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因对信号设备使用寿命评估不准确,导致现场信号设备超期服役现象时有发生。结合当前信号设备现场实际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影响铁路信号设备使用寿命因素。基于模糊理论将影响信号设备使用寿命的各个因素量化,以此确定相应设备使用寿命的模糊综合评判矩阵,从而实现对设备使用寿命的评估。以计算机联锁系统上位机电源模块为例,对其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与现场数据一致,所以现场维修维护人员可以参考该评估方法,对相应信号设备制定合理维修周期,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系统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是目前灾害监测系统发生频率高、影响大的一类故障。通过对全路灾害监测系统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情况的调研,将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故障按影响范围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故障原因。结果显示,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全路共发生的54次大范围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和184次局部监测点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故障中,传感器故障和网络故障是造成灾害监测系统现场监测设备脱离监控的主要原因,两者占总故障原因的38%,其次是电源故障、防雷模块故障等。最后,从系统管理、软硬件维护、应急处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与建议,为优化灾害监测系统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深圳地铁一期信号数据传输系统的分析,从中央设备层、中间传输层及现场设备层逐一介绍其工作原理及设备特点。信号系统通过802.3、OTN、Profibus等通信协议使中央控制中心与现场设备大量的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分布性、可靠性与扩展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联调联试是新建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前,对其行车及辅助设备进行全方面系统检测和动态验证试验,参试单位较多、各专业需求不一、参试人员数量较多,给联调联试协调组织带来一定难度,通过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现场组织管理工作归纳总结,从中梳理出比较集中、相对突出的难点,并深入分析,结合联调联试现场采取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联调联试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5.
针对ESD+MVB总线通信故障,现场维修人员需要有效的测试方法和策略,用于快速定位和处理故障。分析各种故障对总线的影响,给出测试策略和确定故障设备的判断依据。依据此策略和依据,现场已查明并解决多起电阻阻值异常故障、设备发送电路异常故障等,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设备监测系统的组建方法:采用嵌入式Web传感器从现场设备获取参数并通过内建的网络接口直接将数据发往监控浏览器,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再利用成熟的Internet组网技术将系统连入互联网中,以实现对现场设备的专程访问.  相似文献   

7.
接触网视频与几何参数检测系统是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频系统拍摄的图片,可以很好地观测到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系统运行时的外部设备工作环境,两系统的同步检测对于检测数据的超限判断及综合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场可编程门列阵(FPGA)嵌入式技术,自主研制接触网视频采集板,优化现有系统架构,确定检测数据间的同步方式、时序关系及关联标记,并通过实验室测试验证该设备的可行性,对提高接触网供电设备检测工作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现场一般会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然而被监测信号除了开关量外多为模拟量,这些模拟量不仅数量较大,还夹杂着频率丰富的干扰信号,甚至还存在瞬间高压,同时还要保证监测电路与原电路的有效隔离,对相关的监测设备要求较高。为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铁路设备安全监测的多路模拟量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利用差分多路复用器件MPC507A及模数转换器LTC1400实现了多通道ADC的采样,根据现场各监测量的特点,分别进行了监测电路的安全及抗干扰设计。通过多通道切换电路设计、采取相关的抗干扰措施以及电路的安全防护等手段,实现了一个成本低廉、抗干扰能力较强的16通道差分模拟量采集系统,能够满足铁路现场不同信号采集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铁路散货疏运站设计中,翻车机系统作业能力对于确定翻车机设备配置数量、铁路股道的设置数量及车站规模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疏运站卸车作业流程及时间的分析,提出翻车机系统的作业能力计算方法,并计算研究了方法中各参数取值对翻车机日作业能力的影响,得出翻车机系统日作业能力并不与其每次翻卸车数成比例关系、同规格贯通式翻车机系统较折返式翻车机系统日作业能力大约1~2列、牵引质量对翻车机系统作业能力有重要影响,为散货疏运站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加强信号设备结合部管理、监测铁路信号设备运用质量的重要行车设备。本文通过多起具有代表性的轨道电路设备故障案例分析,总结出通过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分析判断轨道电路故障的一些方法,对现场信号工区提升集中监测系统的分析判断能力,及早发现和处理存在的设备隐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宁波地铁1号线为例分析了地铁自动售检票(AFC)系统车站终端设备的故障数据,并找出其规律。车站终端设备中自动售票机故障率最高,而且车站客流量与终端设备故障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详细阐述了AFC系统故障的特点,总结了影响车站终端备置故障的主要因素。针对不同阶段运行的设备故障类型,提出设备维护与维修策略,可提高AFC设备故障维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传统AFC系统运行维修方法的滞后性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将PHM技术应用于北京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的方案,拟为AFC系统提供一套经济有效的故障诊断及健康管理方式,满足日益增长的轨道交通出行量对综合保障能力的匹配需求,以此解决日益凸显的AFC系统技术含量日趋提高而维护手段和能力相对薄弱的矛盾问题。同时,通过预测AFC系统在短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故障,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或明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何预防故障出现,以保证在执行任务过程中,AFC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期合理分配设备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并降低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南京地铁AFC系统的总体架构及软件体系,明确对AFC系统实施过程管理的必要性;进而论述AFC应用软件的技术要求,和对其进行过程管理的基本措施,并深入阐述AFC应用软件测试的方法、步骤和引入第三方测试的必要性;最后给出实施AFC软件过程管理的主要工作措施,为AFC系统软件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地铁售检票模式、快速公交售检票模式和公交汽车售检票模式的特点,结合分析现代有轨电车售检票系统技术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从现代有轨电车售检票方案、系统票制方案、车票方案等方面内容重点阐述现代有轨电车售检票系统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在服务中与百姓接触比较直接.从天津地铁在运营实践中的体验和认识入手,从AFC系统与运营服务、运营管理、运营市场三个角度,论述 AFC系统对地铁运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为拟通新线AFC系统的招标、设计,已通老线AFC系统的改造、升级,以及运营单位AFC系统的自主研发等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磁浮交通的发展,对应不同阶段的售检票系统有着不同的需求.磁浮售检票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具有很多特有的功能要求,以及与其他系统的交互方式.基于目前上海磁浮交通系统,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和铁路售票系统的经验,提出磁浮交通售检票系统设计的一些基本思想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地铁为例,对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软件接口标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建设设备模块软件接口标准的意义,阐述该标准的设计和实现。该标准是使用一套通用的设备上层应用软件,实现对各个设备供货商所提供设备的控制。为了实现设备端上层应用软件的通用性,各相应模块的功能接口应只与设备业务相关,而与硬件无关。为此,该标准根据各种设备的硬件和业务需求,提出各种相应的功能接口。这对未来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及设备的特点和现状出发,介绍了AFC系统标准化过程中已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实现AFC终端设备及模块互换的必要性。并以北京地铁AFC系统建设为例,提出了实施思路,以期能对轨道交通AFC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AFC系统标准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黎江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5):56--59
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线网标准及规程的建设情况分析,结合轨道交通AFC系统线网化运营的需求,重点阐述AFC系统线网标准的体系结构及基本内容,讨论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式、时机、范围和深度.首次提出标准体系建设的优先度定义,用以指导未来AFC系统标准及规程的规划、制定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中小规模城市线网AFC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认为传统大城市AFC系统的建设模式存在着标准较高、资源利用不合理、灵活性差等问题,不适合于经济实力较弱、线网运营规模较小的中小规模城市。根据中小规模城市的线网规模和资源投入情况,分析线网AFC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要求,并从线网AFC系统资源共享、AFC系统架构比选、AFC系统互换性等多个角度提出线网AFC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指导中小规模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网络的建设与运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