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59年~1990年我院共收治气性坏疽患者14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为17岁~52岁。12例因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所致;2例并发于局部治疗后(1例肛周脓肿切开术后,1例右网球肘封闭术后)。14例伤口分泌物涂片均找到粗大带荚膜芽胞杆菌。1例还培养出芽胞杆菌。8例行开放性截肢术,3例保存肢体痊愈,3例死亡。  相似文献   

2.
探讨 Arnold- Chiari畸形的 MRI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 2例 Arnold- 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诊断及手术方式和疗效。结果 术前 1 2例患者均经 MRI诊断。 4例行单纯后颅窝及颈 1~ 2椎板减压术 ,8例行后颅窝及颈椎板减压术加同期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手术有效率为 83%。结论  MRI是 Arnold-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的最佳诊断手段 ;Arnold- Chiari畸形合并较大脊髓空洞时应同期行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3.
<正> Zieve于1960年首先报告了2例肝性脊髓病后,国内几年来屡有报告,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李某,男,46岁,住院号3160,197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58年出现腹水,确诊为“肝硬化”,1963年元月行“门腔静脉吻合术”,1976年出现双手颤抖,说话不清,流涎,进  相似文献   

4.
<正> 左室后壁破裂是二尖瓣手术中一种少见的致命并发症,各地均有报告。发生率约0.5%~2%,死亡率曾高达65%。本组报告2例,其中1例修复成功。病例摘要:例1:女,42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房颤,心功Ⅲ级,于1982年5月25日行二尖瓣替换术,植入25号生物瓣。置瓣时,小瓣处一褥式缝线撕脱,复跳后发现在室后壁瓣环处少量出血,裂口随心跳扩大,经各种修补无效,死亡。例2女,12岁,术前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于1989年1月7日在苏丹喀士穆人民医院行二尖瓣直视成形术,使用扩张器经左房扩张二尖瓣,扩张不满意,又经心尖减压口扩张二尖瓣,扩张后瓣口直径3.2cm,关闭良好。心脏自动复跳后,心包腔内充满大量血液,左室后壁有一约2.5cm×1.5cm“T”形裂口,立即阻断升主动脉,用2条4.5cm×1.0cm补片修补裂口成功,心脏自动复跳,术后平稳。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随着剖腹产术率的日趋增高.对其术后引起的并发症有进一步探讨价值.本文就剖腹产术后左右两侧输卵管妊娠破裂1例报告如下,供我们讨论剖腹产术与宫外孕的关系。患者崔某,女性,33岁,已婚,孕4产0,于1980年人工流产1次,1981年足月剖腹产一女婴,术中顺利,术后发烧持续3~4天,体温高达40℃,静脉滴注抗菌素及氢化考的松体温才逐渐正常.术后第一年,于1982年10月6日以“停经44天,下腹痛1周,加重1天”之主诉收入院,诊断“左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经脑室移植后在损伤脊髓的早期动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经脑室移植后在损伤脊髓的早期动态分布。方法取转录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孕16 d SD鼠胚脑海马组织,培养成神经干细胞球,注射到脊髓损伤鼠第四脑室,通过免疫染色和电镜,观察其在脊髓的存活、分化状况。结果移植细胞在脊髓表面形成细胞团,大多分布于损伤区头侧的腹、背侧两面。细胞团面积背侧小于腹侧;数目背侧多于腹侧,并于术后5 d达到高峰。这种分布和增殖形式见于损伤脊髓正常部分和无损伤脊髓(对照组)。1周时细胞侵入损伤区,分化并表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2~3周时与宿主细胞良好融合。结论通过脑脊液移植细胞对于损伤性脊髓进行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七四年全国针麻原理研究计划,1975年经络现象的研究是我省研究的一个课题,在73年经络刺激感传现象调查的基础上,西安市中医医院和东郊第二职工医院,对截瘫患者进行经络感传现象调查。被测者智力发育正常,年龄在16—60岁,其中男性89例,女性11例。病情均较严重,截瘫指数为6者(包括感觉、运动、括约肌各为2)约占三分之二。外伤性截瘫99例,病理性截瘫1例。四肢瘫者8例,两下肢瘫者92例。现将100例截瘫患者经络刺激感传现象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26岁,未婚.以“鼻塞、脓涕、咳嗽、脓痰、间断咯血20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之主诉于1986年12月6日入院.患者自6岁起常感鼻塞、流脓涕,伴咳嗽、脓痰,以左侧卧位时痰量增多,1日可达300ml.时有痰中带血丝,1981年因大咯血(量约400ml)在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而行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未再咯血,但仍咳脓痰.1个月前于受凉后发热,痰量增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入院时查体:T39℃,P108/min,  相似文献   

