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八庙隧道岩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总结了八庙隧道岩爆的主要特征,结合地质条件,分析了隧道岩爆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八庙隧道的岩爆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隧道岩爆防治措施,处治技术的核心是控制喷混凝土的剥落、保持初期支护的完整性。实践表明在初期支护内设置双层钢筋网是控制喷混凝土剥落的简单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乌兹别克斯坦安琶铁路隧道强烈岩爆段岩爆治理工程实例,分析岩爆段工程地质情况及岩爆发生的过程、详细情况;从岩爆发生的条件及地质方面分析岩爆发生的原因;叙述岩爆发生初期采用洞身增设拱架支护的措施以增强支护结构强度保证洞身稳定以及后续的支护、注浆加固等施工处理技术方案。最终成功处理了工程险情,安全顺利通过了隧道强烈岩爆段。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九岭山隧道施工安全,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未开挖段的岩爆发生状况,采用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研究手段,对隧道的岩爆发生状况进行了预测。通过岩爆预测并结合已开挖段的岩爆发生情况,得出卢森、王元汉、王兰生判据的结论更适合九岭山隧道的实际情况。基于应力解除法的二次应力测试和基于应力判据法的岩爆预测准确性也得到了验证,得出九岭山隧道未开挖段DK1689+140~+450为中等岩爆区域。  相似文献   

4.
岩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目前基于岩爆发生机理和治理方式多种多样,针对处于高原过渡带的锦屏辅助洞工程以及海滨地区高盖山隧道和金瓜山隧道工程两处截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岩爆问题,对两类地层岩爆特点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岩爆的机理以及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根源上预防长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该文基于主动型的事故预防理论,提出了隧道交通事故征候的概念,进而建立了隧道事故征候体系,找出隧道交通事故的潜在隐患,并且提出了若干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管理方案,改进了隧道安全管理,提高了安全水平,使隧道交通安全由被动的事故预防变为主动的事故征候预防。  相似文献   

6.
岩爆是隧道施工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必须通过形成岩爆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对岩爆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对事故的机理和分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总结,并对岩爆安全指标进行识别。利用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并加以改进的乘积标度法处理岩爆安全指标,确定多项目多层次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岩爆安全评价量化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例,得到该工程岩爆总体风险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7.
都汶公路福堂坝隧道岩爆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 《路基工程》2006,(1):123-125
福堂坝隧道中段通过完整花岗岩,施工开挖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岩爆,采用临空面洒水和网喷混凝土封闭措施进行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在总结隧道岩爆表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岩爆形成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岩爆的发生机理,对苍岭隧道岩爆在发生时间、空间效应、围岩岩性与岩体结构效应等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从改善岩石物理性能和应力条件、初期支护加固围岩、二次衬砌等方面详细阐述该隧道在实际施工中采取的岩爆预防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叶康 《华东公路》2010,(1):56-59
探讨了岩爆发生的原因、条件及其预测判据,并结合太原西山隧道工程实例,通过临界深度判据、陶振宇判据以及岩性条件等判断因素,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该隧道左线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等级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岩爆段隧道开挖的施工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马坑山隧道地应力测试结果的分析,推导了隧道轴线水平面上的应力和隧道断面内最大切向应力的估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多种岩爆判别准则,对隧道开挖发生岩爆等级进行综合预测,并分析了岩爆发生临界深度,为马坑山隧道防治岩爆危害的工程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由此引起隧道被淹、围岩失稳,塌方等事故,给隧道安全施工带来较大威胁。查明涌水发生的原因和条件是提出有效防治措施的基础。大华山隧道在施工期间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涌水现象,通过对隧址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涌水特征的分析,探讨了大华山隧道涌水原因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处置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穿越涌水地段。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北武夷山隧道大埋深、大跨度、多头掘进汇合处的高地应力以及可能诱发的岩爆灾害等问题,采用全数字型多通道微震监测技术开展监测和预警研究。提出了结合微震事件率倍比、微震能量倍比与微震定位事件簇群密度三个参数的综合预警方法,首次将微震事件率倍比与微震能量倍比两个微震参数应用于铁路隧道岩爆动力破坏监测预警中,首次根据各微震参数的理论意义与专家经验提出不同参数在岩爆发生概率中的权重值,把各参数的预警指标与隧道埋深和围岩分级联系起来,制定了基于多微震参数的岩爆发生概率的综合定量评分体系。该研究在实际监测应用中多次对岩爆进行了有效的监测预警,对安全施工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和探讨了广州龙头山双洞八车道特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中出现的3次小工程事故和原因;基于流变效应和地下水渗流研究成果,综合制约隧道安全运营的相关因素分析,评估了龙头山公路隧道工程运营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4.
黄土隧道施工中的塌方病害规模一般较大,且发生突然,对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影响很大。结合施工经验,分析了黄土隧道塌方机理。通过对某黄土隧道塌方原因和处理措施的分析,提出加强超前地质预报,采用超短台阶开挖,随挖随支,衬砌紧跟,注意地质情况变化等措施是预防发生塌方事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对岩爆现有预测及防治技术进行整理和总结,搜集深埋岩爆隧道的大量资料,统计分析已建、在建隧道发生大面积岩爆现象的原因、过程和特征,对岩爆规律、预测方法以及处置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在岩爆预测阶段,基于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爆等级判别式具有一定通用性,判别标准的数值可应用于岩性、埋深相近的隧道;采用多个判别式可相互检验隧道的预测岩爆的准确性及特征,现场监控量测为制定判别标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有效性验证。2)细化岩爆防治阶段不同岩爆等级的应力解除方法:在轻微岩爆段,采用洒水或者灌水;在严重岩爆段,利用应力孔进行应力释放。3)总结提出不同等级围岩段落的初期支护参数,针对钻爆方法,通过对比总结,提出不同岩爆段落的开挖方法、进尺长度以及相应的等待时间。4)提出利用机器学习、大数据库、无人机、机器视觉、信号采集、多光谱兼热成像技术,实现岩爆预测信息采集及岩爆过程位移场、应变场的全过程监测;提出利用离散元能量迭代算法模拟岩爆过程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从鸿图嶂隧道工程地质状况和应力场分布特征入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场特征分析,结合岩爆发生判据,对鸿图嶂特长公路隧道全长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岩爆状况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多发的现状,以西安—汉中高速公路为依托,对西汉高速公路隧道段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隧道事故时间分布规律、空间分布规律、事故形态分布规律、事故车型分布规律。结合人、车、路、环境四要素,分析了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拉平隧洞岩爆地段不断发生岩爆坍方、掉块,施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工程受阻。本文介绍了采用超前早强锚杆防治岩爆的有效措施,对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特征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二郎山公路隧道岩爆在发生时间、空间、岩性与岩体结构效应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从改善围岩物理力学性能和应力条件、初期支护加固围岩、二次衬砌诸方面着手 ,阐述了该隧道岩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于深埋特长隧道,岩体的地应力状态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准确地测量地应力,对于预测岩爆等工程地质灾害有着重大意义。基于水压致裂法和室内岩体力学试验,研究了隧道围岩地应力状态,最后基于隧道地应力对岩爆发生的部位和等级进行了预测,为隧道的开挖与支护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