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涌水量预测是隧道勘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受邻近隧道排水影响条件下,涌水量预测更是难上加难。通过现场试验获取水文参数,采用4种传统预测方法和Modflow数值模拟法对春天门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并与实际监测结果对比,得到:1)受既有邻近羊鹿山隧道排水影响,春天门隧道涌水量(22 992. 15 m~3/d)远小于羊鹿山隧道(43 177. 536 m~3/d); 2)传统计算方法中,科斯加可夫公式法计算结果 (22 992. 15 m~3/d)与实际涌水量(13 646 m~3/d)最为接近; 3) Modflow软件数值计算法也是一种较适用的涌水量预测方法,预测涌水量为18 005 m~3/d,较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2.
以六盘水隧道ZK15+577~ZK13+000标段为工程实例进行涌水仿真模拟,计算了隧道底板压力、近掌子面处底板局部压力以及各标段涌水量情况。基于各标段涌水量大小设计了公路隧道反坡排水系统共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隧道左线累计一般涌水量为2 920.3 m~3/d,累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6 425.7 m~3/d,右线累计一般涌水量为2 581.1 m~3/d,累计雨季最大涌水量为14 422.2 m~3/d;隧道左右线同时涌水时流速在涌水隧道横断面中心处最大,涌水在经过横洞时,流速较低,在交叉口处出现不规则的回旋流动;根据涌水数据算得在隧道左右线分别设置三台型号为200ZW300-18排水泵,左线设置两个集水坑,右线设置一个集水坑(尺寸均为1.5 m×1.5 m×5 m),采用分时抽水方案可顺利完成排水工作。  相似文献   

3.
智刚 《路基工程》2016,(5):202-206
某隧道为新建黔张常铁路的控制性工程。根据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了地质构造、地下水的发育及分布规律等水文地质特征,并采用了径流模数法和大气降水入渗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预测,经计算,隧道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分别为16 396 m3/d和157 001 m3/d,由此确定了隧道进口段3 680 m为强富水区,出口段2 984 m为弱富水区,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宝塔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水文地质调查及涌水量预测的方法。通过分析隧道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充水类型,确定了碎屑岩类裂隙水为主要地下水类型。采用地下水径流模数法和地下水动力学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预测,测出左右线隧道涌水量分别为8 334.4 m3/d、8 338.0 m3/d,属于中富水洞体,为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高水位山岭隧道建设中地下水渗流对隧道衬砌的结构影响,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 GTS NX对某隧道工程进行建模计算,分析了不同注浆圈厚度(0m,3m,6m,9m)和注浆圈渗透系数(2.5×10-8 m/s,2.5×10-7 m/s,2.5×10-6 m/s,2.5×10-5 m/s)对衬砌结构竖向位移、大主应力和隧道涌水量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注浆圈厚度的增加,可以减小衬砌结构的大主应力、竖向位移和隧道涌水量,不过减小幅度在厚度大于3m之后有明显的降低;随着注浆圈渗透系数的降低,衬砌结构的竖向位移和隧道涌水量都呈现出先急后缓的减小趋势,衬砌结构的大主应力与注浆圈渗透系数大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方振华  王鹰  冯涛 《路基工程》2010,(1):197-199
结合贵广高速铁路坪山隧道,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对隧道的涌水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涌水量预测结果:枯季为46410 m3/d,雨季为92820 m3/d,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7.
