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旧路改造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在旧路改造设计过程中,交通预测分析的难点,利用面状空间数据的自相关特性,结合传统交通预测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城市道路改造设计中,合理确定交通预测分析范围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以省道S270线三江至南门大桥段改造工程为例,对省道的改扩建和路面改造进行方案设计。简要介绍了平纵横断面设计、路面改造设计(新建路面、旧路加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理等)、路基改造设计、排水改造设计、桥梁涵洞维修加固、交通工程、临时施工交通组织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重载交通作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应力分析,提出了重载交通下水泥路面的结构响应,为旧水泥路面的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交通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并影响了部分生态环境,使得人们在旧路改造时更加重视旧路材料的再生利用,走绿色交通发展道路。结合工程实践,总结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普通公路中应用的经验,以期给类似项目予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韩学义 《公路》2007,(9):111-115
以辽宁地区的道路维修为例,介绍了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前景。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提出了适合辽宁地区的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研究结果对今后旧沥青混合料路面冷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交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速,各大城市现有道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因此涌现出大量旧路改造项目,为减少旧路改造项目在施工期间对沿线交通出行的影响,同时保证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进度与施工组织步骤,需加强交通疏解方案研究。以深圳市桂庙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城市道路改造施工中交通疏解工作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梅朝 《中外公路》2019,39(1):291-295
以江西省(南)昌至九(江)高速公路交通量数据为例,比较分析新、旧规范中交通荷载分析的计算差异。从分析新规范中关于交通荷载分析的修订内容入手,通过对实际算例的计算,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规范与旧规范相比,标准轴载的选择更有科学性,车型分类更精确,交通参数的选择更符合实际情况,当量轴载换算结果偏大,符合研究现状,新规范可以更好地计算交通荷载。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大部分道路已超过设计年限,进入改造期。旧路改造由传统的“以车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由重视“交通功能”转为“交通、景观、生态” 并重。不仅要考虑交通功能的改善,还需考虑道路景观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改造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通常比新建道路更复杂,考虑因素更多。该文结合西安鄠邑老城区主要道路的改造提升等工程实例,阐述了精细化设计的概念及技术措施,对以后旧路改造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旧路改建是节省公路建设投资、加快公路建设而满足现代交通需要的重要途径,旧路改建是提高既有道路等级和改善路网结构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旧路改建工程的特点分析,对其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从而满足高等级公路的设计强度和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205国道丰南-古冶段旧路部分路段在唐山市区穿过,造成严重的交通干扰,事故频繁发生.为彻底改善205国道的交通状况,将205国道改线到中心城区外围,旧路作为城市道路使用,既保证了城市交通发展又为过境车辆提供快速、便捷通道.  相似文献   

11.
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在充分利用旧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行车道数量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组织设计坚持施工期间不中断交通,以安全通行为目标,采取限制车速和车型分流方式,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交通管理和工程管理措施,将改扩建施工对主线的交通影响降至较低程度,实现了改扩建期间不中断交通的既定目标,使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达到了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加的车流量使早年建设的大多数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采用普通的修补技术对旧路进行改造耗资巨大且施工缓慢,对交通影响较大。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新工艺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旧路改造中的应用效果,简述其施工流程、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具体工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可以改善路面的使用功能,具有施工工期短和对交通、环境影响较小的优点。实践证明,通过合理设计,配合精心施工,可以有效延长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结合338省道(张家港试验段)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工程实践,在调查检测现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状态的基础上,结合该道路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在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社会影响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沥青路面加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上海公路》2011,(2):I0004-I0004
近日,山西省交通科研院承担的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成果推广项目PR PLAST.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推广和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科研计划项目运煤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结构的研究、重载交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PR PLAST.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推广项目根据山西省当前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严重的实际,优化了PR PLAST.S改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对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后,旧路面病害对加铺层的力学影响尚未开展研究。根据路面力学的计算原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基础,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坑槽、裂缝对加铺层的力学影响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原路面坑槽位置、坑槽面积、旧沥青混凝土层模量、裂缝位置和重载交通等对加铺层的影响规律,为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结构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参加厦门-漳州高速公路部分桥梁伸缩缝的更换改造的实践,分析了弹塑性填充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不同断交通的情况下更换坏旧缝的施工方法,并论述了旧缝改造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建设施工期间的安全对策措施、旧路改造运营期间安全管理对策措施、交通及沿线设施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等,为项目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管理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拓宽的沉降分析和技术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爱明 《公路》2005,(8):85-87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业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在通车几年后,就面临着交通拥挤、亟待拓宽的问题。针对旧路拓宽开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和延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采用有限元法,对直接加铺与施加防反射裂缝措施后再进行加铺的路面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比较,以总结交通荷载、温度变化、材料参数以及采取防反射裂缝措施后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结构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