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自主研发的炭/炭-碳化硅制动盘配对不同材质的制动副进行了汽车台架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制动副的制动性能。结果显示,炭/陶制动盘摩擦系数稳定、无制动衰减、磨损量小且无噪声,表明炭/陶制动材料的应用能够提高汽车安全性、操控性和驾驶舒适性,并降低油耗,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一辆丰田凌志400轿车,要求我汽修中心对一直以来越用越差的制动系统进行维修,并自备了4副制动盘和制动片要求更换。接车员对该车制动系统进行了修前动、静态检验,证实制动盘和制动片已磨损超标,遂安排维修施工。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柴油车用颗粒物捕集器(DPF)采用不同累炭方式进行加载时,累炭速率、积炭分布和颗粒物排放随工况和炭载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累炭速率曲线较为平缓的工况,更适合通过控制时间长度来制备不同累炭比例的DPF,对于累炭速率不稳定的工况,不适宜制备低比例累炭量的DPF; DPF内部颗粒物的分布与工况呈现很强的相关性,相似的稳态工况下,无论是用发动机台架试验还是整车试验,DPF内部颗粒物分布规律相似;稳态和瞬态累炭工况下,颗粒物数量和质量排放均随着炭载量的增加出现先高后低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某汽车修理厂承修一辆制动效能差的三菱帕杰罗,修理工检查发现制动盘与片已严重磨损后,根据需要先后更换了制动盘、片和总泵,试车时发现40km/h紧急制动时严重拉带,对此车主十分不满意,认为修理前制动没有拉带,换了那么些零部件,制动倒拉带了,作为具有制动防抱死系统AB  相似文献   

5.
选择具有不同厚薄差和端面跳动的制动盘,利用制动器特性试验台对其进行发热温度和几何形变的测量.分析了制动压力大小、制动盘温度变化及制动盘初始几何特征对制动盘厚薄差与端面跳动动态变化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温升快慢受制动压力影响,制动温升导致制动盘发生翘曲;制动盘厚薄差的波动量与制动盘初始厚薄差及发热温度有关,存在明显的热-机耦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径向尺寸较小,制动时沿制动盘的轴向施力,制动轴不受弯矩,制动性能稳定,应用较广,阐述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原理和关键参数设计,并介绍摩擦片与制动盘在傅各磨损间隙的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新型铝镁合金陶瓷制动盘不仅可以保证汽车制动效果,而且在原制动盘基础上减轻50%的质量,对汽车轻量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汽车制动过程中,制动主缸受制动踏板作用在制动液压管路中产生12MPa液压力之后传递给制动摩擦块,促使其向制动盘中心线方向移动,最后与制动盘工作表面接合,在摩擦力作用下实现制动。由  相似文献   