9.
我院骨科自1978~1993年共收治先天性脊柱畸形427例,手术证实合并脊髓纵裂40例,其中17例术前经CT检查确诊。18个骨嵴中(1例为2个骨嵴),16个为骨性嵴,2个分别为软骨性和纤维性嵴。CT特征:椎管中央的纵行骨嵴将脊髓或马尾分为两部分,多数骨嵴两侧蛛网膜下间隙及脊髓不均称;该部椎管扩大;椎体及附件结构紊乱。CT是一理想、可靠的诊断方法,不仅能准确诊断损害的平面,而且能显示椎管的自然状态和骨嵴的轮廓及种类。  相似文献   

10.
<正> 同种异体肾移植治疗肾功能衰竭(简称肾衰)不可逆的患者,国内许多省市医院相继开展,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院于一九七九年元月开展了这一工作,截止八○年十二月一日共作了6例,除一例为先天性多囊肾病例外,其余5例均为慢性肾炎肾衰。第三例术后存活一年余,第四例术后已存活4月余,第五例术后已40多天,仍在住院治疗观察中。余3例死亡。现将6例临床资料及我们的体会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三苯氧胺是一种雌激素拮抗剂,用于乳腺癌各期治疗。由于对不同靶器官具有雌激素或抗雌激素作用,治疗乳腺癌而诱发子宫内膜病变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现将2例报道如下。例1患者55岁,于1991年10月20日因患右乳腺浸润型导管癌在本院行右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阳性。给予全身静脉化疗,同时口眼三苯氧胺每天10mg,每日3次,共服5个月,累积量4500mg。患者月经稀发2年,2~3天/2~4月,于1992年3月7日因月经淋漓不止而入院。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式;阴道少量粉色液体;宫颈光滑;子宫大小正常,活动好;双附件未…  相似文献   

12.
<正> 睾丸绒毛膜上皮癌(简称睾丸绒毛癌),少见,截止1989年国内报告仅19例。现将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 例1,男,36岁,以左睾丸肿大4月于1980年6月7日行左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睾丸绒癌”。6月27日出现咳嗽,咳血痰,胸片见两肺多个大小不等之团块影,示两肺广泛转移,即行5-氟脲嘧啶1250mg,更生霉素400μg连续8天静滴化疗。疗后咳嗽、咳血、明显好转,8月7日终因咳嗽,咳血,气短加重,呼吸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急性挫伤后,硬膜切开术的实施时机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的脊髓挫伤模型,分别在脊髓损伤后立即、1、6、12h行损伤部位的硬膜切开减压术,观察对术后脊髓损伤空洞体积比、损伤长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后肢BBB评分)的影响。结果伤后立即及1h行硬膜切开组的动物,在术后28d时的后肢BBB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伤后6h行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虽然高于对照组(P<0.05),但却低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同样,脊髓损伤空洞比及损伤长度也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大于伤后立即及1h切开组(P<0.05);伤后12h硬膜切开组动物的后肢BBB评分及脊髓损伤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脊髓挫伤后6h内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较明确的效果,在损伤1h内进行硬膜切开减压,则效果更明显;伤后12h行硬膜切开减压对减轻脊髓损伤无效。  相似文献   