厦门海底隧道涌水量流固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厦门海底隧道F4风化深槽的涌水情况进行了流固耦合分析。由于隧道在穿越风化深槽段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因此文中对隧道施工3个阶段的涌水量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注浆密度下的涌水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隧道开始开挖阶段,涌水量较大,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左右侧导坑开挖时,涌水量逐渐增大,但隧道中间部分开挖后,涌水量有所降低;文中数值计算所得涌水量结果与规范推荐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针对佛山里水和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大、厂址占地面积小、BOT项目建设及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设计采用CASS+紫外消毒工艺。一期工程土建规模4.0 x 10~4 m~3/d,设备规模2.0×10~4 m~3/d。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介绍该工程的主要建(构)筑物及设计参数,并总结CASS设计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甘肃某特长隧道为例,介绍高速公路隧道涌水量预测方法,交流公路水文地质勘察及涌水量预测经验,同时强调综合涌水量预测方法和分段涌水量预测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吕燕  邓林 《路基工程》2010,(6):90-92
隧道作为地下建筑物,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穿越不同水文地质体。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同时也是其它很多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之一,如突水、突泥、翻浆冒泥等等,对隧道工程的涌水量预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以雅安至泸沽高速公路大相岭泥巴山隧道为研究对象,以地质及水文地质分析原理为基础,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对隧道涌水特征和涌水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隧道整体涌水量为41 366 m3/d,在主要断层处最大涌水量可达3 100 m3/d,在断层段施工,要提前采取措施严加防范,保证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鹏飞  刘江  张素磊 《隧道建设》2022,42(12):1996-2005
为研究平行4孔山岭隧道渗流场,综合镜像法与叠加原理推导考虑衬砌时平行4孔隧道渗流场的解析解,将该解分别退化为单孔、双孔及3孔隧道渗流场解析解后与现有研究进行对比,并结合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解析解的正确性进行验证,继而讨论隧道间距、隧道相对尺寸及初期支护参数对4孔隧道涌水量及初期支护外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对于平行4孔隧道渗流场来说,间距变化带来的影响在相邻隧道间表现更加显著,当间距超过20倍隧道半径时则可忽略不计; 2)随着某一隧道直径的增大,该洞涌水量随之增大,其余隧道涌水量随之减小; 3)随着初期支护渗透系数的减小及其厚度的增大,隧道涌水量逐渐减小,初期支护后水压力逐渐增大,隧道间相互影响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隧道穿越花岗岩断层带施工的最主要灾害为高压富水体的突涌,其危险性极高且破坏力巨大。为有效解决理论计算、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中隧道涌水量预测值与实际值存在较大误差的核心问题,从系统辨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施工设计3方面共13个独立的花岗岩断层涌水致灾影响因素入手,提出基于优化FAHP-TOPSIS法的隧道断层涌水精细预测方法。该方法的创新在于采用平均优势度进行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的判断矩阵优化,能解决传统FAHP法排序互斥而导致权重分配失衡的问题;同时,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替代模糊综合评价法,避免模糊综合评价法依赖大量样本数据及模型训练冗余的问题,能极大提高隧道涌水预测精度。并将优化FAHP-TOPSIS法应用于涌水预测实例中,实现6处断层涌水区段涌水等级及涌水量的精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S1、S4、S5、S6区段存在中等涌水风险,S2、S3区段存在大涌水风险; 6处断层涌水区段预测涌水量与实际涌水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4.8%,平均相对误差为8.87%,满足工程准确预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隧道工程中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因素不同,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干扰,导致当前隧址区涌水量预测方法针对不同隧道的广适性较差。对此,总结了目前主流的涌水量预测方法,对其优缺点和适应性进行了比较,并将涌水量影响因素分为5个一级权重指标和10个二级权重指标,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隧址区涌水量预测方法,最终得到涌水量等级。根据与实际工程的实测涌水量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隧址区涌水量范围有较为准确的预估。  相似文献   

14.
徐州巴特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为工程机械整机配套各种斗铲类产品、机具和工程机械大中型钢结构件的民营企业。公司成立于1995年3月,占地面积为1.3×10~5 m~2;其中第1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为3×10~4 m~2,厂房占地1.5×10~4 m~2,第2生产基地占地面积为1.0  相似文献   

15.