8.
炭罐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影响炭罐性能各种因素的大量试验研究,其中包括活性炭的性能、汽油蒸汽流量、炭罐所处的环境温度、炭罐脱附空气流量、炭罐的内部几何尺寸等因素,提出了改进炭罐性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制动盘是摩托车制动系统关键、核心部件。制动盘质量问题涉及到整车行驶安全、操控舒适性等多个方面。车辆行驶在不同路况下使用制动器的频率和制动效果强弱的不同,以及摩擦片材料和制动盘散热结构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导致制动盘的工作条件非常复杂。而且摩托车制动盘通常用3~6 mm不锈钢冷轧薄钢板制造,在市场上摩托车制动盘受热变形时有发生,造成安全隐患及市场投诉。故对制动盘热变形分析,找出制动盘热变形基本原理方向,对新设计、改进提升制动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常在新车行驶几百公里或更换新的制动盘后的一段行驶里程内,由于制动盘端面跳动公差超标造成制动轮泵回推.形成周期性的液压回推压力波动.导致脉动制动效果。同时由于脉动制动产生的高温.使制动盘内应力释放.造成制动盘变形,引起制动踏板加剧抖动或转向盘振动。另外.车辆长期存放会使制动盘生锈,而且由于盐砾的化学作用.造成制动盘表面精糙不平.影响制动效果。其次.常常由于厚积的道路尘垢、油脂、制动屑和基体铁锈形成一层摩擦系数不同于先前的表层,造成对应两轮制动盘的摩擦力不对等.引起制动跑偏.有时还伴随尖锐的噪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炭罐的应用背景,讲述了HJ/T390-2007和GB20998-2007两个标准中对炭罐性能评价和老化处理的试验方法,并对天津科达动力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CP-Ⅲ型炭罐综合测试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铝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不同的基体(LD31、LY12)和不同的增强体颗粒大小(3.5、10、20μm),对铝基复合材料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汽车制动盘在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表面转移膜的形成机制、转移膜的作用及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制动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迅速形成对磨材料的转移膜,并且该转移膜均匀牢固,不易剥落,对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制造出的铝基复合材料制动盘实用件已经进入相关的台架试验,为指导汽车制动盘用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十多年来在聚酰亚胺基气体分离炭膜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评述,探讨了聚酰亚胺的化学结构、成膜方法、热解工艺条件,以及修饰改性等因素对炭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聚酰亚胺基炭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田振芳 《汽车实用技术》2024,(9):113-116+166
为了准确预测制动系统在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分布,综合考虑与压力有关的摩擦系数、与温度有关的材料热物理特性、随时间呈指数增长的接触压力及制动速度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对单次制动过程中盘式制动器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接触压力下制动时间、制动距离及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制动过程中制动盘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接触压力越小,制动时间和制动距离越长,温升越小;制动盘的温度呈现锯齿形的波动,波动的幅值先增大后减小。研究结果为制动性能的准确预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热重分析仪对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的氧化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程序升温氧化(TPO)试验对其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 O2和 NO2气氛下柴油机炭烟氧化过程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并用模型对 O2和 NO2对炭烟的氧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炭烟在 O2气氛下大约从700 K 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76.8 kJ/mol ,对 O2的反应级数为0.85;而在 NO2气氛下大约从600 K时开始氧化,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21.9 kJ/mol ,对 NO2的反应级数为0.85。在柴油机排气组分条件下,当温度低于750 K 时,N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而当温度高于800 K 时,O2氧化炭烟引起的炭烟质量减少占主导。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装置(炭罐)的汽油工作能力测试方法的利弊,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炭罐丁烷工作能力的概念和测试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为国内的炭罐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4,(19):43-43
采用德尔福最大扭矩制动系统,二个制动盘浮动在轮毂外直径轮上每一个制动盘内、处表面的4个制动摩擦衬片一起,施加制动力。  相似文献   

18.
在欧洲,盘式制动器在重型车上的应用日渐普及,其具有的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和热衰退性是解决车辆在山区道路连续下坡过程中造成的汽车制动失灵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国内重型车在盘式制动器的应用上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制动盘在高热负荷下的使用寿命比较低,因此,盘式制动器虽然在公路车上的应用被市场和用户认可,却在山区的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本文通过分析重型车制动盘热疲劳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材料和结构两方面对常态制动盘进行了改进,使制动盘的热疲劳性能大幅提升,满足了重型车的使用要求。经过台架和用户试验验证,在同等条件下,新型制动盘的使用寿命是常态制动盘的3~5倍,相比制动鼓的使用寿命也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辉 《汽车运用》2013,(7):33-33
众所周知,制动是靠摩擦起作用的产生制动效果的过程.车轮制动器就是将动能转换成热能的主要部件.它的原理就是将制动片和制动盘压在一起。通过摩擦起制动作用。制动盘的材料是合金铸铁,制动片的材料是耐磨石棉。它耐高温,摩擦系数大。  相似文献   

20.
汽车电磁制动器磁感应强度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电磁制动与摩擦制动并用的集成制动系统的设计与控制中,确定制动盘磁感应强度存在计算工作量和误差大的问题,根据位势能理论和Maxwell方程,建立了电磁制动器中制动盘某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某一电磁制动器的制动盘在不同磁极长度、磁极宽度和磁极面与制动盘间距下的磁感应强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磁极长度为120mm,磁极宽度为40mm,磁极面与制动盘间距为1mm时,磁感应强度达到最大,与传统的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