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车站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干塘地区内客货车流情况、运输组织特征,对干塘站集中办理折角车流方案中车站的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经过对车站到发线能力及咽喉区能力分析,得出本方案车站能力可以满足运输需求的结论,从而给出车站能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铁路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产生原因,以及对编组站能力和运输组织的影响,总结双向编组站处理折角车的6种设计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对于双向编组站,在折角车流大、衔接方向多且处理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组合设计,以灵活解决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问题,提高双向编组站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3.
国发〔2013〕33号文提出对新建铁路实行分类投资建设,明确了具体放开的铁路类型,但缺乏具体判别标准。本文结合铁路项目公益性或经营性属性,在对既有铁路根据运输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研究的基础上,从利于分类投资建设出发,对铁路划分类别及其标准进行初步探讨,重点量化了干、支线分类和经营性公益性分类,提出经营性公益性分类以经济评价作为主要指标,干、支线铁路以在路网中作用、运量、速度目标值、线路连接、线路长度等5个主要指标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4.
秦飞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3):14-15,19
以典型的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为对象,从运输组织和编组站线路场别的合理设置两方面着手,提出了减少折角车流的有效措施,其中重点是提出创新的菱形交换场,以达到减少折角车流,编组站车流畅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铁路双向编组站的折角车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铁路编组站中的双向编组站折角车流人手,分析了影响折角车流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折角车流的交换作业方式,阐述了折角车流对于双向编组站的影响。通过正确选择进站线路的引入方向,合理设置编组站位置以及适当地增设第二进站线来减少折角车流。并针对折角直通车流和折角改编车流提出了增设渡线或环线来处理折角直通车流,设置方便的联络线或共用的交换车场来处理折角改编车流,有利于解决折角车流重复改编的问题,提高编组站的工作效率和改编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必须规范安全管理,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为优化支线运输组织,结合淮南西站西张支线运输组织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在分析原运输组织方式的基础上,提出调整指挥系统,行车、生产、机车运输组织优化及发挥编组站作用等优化西张线运输组织的措施,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式,验证调整优化后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铁路枢纽折角车流数值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解编车流作业规则和系统资源限制为约束,构造不同目标函数下铁路枢纽编组站作业分工数学模型,给出折角车流理论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编组站作业分工方式及车流条件。基于折角车流变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将外部车流环境视为一个动态的随机输入,以特定铁路枢纽为背景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和遗传算法计算不同条件下折角车流数值解。通过对模拟数据趋势变化比较分析,提出铁路枢纽运输组织不应过分追求折角车流最小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吴建文 《铁道货运》2012,30(8):19-22
大同车务段云支线各装车站是大秦线的主要装车基地,通过对云支线运输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通过能力不足、机车运用效率不高、装车设备不配套、列车到达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修建云岗—云岗西双线铁路,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改变装车作业方式和合理安排机车运用等对策,满足云支线运量增长的需要,确保大秦线完成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9.
与太中银铁路和包西线相连的蒙西至华中地区煤运通道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煤运通道,衔接多条煤炭集运线路,疏运线路和相关干、支线,是高效的煤炭运输系统。根据煤运通道的功能定位及建设目标,结合矿区分布、既有线现状,全面系统分析煤运系统区域内社会、经济及运输需求的发展,深入研究煤运通道北端链路位置、车站布设、站点规模及专用线统筹规划,从而形成高效合理的煤炭集运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局铁路支线所面临的问题和具体的特点,提出了研制支线轨道汽车和修建简易客运专线的建议,并从可行性、安全性、运输组织、经营管理、投入产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