CRH2动车组、CRH3动车组、C64货车在设计速度范围内以单列或者双列的形式通过桥梁时,车辆的安全性指标均合格,平稳性指标为优秀,桥梁的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槽形连续梁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淠河总干渠特大桥48m+80m+48m悬灌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就其中较为重要的0#块、挂篮设计、挂篮预压、合拢段施工等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桥上无缝道岔,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钢轨-岔枕-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分析模型。运用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了列车-道岔-桥梁系统空间振动方程组。以温福客运专线田螺大桥为例,拟定桥上铺设了由2组38号道岔组成的单渡线,计算“中华之星”电动车组,按一动四拖的编组方式,以200 km/h的速度直逆向通过时,列车-道岔-桥梁系统空间振动响应,并与列车通过路基无缝道岔和桥上无缝线路的动力响应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桥梁导致钢轨和岔枕的位移增幅较大,列车动力响应有所增加,对道岔振动加速度和轮轨力影响不显著;道岔导致桥梁振动加速度小幅增加,而列车动力响应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20.
文章结合厦深客运专线韩江特大桥大跨度岔区变宽连续梁设计,探讨了桥上无缝道岔的设计技术难点,分析研究梁体结构形式、梁体刚度、岔桥位置及车岔桥动力特性等,较好解决了大跨度道岔区变宽连续梁结构复杂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梁体结构传力顺畅,避免了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