14.
该文报告了13例椎管内上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9例位于园锥部,2例位于胸段,2例位于马尾部。其中1973—1982年有11例,占同期椎管内肿瘤的15.5%。12例经脊髓造影检查,13例均行手术治疗。园锥部之囊肿均在髓内,且常合并脊髓末端的变异和畸形。作者根据病变部位和临床特点将该病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对它的诊断、治疗、术后遗留症状和复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于1986年9月收治一例左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虽经清创,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等,在治疗期间发生“局部”破伤风,现报告如下: 李某,男性,23岁,农民。患者在1986年9月30日下午1时许从2米多高树上堕落,左侧下肢先着地,左大腿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伤后1小时送至当地某驻军医院,见左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左股中部外侧有-0.25×2.0厘米伤口,可见肌肉外露。拍片证实为左股骨中上1/3开放性粉碎骨折。初步包扎伤口并肌注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12小时后转送西安某军医学院门诊行清创缝合术,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尿毒症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肾移植手术时机、免疫抑制及抗痨治疗方案的选择 ,并观察移植效果。方法 对 1 2例有结核感染的尿毒症患者行 2~ 4月化疗后行肾移植术 ,术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 ,术后继续抗痨 6月~ 1年 ,观察移植效果及结核复发情况。结果 短期化疗后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手术。术后CsA浓度谷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排斥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但肝功能损害发生增多。除一例因自停抗痨药而复发外 ,其余病例均未见结核复发或加重。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并发结核感染后经短期化疗可行肾移植术 ,移植效果较好。应注意肝功损害的发生。术后给予 6月~ 1年抗痨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白藜芦醇处理组,每组21只。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暴露,不给予打击及治疗;损伤组采用Allens打击法建立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白藜芦醇组模型建立后给予白藜芦醇200mg/kg腹腔注射。术后24、48、72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脊髓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72h脊髓组织IL-1β、IL-10、TNF-α、MPO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24、48、72h各时间点白藜芦醇组较损伤组IL-1β、IL-10、TNF-α表达及MPO活性降低(P<0.05);72h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白藜芦醇组较损伤组TNF-α、IL-1β、IL-10及MPO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降低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炎性介质活性发挥对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 89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意外并发症分别为 :胸主动脉出血 2例 (占 0 .2 2 % ) ,经修补缝合止血 ;奇静脉出血 4例 (占 0 .45% ) ,显露静脉后结扎裂口远近端止血 ;支气管损伤 5例 (占 0 .56% ) ,均予及时修补 ,3例行术后气管切开 ,1例术后死于ARDS,4例愈合良好 ;胸导管损伤 1 2例 (占 1 .35% ) ,缝扎胸导管 ;胃左动脉出血 3例 (占0 .34% ) ,经缝扎残端止血 ;脾脏出血 3例 (占 0 .33% ) ,2例胃短血管回缩出血行脾切除 ,1例包膜撕裂压迫局部止血。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 ,术中沉着冷静和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对防治术中意外并发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作者曾治疗 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伴血小板粘附力下降患者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陈某某 ,男 ,33岁 ,陕西大荔人 ,病历号 36 6 739,1998年 1月 2 8日因双眼睑下垂疲劳无力 ,吃饭轻度困难 ,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于 2月 14日收住我院神经内科 ,体检肌力 至 级 ,入院诊断重症肌无力 ,给吡啶新斯的明 6 0 mg tid,后加量到 12 0 mg tid症状控制 ;胸部 CT检查发现左前上纵隔卵圆形胸腺瘤。1998年 2月 2 3日转心胸外科 ,治疗中发现肌肉注射穿刺部位出血略多 ,时间稍有延长 ,血常规正常 ,出、凝血时间各为 2 min。第二天 (2 4日 ) ,经胸骨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20.
视神经脊髓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的疾病,最主要和显明的表现有两种:视神经和脊髓机能的障碍。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及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有髓鞘脱失的变化和血管周围有细胞浸润现象。故临床上表现为两眼视力的丧失及截瘫出现。本病1870年首先由ALLbutt氏发现,1894年Devie氏临床定名为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