水底隧道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波  王建宇  吴剑 《隧道建设》2012,32(4):474-478,494
水底隧道衬砌水压力是衬砌结构设计的关键参数之一,根据对衬砌水压力作用机制的探讨,"全堵型"隧道衬砌承担全部静水压力,而对于"排水型"隧道,衬砌只承受部分水压力,作用在衬砌上的水压力应该进行折减。根据渗流理论,推导了轴对称条件下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理论公式及利用隧道衬砌前与衬砌后涌水量的反分析简化公式,并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其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1)隧道涌水量随着衬砌渗透系数的减小而减少,当kl/ks=0.001时,涌水量几乎为0,而水压力折减系数近似等于1;2)对于不同的kl/ks值,水压力折减系数与涌水量存在一个公共点,这个交点范围为kl/ks=(0.02~0.03),对应的水压力折减系数约为0.5;3)对围岩进行注浆可以有效减少涌水量,但仍会有较大的水压力作用在注浆圈上,对注浆圈的长期耐久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4)利用隧道衬砌前后涌水量推导的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反分析公式,其计算结果可靠、有效,可以在以后隧道结构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岩溶区反坡施工的隧道大多需要抽排水,而勘察设计文件仅对隧道分一段或多段进行了涌水量总体预测,工程计量时如何合理确定反坡段涌水量少有研究。针对这一现状,以利万高速齐岳山隧道为例,对勘察设计、工程施工、施工后期3个阶段隧道涌水量预测和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隧道反坡施工段合理涌水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如未能提前查明常常导致围岩失稳、隧道涌水和流土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隧道涌水较为常见并往往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将影响施工进度且增高工程造价。以二广高速公路跑石界隧道为例,在前期专项水文地质勘察的基础上,通过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对该隧道涌水量进行了计算。通过与实测涌水量的对比,指出各涌水量计算方法的优缺点,根据各方法的适用条件为该隧道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程小勇 《公路交通技术》2022,(4):128-135+142
深埋特长隧道的水文地质勘察及涌水量预测是隧道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以拟建的深圳外环高速公路三期工程田头山隧道为例,通过分析隧址区地质构造特征,并结合隧道深孔钻探,在孔内开展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试验、压水试验,以获取隧址区典型深度段岩体的渗透系数,然后采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裘布依理论式及古德曼经验式对隧道涌水量进行预测及分析;同时综合隧址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分段预测出了隧道的涌水量。通过研究认为,该隧道受节理裂隙发育带、褶皱构造、强烈风化的影响,局部将会形成导水通道,在隧道施工时可能产生涌水;复式向斜轴部是地下水富集区域,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开挖后会造成大量地下水涌出。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内花岗岩地区的某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地质测量、遥感分析、岩(土)测试、水文分析和综合测井等手段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程穿越的花岗岩属于典型的硬质岩,其微风化样品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约为90 MPa。区域内断裂极为发育,地表水源丰富。微风化花岗岩围岩综合渗透系数0. 008 m/d,断层破碎带围岩和破碎花岗岩围岩的综合渗透系数均为0. 03 m/d,按稳定流理论公式估算隧道涌水量为45 556. 0 m~3/d。隧址区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对砼结构中的钢筋腐蚀作用等级为微腐蚀,化学腐蚀环境作用等级B级。综合测井结果显示,围岩中存在多个断裂破碎带,岩石的放射性总体较弱。隧道的岩温最高为埋深12 m处的33. 2℃,岩温随埋深增加而快速递减至230 m附近的20℃,水位以下的岩温逐渐上升并最终在隧道洞身附近增加至26. 51℃(703附近)。隧道最大主应力σ_(hmax)=23. 2 MPa位于隧道洞身位置(埋深703 m附近)处,计算得出Rc/σ_(max)介于4~7范围并对应了中等强度岩爆。本研究系统的综合勘察结果表明,该隧道工程可能存在偏压段大变形、硬岩岩爆、高压突(涌)水、风化残积层软化及崩塌和岩石破碎带小型塌方或掉块等灾害,同时研究中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抽水试验主要为单井抽水试验,获得相关水文地质参数不够精确,同时又存在较大的误差。以上海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例,该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25.8 m,(7)1层粉砂夹粉质粘土与(7)2层粉砂两者相互贯通,针对(7)层土进行群井抽水试验,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导水系数平均值为T=115 m~2/d,水平渗透系数平均值K_h=4.61 m/d,K_v=0.155×4.61 m/d=0.71 m/d,储水系数S=1.31×10~(-3),为基坑工程降水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