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评估从北京西站到北京站地下直径线建成运营后列车振动对北京地铁2号线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结合工程实际,从理论上分析了在列车运行引起的随机振动作用下,地下隧道钢筋混凝土结构产生疲劳破坏的机理,综合考虑了地下环境对地铁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控制标准,得到在地下直径线正常运营情况下,北京地铁2号线隧道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的振动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历了9年的艰苦建设施工后,连接北京市2座主要火车站的地下"大动脉"——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即将开通运营,方便市民就近上车和中转旅客换乘。北京站至北京西站的地下直径线计划在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运营。根据计划,开通后,旅客可乘坐火车在2站之间实现换乘,从北京站到北京西站只用10 min,这将使乘客的中转换乘变得十分便捷,并大大缓解前三门大街的交通拥堵情况。施工现场内,隧道中有2排轨道,一排已基本铺设完毕,和正式投入运营的火车铁轨毫无分别,而另一排的钢轨扣件也已经完  相似文献   

3.
赵宝华  李建华 《隧道建设》2010,30(6):643-648
结合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实践,介绍大直径泥水盾构在繁华城区施工对地表沉降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控制施工沉降的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2,(6):837
北京地下直径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采用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的地下电气化铁路隧道,是承启北京站与北京西站的重要地下工程,地处北京市中心区,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9 151 m,其中隧道长7 230 m。中铁隧道集团承建了该线包括5 175 m盾构隧道施工在内的6 230 m隧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5.
《公路与汽运》2005,(2):46-46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9.16km,隧道长7.05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2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2):115-115
为完善北京铁路枢纽布局,北京两大火车站北京站、北京西站之间将建设一条地下直径线。与地铁不同的是,这条线路将直接运营铁路列车。铁路列车在繁华地区地下穿行,这将在全国创出先例。直径线几乎与地铁2号线南段平行,铁路部门将采取深埋方案。地下直径线线路全长 9.16 km,隧道长 7.05 km,其余为地面线路。由于中途不设车站,地下直径线平均造价将大大低于地铁线路,每公里投入为 2 亿多元,总投资20.8亿元。目前,有关部门正着手对地下直径线路进行线路设计,工程有望年内开工,2008年前建成通车。北京两大火车站拟建地下连接线…  相似文献   

7.
北京直径线盾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盾构法施工技术在隧道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的盾构始发、盾构穿越护城河及下穿宣武门地铁站等施工实践,介绍在砂卵石地质条件下利用盾构法修建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北京铁路直径线大断面地下隧道盾构机选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康慨 《隧道建设》2006,26(6):20-23
 拟建的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之间直径线可使北京铁路枢纽布局更为完善,直径线地下隧道拟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选型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分析直径线地下隧道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给出盾构机选型的一般程序和依据,着重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选型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盾构的施工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结论是:泥水平衡盾构在控制地表沉降、漂石卵石处理、掘进进度、减少刀盘刀具磨损及开仓换刀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土压平衡盾构;本工程具备泥水处理装置的场地布置条件,弃浆、降低施工噪声等环境保护问题也可得到较好地解决;本工程适于采用泥水平衡盾构机。  相似文献   

9.
王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86-189,16
随着城市地铁的持续建设,近接既有地下建筑进行施工的工程大量涌现。由于受地质条件和施工工艺的限制,隧道施工难免会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扰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环境病害。该文针对过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的地铁近距离穿越某建筑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由于隧道施工而引起的地层扰动变形的规律性,并对已建隧道产生的施工影响进行了分析,且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下直径线大断面暗挖隧道衬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宏亮 《隧道建设》2013,33(8):684-689
为解决复杂边界条件下大断面暗挖隧道衬砌施工方法选择的问题,针对北京站-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洞桩法隧道段和CRD法隧道段的衬砌具体项目,从施工效率、经济性和沉降变形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组合钢模和模板台车2种施工方法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应根据开挖方法、断面尺寸和作业环境等合理选用; 2)对2种施工方法在安全质量控制措施上进行了相关补充完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下道路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需要更为集约高效的模式。以北京广渠路东延地下隧道方案选择为例,综合考虑道路功能发挥、周边地块需求、规范标准采用等因素,对隧道开挖的各种方案进行深入对比,探讨适合城市地下隧道的最优方案,认为明挖法更适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隧道方案比选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综合考量诸多因素,以求发挥城市地下道路服务城市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2.
北京消息 11月17日,世界隧道协会主席Harveyw.PARKER先生在世界隧道协会执委、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刘维宁和铁道部鉴定中心主任赵勇的陪同下,对正在建设的我集团北京火车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工程进行了参观访问,祝愿中铁隧道集团: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3.
何峰 《隧道建设》2011,31(4):416-425
结合北京站至北京西站铁路地下直径线工程实例,通过不同盾构刀盘刀具配置在砂卵石下的应用对比,重点对本工程刀盘刀具改造前后对地层的适应性进行详细研究,总结分析出:1)对致密的砂卵石地层的刀盘刀具配置采用盘形滚刀是必要的,并应根据卵石粒径、密实程度尽量加大滚刀尺寸,加大1和2层刀高差,以提高切削贯入度,提高掘削效率;2)通过滚刀、撕裂刀、切刀等长短刀具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对砂卵石地层的有效切削;3)切刀形式由原来螺栓连接方式优化为销轴连接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切刀在掘进过程中的掉落等主要成果。最终解决了砂卵石条件下刀盘刀具配置应注意的关键问题,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对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春运!春运!     
《驾驶园》2019,(2)
正春运再次拉开帷幕今年的春运从1月21日至3月1日,总共40天。春运期间,全国旅客的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其中,铁路将发送4.13亿人次,增长8.3%,创下了历年新高。北京地区三大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预计发送旅客1550万人,同比增加103.4万人,增幅7.1%。客流将呈现节前相对集中,节后相对平缓的特点。预计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为节前出行高峰日,发送旅客将突破106万人;节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北京公交多项措施应对客流高峰北京公交2015年春运工作于2月4日开始,至3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据预测,公交集团客运总量将达到3.68亿人次。其中,预计春节前15天的客运量为1.37亿人次,节后25天客运量为2.3亿人次。针对即将到来的春运客流高峰,公交集团将采取增开春运中转摆渡专线,增加重点区域和夜班线路运力,增发返程夜间加车等措施,全力保障乘客春运期间的出行。措施一:途经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  相似文献   

16.
刘娜 《公路交通科技》2013,(11):385-387
本文结合某隧道工程施工实例,总结了多年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经验,分析了在整个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质量管理措施,提出针对城市地下隧道工程中安全、质量管理的要点,对城市地下隧道工程的实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信息     
<正>福建最深最长的地下高压电缆工程完成敷设福建省目前最深最长的一条220 kV地下隧道高压电缆工程在福州完成敷设,近日投入运行。这条地下电缆隧道最深离地面18 m,隧道高3.2 m,长5.843 km,总投资为5亿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的类型及特点,总结了开展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针对目前建设众多的地下隧道,从道路线形、横断面和安保设施三个方面浅析了地下道路的总体设计要点。特别是路线设计中需要验算平曲线和竖曲线行车视距,对直线段长度和出入洞口设计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城市土地利用需要更为集约、高效、现代的开发模式。市政用地主要提供城市交通与市政管线的通行空间,与周边公用、商业、居住地块的衔接,决定了市政交通条件的优劣。以北京奥体南区地下环形隧道断面选择为例,应明确城市地下隧道的使用功能,进而确定道路设计标准,同时需考虑道路周边地块需求、现场建设条件、临近工程施工衔接等控制因素,从而得到城市地下隧道断面布置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的有关技术问题,介绍了空间数据模型、建模要素和建模流程,分析并比较了各类方法和流程的优、缺点。基于离散光滑插值等技术,提出利用地质钻孔点、地质剖面线上的特征点和由特征点插值出剖面线上的点三者共同参与插值的方法,提出基于任意形状空间多边形生成地下隧道的方法,并解决任意地下隧道与地质体相互裁减的问题。最后以岭脚隧道工程为实例,建立包括地层信息、三维隧道、断层信息等地下结构的全景三维地质模型,将研究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进行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